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背後的軍事工業建設競賽

解放戰爭背後的軍事工業建設競賽說實話,查詢當年的數據,感覺兩黨的組織能力差距實在差太多, 表現在解放戰爭時期的軍工生產競賽中國民黨可以說完敗。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手裡握着中國大部分軍工產能,其中以重慶爲中心的西南地區兵工廠,華北的太原兵工廠和東北的瀋陽兵工廠三個最大。

抗戰時期中國最大的民族軍工基地是四川省重慶市,重慶一個城市就供應了抗戰時期全國超過60%的槍械和彈藥產量,今天重慶最大的工業企業長安集團,在1945年抗戰勝利時就已經是員工超過一萬人的軍工大廠了。而1945年8月重慶還有一家員工人數超過5000人的大型軍工廠,叫做兵工署第一工廠,這家工廠大家都沒聽過,但是大名鼎鼎的漢陽造步槍,新中國第一款制式步槍53式步騎槍,56式半自動步槍,81式槍族,95式,95-1式自動步槍這些大家都聽過,都是該廠仿製和研發生產的。該廠前身是漢陽兵工廠,抗戰搬遷到重慶後改名爲兵工署第一工廠,建國後改名296廠,到今天名字是重慶建設集團。1945年8月重慶還有一家專門造炮彈和火炮的工廠,叫做兵工署第50工廠,是抗戰初期從廣東省搬過去的,抗戰勝利時有三千八百多名員工,後來抗美援朝時該廠製造的無後坐力炮成爲我軍主要的反坦克利器之一,先後向朝鮮戰場製造了超過4000門無後坐力炮,我軍也因此涌現了不少使用無後坐力炮擊毀多輛敵軍坦克的反坦克英雄。抗戰時期兩家中央飛機制造廠之一的南昌廠也搬遷到了重慶,抗戰期間組裝生產了幾十架飛機(以教練機和滑翔機爲主),抗戰勝利後該廠遷回了南昌,逐漸發展爲今天的洪都集團。

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不僅接受了全國大量日軍投降的裝備,還得到了海量的美軍武器援助,同時在原有的抗戰時期以重慶爲中心的兵工署兵工廠集羣(包括陝西,四川,貴州,湖南等地的兵工廠),總共七萬多員工的情況下,還接收了太原兵工廠,瀋陽兵工廠兩座華北和東北規模最大的兵工廠,不僅如此,國民黨同時手裡掌握了廣州,武漢,南京,上海,北京,天津,青島等大城市,以及鞍山這樣的鋼鐵工業城市,尤其是天津和上海,是中國當時少有的發電量超過2億度的兩個大城市,擁有不少工人,同時本市及周邊高校數量衆多,完全具備大規模發展軍事工業的條件。

像太原兵工廠,是華北最大的兵工廠,後來1949年被我軍接收後,新中國開國大典上的禮炮,當時選中的是晉造36式75毫米山炮,於是從部隊和庫存中調集了總共108門(54門用於開國大典,另外54門備用),炮彈也是由太原兵工廠生產。當然,從保存至今的第一代禮炮來看,有一部分並不是太原兵工廠生產,而是繳獲自日軍的94式75毫米山炮,不過晉造36式本來就是仿製的日軍94式,外觀差不多。

