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ESG“人文”答卷:Little Freddie小皮上好新手媽媽輔食教育課
中國網財經3月26日訊(記者 李晚)隨着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消費升級和育兒觀念更新,嬰幼兒成長髮育關鍵階段的營養干預措施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重視。作爲科學餵養中重要組成部分,6-36月齡嬰幼兒輔食添加受到社會各界和寶寶看護人的廣泛關注。
2017年,我國將“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行動”列爲國民營養計劃重大行動之一,作爲接棒並搭檔母乳的嬰幼兒“第二口口糧”,輔食的重要性並不亞於配方奶粉。
與發展規模成熟的奶粉市場相比,嬰幼兒輔食市場仍處於知識科普水平良莠不齊、市場教育有待進一步滲透階段,如何打造安全、營養、美味的新輔食概念和有科學支撐的輔食標準始終是行業發力的研究領域。
姚垚(化名)是一名來自北京的95後媽媽,在孩子4個月的時候,她就開始提前瞭解輔食知識。“我媽說,當年爲了給我補充營養,我剛開始長牙就給我添加了一些自家磨的米糊或者稀飯。”姚垚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經歷。作爲互聯網深度用戶,她傾向於在社區、社羣和短視頻平臺學習以及分享育兒經驗。
5個月之前,姚垚剛剛升級成爲媽媽。“孩子成長速度太快了。本以爲已經做好了準備,結果還是手忙腳亂。”參考了平臺經驗和與有經驗家長交流後,她意識到寶寶在6個月左右,由於身體內的鐵元素持續消耗、第一口輔食對於補鐵尤爲重要,因此拒絕了自制米糊的“老路”,開始比較和選擇含鐵量高、安全性佳的嬰兒米粉產品。但在她看來,這個決定“只是第一步”。
深受現代營養學知識影響的、注重健康管理的新一代中國父母開始努力剔除那些過去的、落伍的、無意識的慣習。
“作爲媽媽,怕自己做的不夠好,也怕輔食品牌做的不夠好,”姚垚表示,“平臺(上的經驗分享)很零碎,還有‘僞科學’,我希望有成體系的執行方案,既能有科學理念指導,也能解決寶寶每天吃什麼、怎麼吃這樣具象化的問題。”
姚垚代表了新手媽媽普遍存在的需求。《中國嬰幼兒輔食市場洞察研究報告》顯示,只有近4成父母知道該在6個月時給寶寶添加輔食,包括可以吃輔食的信號、第一次吃哪種類型的輔食等,對於輔食的添加順序及輔食性狀有基礎的認知;近6成的消費者不確定應該如何添加輔食。
此外,有近7成父母並不瞭解輔食材料的比例,對於輔食的食用分量與方法存在焦慮情況,主要擔心孩子營養跟不上、與同齡相比落後、消化不好。
這可以追溯到我國嬰幼兒輔食行業起步較晚的背景上。艾瑞諮詢調研報告顯示,2015-2018年期間,輔食品類才迎來真正意義的市場教育,與歐美等輔食教育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相比仍處於相對早期階段。
《2023年中國嬰幼兒輔食行業趨勢洞察報告》報告還顯示,2022年中國輔食品類的滲透率約爲35.1%;而在美國市場,一週餐食喂輔食的滲透率在2020年便達到75.5%。
專業的輔食品牌正在推動市場朝着國際上公認的科學餵養理念邁進。作爲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有機嬰童食品品牌,Little Freddie(小皮)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科學的態度,嚴謹的標準推出了小皮有機大米粉、西梅蘋果泥等新手父母首選的王牌產品,更率先提出ESG戰略,在嬰幼兒輔食營養領域詮釋責任擔當,從“第一口輔食”到健康發育的每一步,都爲孩子實現更美好的未來。
四維餵養方案進一步落地
小皮之家引領科學育兒
“吃得好”的標準是什麼?如何讓孩子“吃得對”?疑問聲中,科學與市場開始重塑父母對嬰幼兒飲食的認知。在龐大、迫切的科學育兒需求下,科學、全面的輔食餵養方案呼之欲出。
“從我國的現狀來看,以營養爲主題的家庭早期教育服務還有所欠缺。”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助理秘書長南靜指出,當前輔食教育難以滿足家長對科學早期教育的需求,亟需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
2022年,小皮通過嚴謹的科學研究,首次提出《6-36月齡嬰幼兒四維科學餵養方案》,並通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權威論證。與行業其他品牌相比,該餵養方案更貼合世界衛生組織 6-23月齡嬰幼兒輔食餵養指南(2023),又針對中國家庭的飲食習慣進一步本地化落地。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對應着在中國寶寶的飲食調研數據中有所欠缺的四個方面,往往也是令家長憂慮的常見問題——營養攝入不足,口味偏重,進食自我調控能力差,食物質地進階不及時。小皮聯合創始人、CEO何虹表示,基於此,小皮餵養理念和產品設計的出發點,就是幫助寶寶建立起“少挑食、營養對、會咀嚼、主動吃”的理想健康飲食習慣。
例如,小皮堅持無多餘添加,不用人工調味劑和香精色素來影響孩子的口味偏好。作爲“第一口輔食”的小皮有機大米粉,配料表只有大米、鈣鐵鋅和多種維生素,能夠幫助寶寶減少過敏概率,有效補充營養、養成清淡口味。
爲保證輔食階段的食物多樣性,小皮在全世界的歐盟有機農場嚴選本身已經足夠美味的優質食材,所有食材與營養強化劑配比都由註冊營養師評估和搭配。在初添和6月齡的產品設計中主動加入主富的蔬菜水果,在7月後的產品中加入蔬菜、水果、堅果、穀物、魚類等優質營養科學組合,進一步避免寶寶偏食、挑食。
