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完麻疹疫苗後被診斷出罹患自閉症? 要破解假消息你需要的是「反覆練習」

示意圖/ingimage

錯誤信念是如何產生的呢?我們又怎麼會相信那些資訊,的確是事實呢?我們又是如何將這些資訊加進一段連貫的敘事當中?還有,我們怎麼確認自己選擇相信的敘事,還讓它來左右重大的決策,像是健康與政治立場?

了錯誤信念要做好心理準備

爲什麼這些資訊變得如此重要,讓我們不惜和家人爭吵,或是爲了彼此的信念和朋友鬧翻?我們絕對不會因爲某人比起橘色更喜歡綠色,就和對方絕交(我知道,人是很難說的!),但是爲什麼相信選舉遭到操弄,或是相信地球的曲率不同,就要和好朋友劃清界線呢。還有,爲什麼我們一旦採納某種說法,會覺得如此理直氣壯,必須將信念和人分享、散播出去呢?

在前幾章中,我們檢視讓人落入錯誤信念的情緒經驗。我們探討壓力如何讓人覺得失去控制、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以及爲什麼有些人會去尋找反派人物,將自己遭受的痛苦歸咎於他。我們也看到,這種應對策略如何提供短暫的慰藉,但長期而言,卻將人們拖入錯誤信念的漏斗當中。

到了這個階段,認知元素將開始扮演核心角色。當壓力驅使一個人去尋找答案來紓解壓力時,一系列的認知過程將引導人們搜尋的路徑,並影響人們處理資訊(或假消息)的方式。在進一步瞭解認知過程前,我要事先警告各位:如果想要了解陷入錯誤信念的人如何思考,就必須做好心理準備,面對讓人不太舒服的真相,重新審視我們認爲自己思考與處理資訊的方式有多客觀。

在本章中,我們會檢視影響人類認知的幾個常見面向,我們形成與鞏固信念的方式都受到它們影響。但是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假消息造成的最普遍問題,以及它和陷入錯誤信念的人的內心會怎麼互動。

當錯誤信念遇上假消息

在今天這個時代,要談論錯誤信念,就不得不討論假消息,以及散佈假消息的管道,尤其是社羣媒體。已經有許多人書寫或是討論過,社羣媒體演算法的設計利用了人類心智特有的弱點,就像一對過得不幸福卻又極度相互依賴的夫妻。

如同我們在第一章討論過,在每一則散播假消息的貼文背後,都有各式各樣的利益糾葛,而且,每一項議程,不論是刻意爲之還是無心插柳,都在幫助散播假消息。再加上進階的AI工具,足以產生更大量、更具有說服力的假消息,看來我們似乎永遠無法掌握這個問題。但是,重要的是我們必須銘記,如果人心沒有那麼容易受到這些力量影響,假消息也就不會那麼有效了。事實上,社羣媒體的設計如果不是充分利用了影響我們迴應資訊的錯誤迴路,絕對不可能這麼受歡迎。

我在本書中,主要聚焦在和人有關的故事,致力於瞭解我們爲什麼會這麼容易受到這類假消息所影響。我們不會花時間討論社羣媒體科技的設計如何利用人性,因爲這些討論已經有許多文獻記載。不過,社羣媒體的確和人類心智的錯誤迴路關係密切,難怪在這個社羣媒體的年代,假消息會如此猖獗。請各位思考下列類比:演化讓人們變得非常渴求脂肪、鹽份與糖份。只要能夠從自然的恩賜滿足這樣的渴望,這些物質都有益身心健康,舉例來說,從堅果與種籽或是偶爾從魚與肉當中獲得脂肪,從某些植物與海藻當中獲得鹽份,從水果當中獲得糖份。

這些渴望原本對我們有益,可以確保我們獲得維生所需的足夠營養。然而,到了現代食品加工的年代,食物生產系統開始製造完美迎合我們演化偏好的產品。甜甜圈!炸薯條!漢堡!速食業的成功,主要有賴於脅持我們與生俱來的渴望,說服我們攝入那些長期而言並不營養、不健康又沒有滿足感的物質,但是卻能夠在短期間爲販賣這些食物的企業帶來極大的利潤。

社羣媒體興起助長錯誤資訊

如果你很容易相信陰謀論,那麼可能會開始懷疑,實際上這是製藥公司的陰謀,他們爲了銷售糖尿病與高血壓藥物,纔想染指我們的飲食習慣。如果各位仔細閱讀本書前文的內容,或許還會懷疑是比爾•蓋茲、光明會與我共謀,策畫出這場飲食大災難,作爲我們試圖減少世界人口的一部分計劃。

在現代飲食的發展中,有一件事相當顯而易見,那就是如果我們想要保持健康、避免慢性疾病又長壽,就必須學會在自己的胃口和眼前過剩的選項之間,找到折衷協調的方法。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處理資訊上。人類心智已經演化成能夠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快速前進;創造並維持羣體關係;建立信念;快速作決定;而且是用不完美的方式完成上述任務,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各種認知偏誤、偏好捷徑、充滿盲點與各種怪癖。