還有瀋陽兵工廠,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兵工廠,也是當時中國設備最先進的兵工廠,是日本二戰時期給侵華日軍生產彈藥的主力工廠,當時名叫南滿陸軍造兵廠,是隸屬於日本陸軍省陸軍兵器本部直轄的八大兵工廠之一儘管在1944年12月的美軍大規模空襲,以及1945年遭到蘇軍大量拉走工廠設備(蘇聯人特意選擇最好的機器優先運走),日本技術人員大量撤走,但基礎設施和一部分設備及不少中國工人還在,投入高級人才資源,同時還可以尋求美國的技術支持,也是可以恢復很大一部分產量的,和我軍控制的東北其他兵工廠相比,瀋陽兵工廠的設備優勢仍然非常明顯。但是國民黨對軍工事業發展並不給力,高度依賴美國援助,在整個解放戰爭期間,其旗下唯一實現較大增產的兵工廠只有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其他原有的兵工署旗下兵工廠發展都處於停滯狀態,在東北接收的瀋陽兵工廠,以及鞍山鋼鐵公司產量恢復也不盡如人意。而瀋陽兵工廠在被我軍接收後,就大放異彩,抗美援朝時期我國搞南廠北遷,該廠的槍廠搬遷到黑龍江組建的慶華廠,引進蘇聯技術仿製成功了50式衝鋒槍,抗美援朝期間慶華廠生產了30多萬支50式衝鋒槍支援前線,後來雷鋒的標準像也用的是50式衝鋒槍。

而對比之下,解放軍在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接收了日僞在華北的一些工廠設備,擴大原有的太行山脈(八路軍軍工部建立的一系列兵工廠主要在太行山脈區域,其中黃崖洞兵工廠最爲有名),膠東兵工廠兩個軍工基地的生產規模,同時又在接收的東北地區陸續成立多個兵工廠(其中以大連建新公司最爲有名,建新公司在1947-1950年存在的三年多時間裡生產了54萬多發炮彈,雖然數量上看並不多,但這是以75mm口徑爲主的後膛炮彈,也就是從後面裝彈的火炮炮彈爲主,這是陣地攻堅的利器,比迫擊炮彈射程遠,威力大,對於遼瀋和淮海戰役的攻堅助力很大),形成了華北,華東,東北三大軍工基地,源源不斷的爲各地的解放軍提供武器彈藥。

在1949年6月28日《中央軍委關於今後兵工生產的決定》,可看出當時對三大軍工基地的軍火生產安排,因爲解放戰爭即將勝利,爲了節省財政支出,安排對三大兵工基地生產的子彈和炮彈進行了減產。1、子彈——本年全區平均每月生產500萬發,今後照原計劃生產計劃,東北330萬發、華東100萬發、華北30萬發。比例爲東北產量66%,華東20%,華北6%。不過這裡三大基地之和爲460萬發,並不到500萬發之數,不知道是資料錯誤還是確實計劃就是少量減產。

2、60迫擊炮彈——全軍有炮1萬門。本年全區每月平均生產41萬餘發,今後每月生產16萬發(計東北、華北各產6萬發,華東4萬發)。六零炮是我軍的主戰武器之一,抗美援朝時期我軍也大量使用,魏巍的小說《東方》裡面就有不少志願軍使用60炮的描寫,其安排炮彈生產比例爲東北37.5%,華北37.5%,華東25%。3、82迫擊炮彈——全軍有炮3000餘門,本年每月平均生產33萬餘發,今後每月生產6萬發(計華北4萬發,華東2萬發,另東北按本地區需要生產若干)。比例爲華北67%,華東33%,東北若有需求再生產。4、120迫擊炮彈——全軍有炮200門左右。本年每月平均生產33000發,今後每月生產4000發(全由華北製造)。

5、各種後膛炮彈——全軍現有火炮(包括山炮、野炮、加農炮、榴彈炮、步兵炮、平射炮、高射炮、戰防炮)估計在2500門以上。本年每月平均生產14萬餘發。今後每月生產6萬發(全由東北製造)。各種後膛炮彈的具體種類、數目,候各部隊所有火炮種類詳細統計後,具體規定。各區所存後膛炮彈的彈藥筒統歸東北接收。以後東北製造後膛炮彈必須正規(一彈一殼)。6、手榴彈——本年每月生產150萬枚,今後每月生產10萬枚(全由華北製造)。7、信號彈——本年每月平均生產9萬發,今後每月生產各種信號彈5萬發(全由華東製造)。以上種種彈藥均應提高質量,統一標準、規格,完全正規化,一般只裝藥,不裝引信、火工,以便長期保存。其它口徑的彈藥、軍火一律停止生產。

