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 西藏完成退化草原修復治理任務585.8萬畝

西藏,這片神秘而壯麗的土地,以其雄偉的雪山、澄澈的湖泊和廣袤無垠的草原,成爲大自然的瑰寶。圓滿完成2024年退化草原修復治理任務這一消息,也爲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更加璀璨的生態亮色。

勢在必行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西藏作爲全國天然草原面積最大的省區,草原面積達12億畝,佔全國草原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是全區面積最大的地類,佔全區國土面積的66.5%,是我國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西藏第二次草原普查成果,全區天然草地退化面積35333.12萬畝,佔全區草地總面積的26.71%,其中重度退化2928.5萬畝,佔草地總面積的2.21%;中度退化10159.36萬畝,佔草地總面積的7.68%;輕度退化22245.26萬畝,佔草地總面積的16.81%。草原退化面積佔比較高,草原生態修復工作勢在必行,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西藏的必然要求。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草原保護修復的若干意見》,西藏制定了科學合理的修復治理規劃,明確了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加大了資金投入力度,爲修復治理工作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力爭到2025年,草原退化趨勢總體得到遏制,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0%左右,草原生態持續改善,草原質量穩步提升;到2035年,退化草原基本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復,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穩定在50%左右,草原的生態和生產功能顯著提升。

科學規劃

超額完成退化草原修復治理任務

10月21日,記者從自治區林草局獲悉,今年以來,自治區林草局加大對全區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草原)和中央財政退化草原修復治理項目的調度力度,制定項目清單,按照責任分工,半月一次定期調度項目進展情況,督促指導各地市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實施進度;梳理項目清單,對部分國家督辦、進度嚴重滯後、投資較大的項目,開展實地調研督導,加強督辦力度,加快推進項目實施進度。截至目前,共計完成退化草原修復治理任務585.8萬畝,並超額完成全區退化草原修復治理任務。

據悉,在退化草原修復治理過程中,科技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科研人員深入草原一線,開展了大量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他們根據西藏草原的特點和退化程度,制定了針對性的修復治理方案。採用了先進的草地改良技術,如免耕補播、施肥、灌溉等,提高了草地的生產力和植被覆蓋度。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草原生態進行實時監測和評估,爲科學決策提供了依據。

廣大牧民羣衆也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主動參與到退化草原修復治理中來。他們實行科學放牧,爲草原休養生息創造了條件,還有許多牧民積極參與草原生態修復項目,通過種草、施肥等方式,爲草原的恢復貢獻自己的力量。

自治區林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面加快西藏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戰略抉擇,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的核心領域,是促進西藏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打造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美麗西藏的重要內容。

保護草原

生態與經濟的雙贏之路

日喀則市作爲重要的農牧業城市,海拔高,植物生產能力弱,草原載畜能力偏低,加之草原自然恢復能力低下,導致草原出現退化,對當地生態環境和畜牧業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

爲了保護草原生態,根據《西藏自治區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要求,2023年日喀則市啓動雅江中上下游生態保護與修復綜合治理項目,建設內容爲休牧圍欄6.7萬米,草原改良36.11萬畝,人工種草34.5萬畝,總投資爲15491萬元,涉及拉孜、桑珠孜、康馬、江孜、薩迦、南木林等15個縣區。目前,已完成草原生態修復治理面積73.96萬畝,累計完成投資15467.92萬元,整體形象進度達100%,實際資金支出12116.449萬元。其中桑珠孜區建設內容爲休牧圍欄0.7萬米,草原改良30萬畝,人工種草2萬畝,總投資爲983萬元,整體形象進度達100%。

日喀則市草原站工作人員達拉表示,通過建設人工草地、改良草原以及禁牧等措施,草原牧草高度、密度、覆蓋度等都不同程度地提升,隨着地表植被覆蓋率提高,草羣種類也逐漸增多,改善了草原生態,促進了牧草恢復性生長,進而提高草產量,還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減少地表徑流和泥沙流失量,增強抗禦洪災和涵養水源的能力,在綠化荒灘、防風固沙、改善土壤結構、涵養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草原生態修復還可以帶動當地畜牧業發展,有效增加當地貧困農牧民經濟收入,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助力。已累計爲當地農牧民提供用工需求95646個工日,每個工日費用250元,爲當地農牧民增收2391.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