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億資金趁低抄底ETF,基金經理看好港股性價比
港股市場再次出現的強勢上漲後震盪回落的走勢,給資金在波動走勢中持續加碼提供了機會。
數據顯示,截至7月24日,南向資金今年以來累計淨流入資金4125.75億港元,已超過2023年和2022年的全年淨買入額。
自港股5月20日回調以來,多隻港股ETF獲得資金“抄底”,期間近百億資金淨流入多隻港股ETF產品中。同時,港股吸引力大幅增加,也體現在基金經理的操作中,多隻產品在二季度積極配置港股,提升含“港”量。
資金“抄底”港股
二季度以來,港股市場在一波強勢上漲後陷入調整。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4日收盤,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自5月20日以來分別下跌11.47%、15.11%。至此,前者年內漲幅縮至1.55%,後者區間跌幅擴至7.25%。
市場大幅調整,各路資金卻呈現越跌越買之勢。一方面,南下資金持續掃貨,在5月20日至今的近46個交易日以來,僅有3個交易日出現淨流出。數據顯示,截至7月24日,南向資金本月以來已淨流入超過411億港元,而剛剛過去的6月則以876.46億港元刷新年內紀錄。
至此,南向資金今年以來累計淨流入資金已達4125.75億港元,已超過2023年(3188.42億港元)和2022年(3862.81億港元)全年淨買入額。其中,滬市港股通、深市滬港通分別淨流入2563.36億港元、1562.39億港元。
另一方面,在ETF方面,資金“抄底”跡象更爲明顯。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3日在已有數據的純港股股票指數基金中,98只(僅計算初始基金,下同)港股ETF自5月20日以來的平均跌幅爲9.69%,區間有95.43億元的資金淨流入。
其中,最受資金青睞的是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和工銀中證港股通高股息精選ETF,二者區間分別下跌15.33%、10.83%,同期卻分別淨流入19.72億元、13.1億元。此外,華夏恆生ETF、易方達恆生科技ETF等23只產品也“吸金”超過1億元。
從份額表現來看,高股息資產持續受到投資者的追捧,相關產品的基金份額實現逆勢上漲。如廣發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ETF、南方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ETF、工銀中證港股通高股息精選ETF、景順長城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ETF等多隻產品的份額區間增長超過10億份。
與此同時,從最新披露的季報數據來看,部分明星基金經理對港股頗爲青睞。據第一財經統計,今年二季度末,公募行業合計重倉了313只港股,合計持倉市值超過2377億元,環比增加388.14億元。
其中,傳媒、石油石化、社會服務是基金重倉港股的三大主要持有方向,持股總市值分別爲540.54億元、274.25億元、200.41億元。就調倉而言,銀行板塊是公募加倉港股的第一大方向,此外,房地產、公共事業、通信及環保板塊也均加倉超過2億股。
含“港”量提升與性價比有關
相較於上一季度,不少產品在二季度明顯增配了港股的持倉比例。據第一財經統計,在已有兩期數據的1841只投資港股的基金產品中,有1411只產品加大了對港股的佈局,佔比達76.64%。
如前海開源滬港深景氣行業的含“港”量提高了78.94個百分點;前海開源滬港深隆鑫A、鵬華滬深港互聯網、華西研究精選、興證資管金麒麟興睿優選一年持有B等產品均提升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港股倉位。
此外,提升“含港量”的也不乏明星基金經理。“二季度略微降低了股票類資產配置,但港股持倉整體業績貢獻較爲明顯。”百億基金經理傅鵬博就在季報中如此表示。頂流基金經理張坤也持續增加港股倉位,他管理的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將港股倉位從去年底的38.98%提升至46.71%。
另據國信證券研究所數據,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港股倉位中位數分別爲16.24%和13.23%,均較上一季度明顯提升。普通股票型配置港股基金數量爲201只,偏股混合型配置港股基金數量爲1360只,普通股票型以及偏股混合型基金中配置港股的基金數量佔比爲52.56%。
從二季報來看,“性價比”是基金經理增加對港股佈局的重要原因。在這部分基金經理看來,港股由於過去幾年跌幅較大,導致估值相對便宜,股息率也較高,所以港股的標的相對A股的性價比更高一些。
前海開源滬港深景氣行業基金經理章俊認爲,恆指目前依然破淨的水平,看空市場整體已經沒有性價比。
剛剛離任的明星基金經理丘棟榮也分析,目前港股整體估值水平基本處於歷史20%分位,仍具有很高性價比;且部分公司具有稀缺性,是中國經濟中最有活力和創新性的資產。
“港股資產表現出系統性的低估特徵,權益資產隱含回報水平高,對應着戰略性的機會,應積極配置。”丘棟榮說。
南方中國新興經濟9個月持有基金經理黃亮認爲,過去3年,外資流出是港股市場下跌的一個主要的資金面影響因素,但是充足的回購和分紅有望抵消外資流出的影響,成爲部分個股反轉的重要勝負手之一。
在其看來,隨着港股成長股在今年以來大幅提高股東回報(分紅率、回購),很多成長股也具備很強的價值屬性,不僅在估值、綜合股息率與市場追捧的公共事業、週期行業類似,而且成長性更好、更加輕資產、資產負債表更加健康、行業格局同樣“月明星稀”,我們認爲新型“價值股”的吸引力會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