專家們一致認爲,相較過去行業內普遍以月齡來簡單劃分的餵養理論,四維科學方案針對中國嬰幼兒不同成長進程設計,實用、科學,覆蓋了嬰幼兒成長髮育過程中的核心要點。
“嬰幼兒的餵養方案應該是寬泛的、多元化的,而不是教條式的,需要充分考慮中外和南北方的餵養差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技學會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教授認爲,小皮《6-36月齡嬰幼兒四維科學餵養方案》的提出是十分有意義的,應該持續完善下去。
爲助推四維餵養方案進一步落地,深入觸達到更多家庭和人羣,促進科學餵養理念在中國的快速普及,2023年,小皮聯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發起國內首個專門針對嬰幼兒輔食科學餵養知識推廣的公益項目——“小皮之家·育見未來”。
帶着求知心態,新手媽媽姚垚參加了“小皮之家•育見未來”家長知識課堂。
作爲一個面向家庭和社會,通過專題講授、家長互助小組、課題研究的方式搭建家庭教育支持體系與兒童健康成長的資源平臺,小皮之家旨在幫助嬰幼兒父母消除餵養焦慮,全方位提升父母及家庭科學餵養觀念及能力。
據悉,小皮之家每個月都會組織家長知識課堂和家長互助小組活動,圍繞不同營養主題,爲養育者提供專業、可操作的餵養技巧。
在北京的一節課堂上,由主任醫師、註冊營養師黃磊帶領家長們就《幼兒不同年齡段輔食餵養》、《健康成長,從第一口輔食開始》、《爲什麼要添加輔食》、《兒童輔食營養》等主題展開專業、科學的經驗交流。
“在課程中我們用實際發生的案例和具體操作告訴家長什麼是更科學的餵養模式,比如在餐桌上如何與寶寶溝通以及如何瞭解寶寶的飲食喜好等。”具備多年兒科經驗的黃磊表示,小皮的餵養課程不僅教授餵養具體實操內容,還加入了餵養觀念自查以及寶寶發育規律的科普課程,希望從根源上幫助來參與的家庭解決寶寶餵養問題。
據統計,截止2023年12月,小皮之家已在北京、惠州等10多個社區,連續舉辦超50場活動,覆蓋數千個家庭。
內容之間的交流和傳遞讓嬰幼兒輔食的重要性得到進一步普及。小皮之家不僅是一場關於知識的交流會,也變成了緊張的新手寶爸寶媽們彼此安慰打氣的情緒加油站。隨着溝通的逐漸深入,來自家長們的寶貴意見也得以傳遞給專家和企業,反哺輔食市場,使輔食餵養環節得到進一步良好循環。
樹立ESG樣本
堅守初心“以人”爲娃護航
與書本上的理念相比,現場交流中家長們提出餵養環節中的問題更貼近真實情況。
讓親子教育引導師吉秋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關於寶寶飯量的提問。“家長們對於寶寶每餐需要吃多少食物總是想要一個精確的量,總是擔心寶寶沒吃夠。但其實最瞭解需要吃多少量的人是寶寶自己,家長們應多關注寶寶自主進食前後的反應,來判斷寶寶飽腹的信號。”
這一幕折射出小皮品牌背後的人文光彩。新生代父母育兒方式升級下的真實剛需,本質上是嬰兒開始被當成一個完整的、具有獨立主體性的人來看待,他們的一哭一鬧背後傳遞的每個信息都應當被捕獲和尊重。
“以人爲本”正是小皮ESG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Little Freddie(小皮)成爲首個在國內發佈全球ESG戰略的輔食企業,ESG戰略(2023-2025)主要分爲關愛地球(Planet)、以人爲本(People)、關注產品(Product)三大領域。此次 “小皮之家•育見未來是其戰略及三年行動計劃發佈後的首個具體落地項目。
實際上,小皮早已將ESG戰略寫進品牌基因。“小皮是一個由父母創立,有父母之心的品牌”。Little Freddie(小皮)企業事務負責人表示,更好的地球不止是自然環境,更包括人文環境,作爲企業公民,Little Freddie(小皮) 堅持以實際行動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作爲一家嬰童食品企業,高品質的產品與優良的自然環境密不可分。小皮將從“聚焦氣候變化”和“可持續農業”兩大議題開展行動。落實到可持續農業,小皮將加大與上游合作伙伴的溝通,協助推廣可持續農業的運作實踐。
在企業內部,小皮一方面通過“培訓與發展”搭建人才培養路徑,一方面通過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向外傳遞價值,展開捐贈、科普、扶貧等正能量行動,以專業能力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對外而言,小皮將圍繞“可持續包裝”和“負責任營銷”兩大議題展開行動,減少塑料膜與紙張的使用,並將開展更多的以ESG爲特色的品牌活動,覆蓋可循環包裝、公益配捐、環保互動教育等主題,幫助消費者瞭解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普華永道發佈的《2023年全球消費者洞察調研》指出,消費者的可持續消費意識正在覺醒,中國消費者更易被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品牌所吸引,願意爲值得信賴且符合自身價值主張的ESG產品服務支付高達20%的溢價,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從小皮的米粉、輔食泥類目銷售持續排名第一的表現來看,消費者的忠誠度將在負責任的品牌理念下持續提升。
業內人士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儘管零輔食產品將進入存量競爭時代,但安全與質量始終是消費者選擇輔食產品的基本準則,以小皮爲代表的有機、高品質、服務強的一類企業,具備強大的品牌力與產品力,能夠滿足消費者消費體驗與理性的平衡,持續以馬太效應強化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