可看出,1949年6月解放軍的三大兵工基地的後續生產安排,東北在子彈和各種後膛炮彈(也就是炮彈從火炮後面裝入)生產方面產量最多,那句淮海戰役靠大連的大炮彈,可見當時東北地區在生產大口徑後膛炮彈方面的優勢。華北在迫擊炮彈,手榴彈生產方面產量最多,華東則信號彈,子彈,迫擊炮彈等都有生產。注意,此時太原在1949年4月剛剛解放,太原兵工廠也是有能力生產後膛炮彈的,不過從時間看,太原兵工廠還在我軍接收後的整合工作中,因爲文件未安排華北生產後膛炮彈。另外1949年11月底重慶解放,因此我軍又增加了重慶兵工基地,重慶的解放對後來的抗美援朝軍工生產有很大幫助,據不完全統計,在抗美援朝時期重慶爲中心的西南地區兵工廠爲朝鮮前線製造了無後坐力炮4600餘門、迫擊炮900門、機槍7400餘挺、各類炮彈262.9萬餘發、子彈1.2億餘發。其中代表性武器是重慶望江廠造的無後坐力炮,是志願軍反坦克和車輛的利器,朝鮮戰場很多我軍士兵因爲操控這種炮擊毀敵軍坦克而立功。該廠今天叫做重慶望江工業公司。

出於集中資源建設軍工基地,把工廠從分散的地區集中到大城市的原則,華東地區(最主要是膠東兵工廠,下轄九個工廠,總員工到1949年達到1.2萬人)兵工廠在1949年開始進行了撤併。這個被撤併的膠東兵工廠在解放戰爭期間爲華東野戰軍立下了汗馬功勞,1947年8月23日華東野戰軍電文:“膠東爲我全軍軍事供應之主要基地”;26日電:“華野數十萬軍隊之炮彈、炸藥及子彈供應,至少十分之七依靠膠東。”,據統計解放戰爭期間膠東兵工廠爲華野生產了迫擊炮彈爲主的炮彈250多萬發,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戰役前後,膠東兵工廠連續奮戰,一個月時間生產了三萬六千多發炮彈供應前線。不僅如此,1947年5月籌建,主要由華東局出資(東北局也出資,華東局投資的黃金相當於3.5億(法幣),東北局投資1.5億),1947年7月正式成立的大連建新公司。膠東兵工廠也調去了不少技術人員,像原膠東兵工總廠副廠長劉振就帶隊到建新公司,修復了水壓機、車牀,並以火車軸作原料,試驗生產炮彈體獲得成功,使得建新公司開始具備製造炮彈體的能力,建新公司主要生產炮彈和引信,劉振擔任炮彈廠(裕華廠)的副廠長。膠東兵工廠在1949年7月後開始進行了撤併,員工調到各個大城市,像膠東兵工五廠的工人就集體搬遷去了瀋陽。

1949-1950年總後勤部和重工業部對國內各個兵工生產基地進行了調研,1950年7月19日,總後勤部部長楊立三、重工業部副部長劉鼎二人根據調查結果提出了《國防工業建設初步意見》。意見指出我國國防工業生產基地以東北(瀋陽)和西南(重慶)爲主要基地,華北(太原)爲次要基地,同時指出也要在西北地區建設軍事工業。

從中可以看出,在解放戰爭的初始階段,瀋陽,重慶,太原三個全國最大的軍工城市都是掌握在國民黨手中的,其基礎是遠好於解放軍手裡的太行兵工廠和膠東兵工廠的。不僅如此,國民黨還手裡有全國幾乎所有的鋼鐵產能(主要在遼寧鞍山),擁有上海,天津,青島,北京,南京,武漢,廣州等大城市,有全國最多的高等教育智力資源,其軍工發展卻總體遲緩,高度依賴於美國的援助,和我軍軍工迅速發展形成鮮明對比,這體現了其組織能力確實遠遠弱於其對手,最終戰敗也是可以預料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