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圈越寬越好? 研究:「朋友」不要認識超過150個!

研究證實,讓人感到最安心的朋友數爲150人。(圖/達志示意圖)文/摘自《不辦清單》

現今這個時代,由於網際網路社羣網站盛行,比起過去,更容易和其他人建立起寬闊的人際關係網路。大約在十年前,曾經興起一陣風潮人們呼喊着:「網際網路太厲害了!可以讓我們交更多朋友!」但最近大家開始瞭解,在網路上交際,並不是來者不拒、多多益善。相對的,現在人們漸漸開始思考,必須限制在網路上與他人的連繫。歸根究柢,在網路上毫無限制地和許多人來往,公開自己的個人資訊,並沒有什麼好處,反倒會帶來更多壞處原本只是打算在推特上自言自語,遇到有些自己不是很喜歡的人來回復,也是一件叫人困擾的事情,有時候讓一些不太熟的朋友,或是公司同事得知私人近況,也經常讓人感到不知如何是好。爲了一些小事,在網路和陌生人一言不合,最後甚至引起公憤例子也是屢見不鮮。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和我們擁有不同想法的人,毫無限制地與這些人在網路上來往,結果也只會導致互相爭論、謾罵,落得引火上身的下場。因此,最近的社羣網路,集羣(cluster)分類功能愈來愈強大。發表文章的時候,可以設定成特定羣組纔看得到,讓討厭的人沒有閱讀權限,他們就不能看到自己的文章,自己不喜歡的言論,也能設成不再追蹤發文。大抵上來說,人們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有一定的上限。就算在社羣網站上有上千名好友,也不可能和每一個人都建立起對彼此有益的關係。▼臉書上的好友上千個,卻不能和每個人都建立有益關係。(圖/達志/示意圖)演化學生學者羅賓鄧巴(Robin Dunbar)曾說過,一個人能夠穩定維持社會關係的對象,平均大約只有一百五十人,這個人數稱爲「鄧巴數字」(Dunbar’s number)。鄧巴數字的根據,是藉由調查人類以及與人類構造相近的靈長類,得知大腦皮質厚度,與動物羣體的數量呈一定比例。總之,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從人類大腦新皮質的厚度來推算,近數千年、數萬年之間,每個人一生平均會與大約一百五十人來往,因爲大腦構造最適合這個人數的集團生活。或許在遙遠的未來,人類能夠進化成更加適應網路,大腦新皮質會變得愈來愈厚,每天可以和數千人密集接觸,並且順利交流。然而,基因的改變過程,必須歷經數千年或數萬年。未來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網路發展到現今如此普及狀況,也才經過二十年左右,而且人類也是在近一百年內,才從一個村莊只有數十人的環境,轉化成數十萬人一同居住在都會的生活型態。簡而言之,人類大腦的空間,還追不上現代社會的變化。因此,我們無法在日常生活中,同時與多數人交流。目前,讓人類感到最安心、協調的交往關係,大概還是隻有一百五十人左右。善用網路及都市環境,拓展人際關係的網路,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是不能毫無節制認識太多人,我們應該重視身邊真正值得深交的一百五十個人,好好地維持住與這些人的關係纔是上策。 本文收錄在《不辦清單》,時報出版。作者/Pha1978年生於大阪府大阪市,目前住在東京。24歲從京都大學綜合人類學系畢業,25歲就職。28歲時接觸到網路以及程式設計領域感到衝擊,決定辭職。2008年發起了合租公寓「Geek House」企劃,提供給電腦工程師設計師等等對網路文化及電腦有興趣的人們一個共同的生活空間。★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