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個雲南中產城事

再造一次羅曼蒂克

2022年國慶前夕,玉溪紅塔萬達廣場開業。儀式辦得更像是一場粉絲見面會。

作爲雲南第四座萬達廣場,這一次開業,雖然沒有第一座萬達落地昆明時的空前絕後,讓王首富親自站臺,但依然帶來了超70個品牌首入玉溪。

萬達第一次出現在玉溪人的視野中,是在2016年與玉溪新天地達成戰略合作。隨後幾年時間內,密集出現在新聞裡和市民的討論中。中間其實還挺曲折,甚至有期盼落地的市民直言:希望不是一個狼來了的故事。

在落地一週年的日子,萬達發佈了自己的成績,累計客流量701萬人次,銷售額超5.1億元。以2023年玉溪市226.5萬人的常住人口來算,相當於平均每個玉溪人逛了3次。

萬達廣場開業之際,市民期待的樂高、海底撈等曾扎堆在大城市的品牌,均塵埃落定。

縣城又偷偷揹着我發展了。

1

1991年,褚時健請了一大撥作家來玉溪開了個筆會,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吃貨汪曾祺。但很多人不太知道的是,汪曾祺最貪戀的是菸酒茶。他甚至還說過,菸酒是他的第一生命。

這一次,汪曾祺寫了篇《煙賦》,還留下名句:寧減十年壽,不忘紅塔山。不過6年後他寫的《玉煙雜記》更玉溪,其中提到一位“帶狗的女工”。

曾在筆會照顧過汪老的女工小張告訴他,現在自己一個人,卻有三處房子:一套商品房,職工宿舍區一套,原來的家一套。還花了12萬買了一張夏利。

他們一起參觀了新建的工人住宅區,發現廠裡的工人好多都養狗。這說明什麼?說明菸廠興旺,工人富裕了。

玉溪是真富裕了。在雲南,它是妥妥的“富一代”,主要就是靠菸草。特別是1991~1998年,經濟總量從47億元增長到327億元,年均增速高達32%。

人均GDP也是長期遙遙領先。1952年玉溪人均GDP僅70元,2023年是113236元,絕對的雲南第一,甚至還多次排在了西南五省區地級市第一位。真應了那句話:

縣城有錢人,纔是真中產。

玉溪是藏富於民的。十幾年前去玉溪,就有朋友跟財哥說過,玉溪的社會階層結構是雲南最健康的,典型的橄欖型社會,中間大、兩頭小,是一個雲南少見的以中產階級爲主力的城市。

早些年的基金市場最知道,玉溪在全國都小有名氣。工商銀行玉溪分行CFP理財師李向東曾給出一組數據:玉溪工行2007年的基金銷售量近30億元,全市金融機構的基金銷售量接近100億元:

基金銷量在16個州市中常年排第一。

當然,在大衆的認知裡,可能與雲南星光熠熠的大理、麗江,亦或是相距不遠的普洱、西雙版納等旅遊城市相比,玉溪似乎並不顯眼。

甚至還會覺得,玉溪人均GDP數一數二的原因是分母小。確實,到2023年,GDP總量排雲南前三的昆明、曲靖和紅河,人口分別是860萬、575萬和436萬,排第四的玉溪人口才220萬,總人數排雲南第10。

但其實人多更容易帶來的是內卷,如果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玉溪人的特點,可能最適合的是這幾個:不爭不搶,不緊不慢,務實。

有時候想想也對,人這輩子:

活得那麼咬牙切齒幹什麼。

2

玉溪最標誌性的建築,是紅塔區那座屹立在市中心的紅塔。它始建於元朝,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最初其實是白色的。

1958年,紅塔集團的前身玉溪菸葉復烤廠修建後不久,玉溪地委書記的劉世傑提到白塔時說:白塔不好,紅塔好,火紅,紅火。從此,白塔變紅塔,白塔山成紅塔山。

也是在那一年,紅塔山腳下的玉溪菸葉復烤廠,誕生了此後讓中國菸民趨之若騖的產品“紅塔山”。玉溪和紅塔從此密不可分:

紅塔區也成爲了當之無愧的城市中心。

與很多早期攤大餅式發展的城市不一樣,早在1999年,玉溪的城市規劃就首次提出要打造城市東西向軸線,建設一個“新興州城”。兩條中軸線連接四個城門,形成“四門對四山”的城市格局。

城市發展也隨勢而變,如今的中軸線,演變成虛實結合的形狀。

虛軸東至靈照山、西至棋盤山,實軸以聶耳路爲載體,東至鳳凰街道靈秀社區、西至觀音山收費站:

