進口商抵制 最慢2月就沒美國豬
元月起含萊劑美豬開放進口,泰山公有市場66家販售豬肉的攤商已張貼產地標章,而新北市總計3828攤豬肉攤商,目標三個月內查覈完畢,希望能讓民衆安心購買肉品。(杜宜諳攝)
衛福部規定從今年起提供餐飲場所應標示肉品來源國,爲了避免引發消費者疑慮,70餘家肉品進口商日前聲明指出「不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但中華民國禽肉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春來表示,目前1月、2月還有的美國豬爲之前就約定要進口,「最慢2月就沒有美國豬了」,之後如果民衆疑慮沒有解除,未來不僅沒有萊豬,甚至連美國豬肉都沒有進口了。
李春來強調,美豬若現在下訂,最快也要4到5個月後纔會到臺灣,但問題是沒有人要進美豬,所以不會有美豬進來。
據統計,2017年至2019年年間,我國進口豬肉每年約達8萬5000公噸,主要進口國家爲加拿大,但去年上半年受到疫情、下半年受到萊克多巴胺豬肉等議題影響,全年進口量僅6萬公噸。
爲挽回消費者信心,日前70餘家肉品進口商簽署聲明指出「不會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
李春來說,目前還有進來的美國豬肉大多爲日前就排定要進口,受到萊克多巴胺議題影響,國內不僅對萊豬興趣缺缺,甚至也降低美國豬肉進口意願,「可能最慢2月就沒有美國豬了」,除非民衆對美國豬肉仍有信心,否則進口商不會進口賣不出去的肉品,再加上近日空櫃價格大漲3至4倍,也影響進口肉品的意願。
李春來進一步提及,臺灣國產肉品市佔率達9成,1成的進口肉品爲填補國產肉品不足之處,進口肉品中又僅有1成使用美國豬,就算不用美國豬,還有加拿大、丹麥、奧地利、西班牙等可以選,如果有業者在民衆疑慮消除之前,就要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勢必會成爲業界的害羣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