這些情況一時之間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但是當網際網路與社羣媒體興起,它們就像精緻加工的速食一樣提供精緻加工的資訊,脅持我們的認知怪癖,誘使我們採信某些信念、採取某些行爲,這對我們心智健康的傷害,尤勝甜甜圈對我們身體健康的傷害。任何人和社羣媒體互動之後,或多或少都會淪陷。就像是如果有人把薯條放在桌上,我們幾乎都會忍不住伸手拿幾根來吃。(好吧,也許你不會,但是我一定會忍不住。)不過,我們還可以多做哪些事來保護自己受到誘惑?

安迪•諾曼(Andy Norman)曾經將假消息比喻爲病毒,他談到進行「預防接種」的重要性,指出這可以保護我們不受假消息所感染。當然,這樣的類比並不完美,但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考慮,如何保護自己與我們的孩子不受假消息感染。

諾曼建議,提升媒體識讀(media literacy)能力,以及更深入瞭解製造假消息的人運用了哪些機制,像是挑動情緒、使用誇大的詞彙、運用傳聞軼事等,都有助於保護自己。舉例來說,學會分辨哪些故事只是傳聞,哪些故事是爲了引發情緒反應而編排,都能降低陷入錯誤信念漏斗的風險。 不幸的是,進行「預防接種」來對抗假消息,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方法,我們需要的是反覆練習。在我的實驗室裡,我們打造並測試過一個破解錯誤資訊的遊戲,專門用來幫助人們找出這些資訊當中運用的技巧,也就是散播假消息的人慣用的手法。

*遊戲中有許多角色,他們會分享真實的資訊,也會分享捏造的新聞。遊戲參與者有兩項任務,要分辨這兩種資訊的不同,並且找出讓假消息看起來更吸引人、讓人更想分享的策略。舉例來說,有個角色叫作安•麥都托爾(Ann McDotal),她會運用情緒性的敘事分享不正確的資訊。下列是她上傳的貼文。

我的天啊!各位,朋友剛剛告訴我,她表親的先生的姪子接種完麻疹疫苗後,被診斷出罹患可怕的自閉症!你敢相信嗎?如果各位也覺得很可怕,請分享這則訊息!

另外一個角色叫作佛吉博士(Dr. Forge),會誇大自己的假專家身分與僞科學來散佈假新聞。他的貼文總會提及人名,再加上幾個頭銜的縮寫,如下:

請按贊分享本文:辛格博士(Dr. Singh,PhD、MD)坦承,針對一般疫苗所做的毒物研究結果,已經遭到大型科學計劃的專責單位所掩蓋。

神秘麥克(Mystic Mac)對各種陰謀論來者不拒,他的貼文通常會串連好幾項陰謀論,像這樣:

噓⋯⋯這件事很重要:一項大型科學計劃和政府高官共謀勾結多年,他們串通好要透過推廣全球疫苗的計劃獲取利益。經過調查,政府百分之百有份。

而雅裡•娜雀兒(Ali Natural)則是利用自然主義謬論(naturalistic fallacy),也就是堅持天然的東西肯定有益的概念。她在貼文中大概會這樣宣稱:

不要讓醫生強迫你或你的小孩接種疫苗!醫生應該幫助你增強身體的自然免疫力纔對!多吃石榴,不必攝入化學物質,自然能夠保護你的免疫系統。

遊戲發揮作用了!遊戲參與者接觸過這些角色與他們的策略後,變得比較能夠辨識出遭到人爲操控的資訊,也比較不會在社羣媒體上分享這類資訊。

我們都能夠、也應該要想辦法教育自己,瞭解假消息的特質,以及它的各種呈現形式。但是,僅只關注「現成的」問題,還有每天遭遇到的不實與虛假內容,根本還不夠。我們也需要了解人類都偏愛對心智健康有害的假消息,並且學會分辨讓我們容易受到垃圾資訊影響的認知偏誤、認知結構、習慣,以及處理資料的演算法。首先,就讓我們進一步檢視下列陰謀論,看他們用什麼方式和人們的心智互動。

* 作者注:或許他沒說過這句話。我們不能全然相信網路上找到的所有東西。這則引文雖然普遍都說是出自馬克•吐溫,但是我們並無法證實。有趣的是,一、兩個月後,各位是否還記得這則引文出自馬克•吐溫。

* 編注:不實資訊有兩種說法:假消息(misinformation)指並非刻意造成傷害的不實資訊,錯誤資訊(disinformation)則是刻意捏造的不實資訊。

(本文出自《誤信:爲什麼理性的人會相信不理性的事》 作者:丹.艾瑞利 譯者:吳鄭重 )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