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最高漲30%!曾火爆一時的重疾險還值得買嗎?

中新經緯9月14日電 (李自曼 實習生 張舒毓)近日,多家保險公司已陸續上新預定利率2.5%的普通型保險產品,包括年金險、終身壽險、重疾險等。中新經緯瞭解到,上述險企新上架的重疾險產品價格上漲幅度在7%—30%。

2020年至今,人身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從4.025%降到3.5%,再下滑至3.0%、2.5%。重疾險漲價,與此同時,新單保費出現下降。這樣的背景下,消費者在配置重疾險時該注意哪些問題?

重疾險價格迎7%—30%漲幅

今年8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健全人身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自9月1日起,新備案的普通型壽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調整爲2.5%,相關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也按此執行。同時,預定利率超過上限的普通型壽險產品停止銷售。

保險精算師徐昱琛此前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此次調整對保險期限在一年期以上的長期產品影響較爲顯著。比較直觀的影響是,部分保障型產品的價格將有所提升。以一張0歲孩子購買的保單爲例,如果保單存續期爲60年並一次性繳納保費,那麼調整後的價格將上漲約30%。而對於分20年繳納的保單,雖然漲幅相對較小,但總體成本仍會有所增加。對於保障型產品,如重疾險,同樣的保障額度下,保費也可能上漲10%至30%。

一位大型壽險公司保險產品開發人員向中新經緯透露,預定利率調整後,市場上的重疾險產品漲價最低的也超過7%。他以所在公司的一款覆蓋輕症、中症、重症保障較全的純保障型重疾險產品舉例,若一位30歲女性投保重疾保障50萬保額,附加輕症、中症保障,按照30年期繳,每年保費約15500元,總保費46.5萬元;此前該產品的價格約每年14200元,同樣的保障下,每年相差1300元,漲幅9%,總保費多了3.9萬元。部分公司網銷的重疾險產品也有每年保費在萬元以下的,但保障可能相對少一些。

保險經紀人張明(化名)測算了多款銷售情況較好的保障型新款重疾險產品,以30歲女性投保50萬保額爲例,按照30年期繳,保費多在12000元至13800元之間,相比預定利率調整前,價格上漲1100元至1700元,漲幅在10%至14%。

張明對中新經緯表示,新款重疾險還在陸續上架中,目前難以確定最高的產品會漲價多少。他認爲,如消費者尚未配置保障型產品,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儘早配置。

業內人士認爲,保險公司下調預定利率是重疾險漲價的重要原因。

一家大型壽險公司產品部門負責人告訴中新經緯,預定利率下調後保障型產品漲價,是由於預定利率下降後,保險公司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以維持相同的投資回報率,從而導致保險產品的價格上升。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農村保險研究所副所長李文中還提到,前幾年,包括重疾險在內的健康保險處於高速增長期,保險公司往往用較激進的價格策略搶市場,做大業務規模。但是近年來,受到百萬醫療和惠民保的先後衝擊,新單業務規模不斷萎縮,迫使保險公司改變市場策略,調高價格。

此外,李文中稱,保險業一直是一個規模經濟的行業,新單業務規模的萎縮也會使平均成本上升,保險公司需要調高價格來應對。隨着消費者保險意識的增強,對保險產品選擇更加挑剔,保險公司需要對某些產品的保險責任範圍進行調整,客觀要求保費相應增加。

重疾險新單保費收入呈下滑趨勢

據今年1月泰康長壽時代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重疾險在2013年人身險費改後迎來發展高峰,在2020年站上5000億規模保費平臺的高峰,但隨後開始出現連續負增長。根據行業數據統計,中國保險行業的重疾險新單保費收入從2018年時期的1000億元左右,降至2023年的200億元左右,連續五年出現下滑。

95後消費者劉美(化名)告訴中新經緯,她一直沒有購買重疾險,一是因爲重疾險的產品較爲複雜,自己並沒有深入瞭解過;二是因爲自己目前存款較少,還不捨得每年投入大幾千元甚至上萬元購置重疾險。相比之下,每年只需300元到500元的百萬醫療險性價比更高,對她更有吸引力,近兩年她一直給自己買百萬醫療險。她認爲自己目前還年輕,百萬醫療險覆蓋的保障已經夠用,等年齡稍長,經濟條件再好一些,會考慮加配重疾險。

購置過多款保險的80後消費者王麗(化名)對中新經緯表示,目前她並沒有配置重疾險,一方面覺得重疾險價格較高,另一方面,對重疾險的理賠持有懷疑態度,因爲隨着年齡增加,自己已經有一些病史,重疾險會存在一些除外責任,因此再去強行配置重疾險沒有太大意義。

在李文中看來,重疾險新單保費收入下滑,是因爲目前市場上多數重疾險產品在保障責任、疾病種類、賠付方式等方面趨於相同,缺乏創新和差異化,抑制消費者的購買意願。由於預定利率的調整,重疾險產品的價格普遍上漲,使得消費者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可能會選擇減少購買。此外,百萬醫療保險和惠民保先後快速發展給重疾險帶來了較大沖擊。隨着消費者對保險認知的提高,他們對個性化的保險產品的需求增加而減少對傳統重疾險的需求。

李文中指出,未來重疾險產品可以考慮通過與醫療、藥品、養老、護理等板塊的融合,向服務端延伸,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方案,實現業務發展模式創新。保險公司應深度挖掘不同消費者羣體的特定需求,提供定製化、個性化的重疾產品。

在重疾險漲價後,消費者在配置重疾險時,又該注意哪些問題?“重疾險產品都有一定的等待期,如果需要配置重疾險應及早規劃和落實。配置時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家族病史、經濟能力等因素,選擇適合自己的重疾險產品,不必盲目追求最高保額,也不必盲目追求保障的全面性。消費者在購買前,可以對比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考慮保障範圍、價格、理賠服務等多方面因素,選擇性價比最高的產品,還可以利用在線比價工具、保險顧問APP等科技手段,幫助自己進行重疾險產品的選擇。”李文中說。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李自曼:lizima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