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境扣非淨利同比增長220.98%,政策紅利能否驅動業績再增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凌晨 西安報道

全面綠色轉型政策紅利下,節能環境(300140.SZ)如何突圍?

10月24日,節能環境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3.18億元,同比下降8.49%;歸母淨利潤6.64億元,同比下降3.39%;扣非淨利潤6.48億元,同比增長220.98%。

值得一提的是,節能環境此前連續多年業績承壓。直到今年年初,該公司募集配套資金的股份成功發行上市,標誌着A股歷史上交易規模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重組項目完成,重組標的金額超110億元。

藉由百億重組東風,該公司市值從30億元左右波動上行至190億元(截至2024年10月24日)。業務方面,從該公司自身業務調整到受託管理控股股東旗下項目公司,節能環境目前已經出現明顯業務增量。

業務調整:拓展增量、收縮主業、減少墊資

節能環境原本主營節能環保裝備、電工專用裝備業務。該公司控股股東中國環保是我國節能環保領域大型央企,旗下企業700餘家,上市公司包括萬潤股份(002643.SZ)、節能風電(601016.SH)等6家,業務涉及節能與清潔供能、生態環保、生命健康、綠色建築、綠色新材料、綠色工程等。

中國環保大量涉足的業務板塊,爲節能環境業務調整與拓展增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比如該公司9月1日發佈的一則關聯交易公告明確,中國環保擬將其直接控制共計23家公司委託上市公司進行管理,委託期至2026年12月31日。

上述全部子公司年託管費用爲61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期重組過程中,因爲被授予特許經營權的項目公司之股權因處於鎖定期、變動事項暫未及時獲得當地政府同意等原因,尚有13家垃圾發電項目公司未能注入上市公司體內。

節能環境表示,上述項目公司合計垃圾焚燒處置規模約10000 噸/日。控股股東已經做出承諾,在重組完成之日起五年內,積極促成相關公司或業務注入上市公司。日前,上述項目公司也已經委託至上市公司進行管理,從而促使這些項目公司後續能夠更順利地注入至上市公司。

若以此計算,未來兩年內,託管部分將產生超1200萬元收益。

根據重組落地及市場變化情況,節能環境對自身業務也做出了進一步的調整。該公司表示:“將主營業務從節能環保裝備製造領域向生活垃圾無害化、能源化處置領域延伸。”

對於未來規模增長的規劃,該公司表示,一方面以平泉項目爲試點示範,積累小型化垃圾發電項目在技術、商業模式、運營等方面 的經驗,以期助力縣域垃圾的處置難題,在未來爭取在小型化垃圾發電項目的廣泛市場上發力。

另一方面,持續聚焦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戰略區域,儲備增量業務。

財務數據,上半年及第三季度,該公司業績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節能環境表示:“公司環保裝備業務板塊受傳統行業增長放緩、應收賬款回款難度增大等因素影響,公司爲了降低經營風險,減少了大額墊資業務的開展, 主動收縮原有業務,進而影響了公司的整體利潤。”

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併購標的業務來看,本次整合也是中節能相關業務的整體整合,有利於提高企業整體效益。同時由於本次收購標的都處於盈利狀態,未來併入後也有利於節能環境整體業績的提升。在此基礎上,節能環境一邊收縮原有業務、減少大額電子業務,實際上會規避掉一部分壞賬風險以及業績波動風險。此外,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背景下,節能環保產業需要變革和迭代,企業也要邁出轉型第一步。”

政策紅利引發市場猜想

節能環保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擔負着經濟增長的重要責任。

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介紹,發改委將會同有關方面,加快構建覆蓋各領域、各環節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持續暢通資源回收利用鏈條,推動實現“去舊更容易,換新更便捷”。

8月11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簡稱《意見》)發佈,系中央層面首次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

《意見》提出,要加快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其中明確“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15萬億元左右。”《意見》發佈次日,A股節能環保板塊走強,多隻個股出現上漲。

隨後,10月22日,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發佈會透露,“十四五”期間,全國1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和8個特殊地區紮實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計劃建設3700餘項工程項目,投資超過1萬億元。

密集發佈的行業政策引發市場對於產業利好的猜想。對此,節能環境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正在密切關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下的新機會。

具體到業務層面來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是實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最快速、最有效的技術手段。

新增市場領域,在“無廢城市”建設的背景下,產業鏈前後向一體化、橫向多元固廢協同等機會持續釋放,縣域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將持續提升。

存量市場領域,在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方案指引下,國家有關資金的支持將推動加快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提標改造、設備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同時伴隨着綠電交易市場活躍度提高,綠證交易價格有望走高,垃圾焚燒企業現金流於項目盈利水平或將得到進一步改善。

而中國環保委託節能環境管理的23家子公司中,以垃圾焚燒發電爲主業的項目公司有13家、垃圾焚燒發電業務具有高度協同性的有機板塊公司7家、環服板塊公司2家及工程板塊公司1家。

此外,截至今年上半年,該公司下轄垃圾發電項目公司47家,在運營46家,在建1家。在運營的項目固廢綜合處理規模約56290噸/日,其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運營規模50900噸/日。

對於節能環境而言,上述子公司的託管不僅是爲了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同時也有利於在垃圾焚燒以及協同業務方面延伸新的利潤增長點,進一步保障垃圾發電原料來源。有利於未來形成垃圾焚燒、發電產業鏈新業態。

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在政策推動下,垃圾發電行業前景十分樂觀。不過需要提示的是,垃圾發電板塊訂單大多來自地方政府部門及國有電網公司下屬企業,雖然違約概率較小,但回款週期長且不可控。對於企業而言,在宏觀經濟影響下,客戶回款週期拉長或是無限期推後,都會影響資金週轉及資產質量情況,同時存在壞賬風險及業績大幅波動風險。因此,應謹慎看待未來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