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集團APP副總裁翟京麗:造紙業邁向綠色未來,中國製造企業出海需增強適應能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雷椰 實習生朱潤秋 北京報道
供應鏈管理不僅關係到企業的經濟效益,還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構建一個高效、靈活、可持續的供應鏈體系是現代企業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近日,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在北京舉行。造紙業具有鮮明的長鏈特徵,記者在第二屆鏈博會上了解到,金光集團APP(中國)圍繞“林漿紙一體化”,以“綠色價值鏈”和“數智創新鏈”兩條主線,展示了集團從育苗營林、設備製造、再到數智生產、產品落地的全鏈條成果。
“鏈博會在促進供應鏈穩定暢通、強化供應鏈協作力和創新力方面有着獨特優勢。”金光集團APP副總裁翟京麗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圍繞造紙行業供應鏈發展,我們既要關注國內供應鏈上下游融合發展,進行結構性調整提升抗風險能力,注重實現“多鏈融合”;同時又要搭建全球鏈條網絡,而這需要企業積極參與到國際市場之中。
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關注的重要問題,對於企業ESG信息披露,全球各地區政策標準也有所不同。在企業出海方面翟京麗表示,未來行業將向更環保、綠色的標準發展,企業需要通過深入瞭解國際趨勢和國際規則培養定向能力來適應國際競爭。
供應鏈的優化能夠促進各個環節緊密聯繫,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產品的快速流通,從而滿足市場需求並提供最佳的客戶滿意度。 “鏈博會聚焦於供應鏈,APP參展鏈博正是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與各方進行深入的交流與學習。”翟京麗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於“鏈”的理解,可從雙重視角展開:一方面,聚焦於內部供應鏈的優化,旨在推動造紙行業上下游企業的融合發展,以實現降本增效和順暢運行;另一方面,關注外部服務供應鏈的拓展,這一範疇不僅涵蓋了企業的上下游夥伴和客戶,還引入了“上下游左右區”這一創新理念,進一步拓寬了服務的邊界,涵蓋了更廣泛的業務生態夥伴。
除了強化企業自身的內部和外部供應鏈體系之外,翟京麗還着重強調了構建全球供應鏈網絡的重要性。“因爲很多參加鏈博會的企業不僅在中國擁有穩固的供應鏈基礎,還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其中,APP的產品也大量出口至國際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層面通過推進G20合作、‘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南南合作等多種國際合作機制,爲企業在國際範圍內搭建起更加暢通的供應鏈橋樑。這些合作舉措有助於在國際範圍內打通鏈條,促進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以及人才鏈等的融合發展。”
造紙產業鏈包括原料供應、木漿製造、紙類應用多個部分,同時兼顧產業鏈服務、物流運輸等環節,整個產業關聯度強,市場容量較大。 “造紙行業的產業鏈相對完整,在強化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還注重實現多鏈融合。”翟京麗進一步提出,產業鏈、品牌鏈、價值鏈等各種鏈條都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接觸到的不同環境,需要將這些鏈條串通起來,進行結構性調整,形成融合發展,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基本建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到5萬億元。“推進循環經濟的建設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進步有很大助益。APP剛進入中國時,國內造紙行業的環保標準相較於先進水平尚有差距,但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未來,行業也將向着更環保、綠色的標準發展。”翟京麗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金光集團APP在ESG領域投入多年建設,每年通過定期發佈集團的可持續發展暨ESG報告,展現其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循環經濟的發展同樣需要國際合作,跨國企業在其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去年10月,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法規開始實施,我國企業在環境和社會責任方面面臨着市場端以及政府監管部門對於ESG監管要求的壓力。同時國際範圍內各地政策有所差異,也爲企業出海造成了一定挑戰。
作爲在華深耕30多年的外資企業,金光集團APP有許多“中國製造”出海經驗,在談及企業出海戰略時,翟京麗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們需要認識到當前國際環境要求中國製造企業不僅要高度關注氣候變化問題,還需深入理解和掌握國際規則,以便培養和發展定向能力,從而適應國際競爭。”翟京麗強調,中國製造企業在出海過程中,一方面要進行內功層面的建設,中國企業對於品牌知識產權方面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升;另一方面,通過構建資源共享平臺,中國製造企業可以實現資源稟賦的互補與互惠,從而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和適應能力。此外,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對相關國家的法律政策有非常深入的瞭解,清楚相關的界定,減少受挫折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