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廢約史:哪些不平等條約,在近代努力下被廢除了

讀透文史,點擊好看

作者:未定君

編輯:莉莉絲

1898年7月,謝纘泰憂心忡忡的在《輔仁文社社刊》上刊登了一副自己創作的漫畫,畫出了晚清四面皆賊、內憂外患的歷史境遇。這就是著名的《時局圖》,以犬、熊、蛙、日、鷹代英、俄、法、日、美,震動了當時的國人。

落後就要捱打,從晚清到新中國成立,我們屈辱的揹負了不少條約。

1842,《南京條約》。

1843,《虎門條約》。

1844,《望廈條約》。

1858,《璦琿條約》。

百年遭遇,其間屈辱,不堪細數,條約不過萬字,其後多少民脂民膏,家破人亡,每念及此,心有不忍。

上圖_ 《時局圖》 圖中熊代表俄國,犬代表英國,蛤蟆代表法國,鷹(即鶧)代表美國,太陽代表日本,香腸代表德國。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封建帝國已淪爲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的歷史現實

一、 清政府:從陽奉陰違到誠信守約

起初,清政府並不願意完全遵從條約,而是對條約內容陽奉陰違,彼時的大清自認是“天朝上國”,怎麼能乖乖聽命於“西方蠻夷”呢?

但很快,清政府就再次領教了外國人的船堅炮利,於是,清政府意識到不遵守條約是不可能的。於是清政府轉而開始認真履行條約規定,並要求西方列強也一同遵守。此時,清政府實際上將條約 當作束 縛西方列強的工具,以誠信執行條約換取列強無止境的要求。甚至清政府使用各種措施,敦促地方官員執行條約。

但一方面列強慾壑難填,另一方面,清政府內維新派等人士對和約認識漸漸加深。於是清政府漸漸有了“修約”的傾向。

上圖_ 諷刺畫報,晚清時期歐美各國企圖瓜分清朝

我們一向認爲清政府簽訂的條約是喪權辱國恥辱至極的不平等條約,但彼時的清政府對自己所出讓的各項權利並不認識,相反,甚至覺得洋人很好相處。在這種情況下,纔有了之前所說的“信約”政策。

但清政府內部的維新派等進步官員,漸漸認識到了清政府究竟在條約中出讓了何種權利。尤其是對領事裁判權、協定關稅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等的認識。這批官員開始要求修改條約,要求變法自強。

在某種程度上,這批官員還是很清醒的,他們知道修改條約需要對應的實力,但卻並不知道取得這種實力對積重難返的清政府來說是不可能的。

在中外實力懸殊的情況下,清政府的努力並沒有多大的成效。

上圖_ 義和團旗幟

二、早期的羣衆運動:義和團、收回利權運動

“沉沉酣睡我中華,哪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這是題在時局圖旁邊的一首小詩,其實,不僅是清政府自認是“天朝上國”,清朝百姓也有自己的一份樸素的傲氣,洋人的作威作福,官員的低三下四,都強烈的刺起了他們的怒火。

“最恨和約,誤國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這是義和團內部流行的一首民謠,義和團的起事口號就是“扶清滅洋”。這場運動雖然失敗了但卻阻止了列強迅速瓜分中國的可能,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瞭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

義和團運動說是滅亡於八國聯軍的圍攻之下,但實際上卻是滅亡於身後清政府刺來的狠辣一刀。

上圖_ 中國的“拳頭大(義和團)”(1900年)的武裝支持者

義和團運動之後,還有一次大規模的羣衆運動,這就是收回利權運動,德、英兩國對山東路礦利權毫無底線的瘋狂掠奪,激起了山東漢子熊熊的怒火。山東紳民奮起反抗,動用種種關係手段要求收回山東路礦利權,雖然取得的成就有限,但卻打擊了德國的侵略氣焰。

並且有不少人在這一場運動中看清了清政府的軟弱無力,轉而投身革命,不少人都在辛亥革命中出力甚大。

上圖_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軍閥割據圖(1917-1918)

三、民國的修約與廢約

兜兜轉轉,進入辛亥革命時期。修約與廢約的初始之聲,正是發生在北洋政府時期。1913年,北洋政府設立外交部,並立條約研究會。1915年,與古巴談判定約,彼時的外交官員事事要求平等,寧願談判無所成就,也不願簽訂不平等條約。此時的中國外交,雖然仍然揹負着大量的不平等條約,但總算從跪在地上談外交踉踉蹌蹌的擡起了一條腿。

1915年,北洋政府簽訂的《中華智利通好條約》,是史載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

隨後是修約的開始。一戰結束,北洋政府作爲戰勝國,強烈要求修改以往的不平等條約。而協約國爲了中國能站在協約國的立場上,也承諾在戰後提高中國國際地位。

爲此,北洋政府以顧維鈞爲代表,出席巴黎和會。

上圖_ 顧維鈞(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字少川

但結局廣爲人知,即使顧維鈞的慷慨陳詞讓列強啞口無言,他們也不願鬆開咬着肥肉的嘴。甚至變本加厲。顧維鈞怒髮衝冠,拒絕在巴黎和會上拒絕簽字。

消息傳回國內,羣情激奮,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就這樣上演,“還我青島”、“取消其他不平等之條約”等等口號被提出,可謂是羣情激憤。

之後1925年國民政府成立,國民政府提出口號,要廢除不平等條約,反對帝國主義。引起民衆的廣泛認同,國共兩黨攜手北伐,當時的羣衆認爲“北洋軍閥政府極不爭氣,惟有南方革命政府能與民衆共艱危”,廢約運動就此全面興起,中國外交史再次拉開了新的篇章。

上圖_ 五四口號 “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四、廢約運動進入高潮

北伐之後全國上下羣情激越,中國政府乘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廢約成功。

1. 收回了漢口、九江、鎮江、廈門、四處英租界,天津的比利時租界。

2. 通過簽訂《關稅新約》收回了關稅自主權,並表明廢除領事裁判權的傾向。

3. 1928年,與比意丹葡西五國簽訂新約,廢除領事裁判權。

隨後進入抗戰時期,中國作爲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上圖_ 抗日戰爭

1941年,美國國務卿赫爾聲明,將在戰後商談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問題,隨後英國也同樣做出瞭如此表示。

1942年,外交部正式向美國政府發出了廢約的交涉,美方迴應願意放棄不平等條約,英國政府也作出同樣表示。廢約運動在短短几天內迅速取得了重大突破。

當年的10月9日上午,美國副國務卿威爾斯宣讀取消在華領事裁判權的文稿。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向中國發表祝詞,並叩響獨立鍾三十一聲。兩個月後簽訂了新的平等條約。

至於意大利和日本,在抗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以往簽訂的條約即宣告作廢。

上圖_ 太平洋戰爭中的美軍

五、尾聲

各種不平等條約曾經給中國人帶來何種沉重的苦難,我們這個民族,又爲了掙脫這些鎖鏈束縛經歷了怎樣的艱難抗爭,這是我們不能忘卻的回憶。

有些人已經對此感到不以爲然,甚至對廢約運動嗤之以鼻,說這是缺乏現代條約意識的行徑。

還請記住,忘記歷史,就是背叛。

參考資料:《中國廢約史》 李育民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秦漢史、唐宋史、明清史等,點下方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