這幾十平方公里就是城市的軸心。

在這條中軸線上,紅塔集團、玉溪市體育館、機關要地和重要的教育醫療機構都次第佈局。以萬達廣場爲代表的商業體和小廟街爲代表的商業街,也聚集於此。

這裡更是絕版的地塊。

多年來紅塔核心區都屬於玉溪房價的第一梯隊,遙遙領先。前段時間,玉溪菸廠旁的錢山別院有一套約十年前的老別墅成功拍賣。

這套房子市場評估價約435.9萬,還屬於毛坯狀態,起拍價348.7萬,吸引了13429位羣衆吃瓜,38人設置了提醒。

最終該別墅以底價348.7萬成交。在如今的二手房市場,均價依然達到了約7854元每平米,價格遠遠高過玉溪目前大部分在售房產。

所以,絕版的地段也是紅塔核心區域的重要價值,這樣的地方保值能力也更強。

類比來看,近一點有昆明的翠湖。放大到全國,像這樣的地方還有上海的陸家嘴、廣州的珠江新城等。

無法再生的土地,總是最珍貴的。

3

但玉溪又與中國很多小城不同。

作家馮驥才說,我們用20年的時間,把660座城市變成一個樣子。這是悲劇,也是無知。

如他所說,越來越多的城市在共享同一張臉,而玉溪則不同。這是一個仍然在主城:

有生活味的城市。

因爲擁有文脈,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沒有太多富人區的“高冷感”,反而充滿了人間煙火氣。

這纔是一座城市最奢侈也最珍貴的東西。

在老玉溪人的心目中,新興州城向來是紅塔區最爲熱鬧的區域,這裡凝聚着幾代玉溪人的記憶,阡陌縱橫的老街小巷,無不刻滿滄桑歲月留下的印記。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而其中玉溪的打開指南,就藏在不能復刻的鳳凰路上。原汁原味的市井風情,厚載着悠悠經年的歷史文化,聶耳、鄭易里、李鴻祥等一批從這裡走出來的歷史文化名人,更是賦予了老街深厚的文化積澱。

中產的烏托邦生活,是擁有玉溪主城的市井浪漫,又有陽春白雪的摩登。而鳳凰路兩旁遮天蔽日的梧桐樹,正好:

撐起了半個玉溪的風花雪月。

鳳凰與梧桐,是久遠佳話,也可以擦出新的火花。前者是精英與賢才,後者是底座與支撐。人與人、城與人,最好的關係也如二者,莫過於相互成就、琴瑟和鳴。

不過,再美好的寓意,總得落在具體的事物上纔有價值。

前段時間,萬科再次把理想生活注入到鳳凰路上,這次取了個更有韻味的名字:山和鳳鳴。

這一次,他們希望通過豐富的設計語言,把玉溪老城區的原汁原味挖掘出來。人在華宅裡,結廬在人境。

鳳凰路是萬科與玉溪相遇的原點。從早期的五街坊到如今的山和鳳鳴,項目已走過了4個年頭。

從鳳凰路出發,遇見繁華的小廟街商圈,穿梭於市井的老街菜場,感受古舊的文化遺蹟,沿着聶耳公園,感受市井生活與新興潮流,以及那些附近曾經被人們忽視但格外生動鮮活的風景,親歷:

更鮮活的日子。

以山和鳳鳴爲起點,會發現周圍濃縮了這座城市的所有精華。

對於不少在這裡長大的玉溪人來說,從幼兒園到高中長長的求學路上,走過的是最青春的十幾年;放學後總喜歡逛逛聶耳公園,路過熱鬧的小廟街買上一份小吃;第三人民醫院對面的花燈劇院,更是不少人的兒時文化地標......

種種記憶碎片,拼湊出了這裡的生活,也組合出腦海裡關於這座城市的印象與味道。

難得的是,如今,這座城市面貌雖然時有煥新,但在這裡依然能看到這種生活的復刻。

在山和鳳鳴周邊似乎存在了錯位時空:

一邊是車水馬龍的道路,越來越現代化的城市配套;另一邊不少頗具復古感,磚木結構的老房子,在時光的刻磨過後,呈現着歲月的痕跡。

這種錯位,也像玉溪人的生活態度,不用費力去卷,也不會鬆弛到迷失自我。

山高人爲峰,但生活在腳下。

山和鳳鳴和錢山別院一樣,在玉溪最核心的區域,提供的不只是一個居所,而是一整套生活方式。做好產品的同時,把配套全部拉滿,是有質感的玉溪生活。

當然,這座低調的輕奢型城市,還是不少人的怡情小城。

或許是一直受着山水滋養的緣故,玉溪沾染有一些湖水的鬆快與自由。夜市小攤是休閒夜晚淘淘逛逛的最好去處,古城建築、小橋流水,亦是許多土生土長者的情之所鍾。

在聶耳公園碰到的隔壁桌老大爺在下棋,將老花鏡往鼻樑一架,你來我往間,便優哉遊哉地開啓了一個愜意的早晨。

玉溪是摩登的,也是市井的。她是人間煙火,也是火樹銀花。這座“火烤”出來的城市,如今似乎越來越溫潤如水,每天都在詮釋着“來哇家yi溪閒”的生活哲學。

而對於這座城市的中產來說,30分鐘上下班、中午回家吃飯,晚上爲愛發電。

你說city不city。

雲財財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轉載請微信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