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共青團:打造新興青年羣體“朋友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夏茹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超)“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7月,從江蘇省蘇州市新市橋地鐵站口走出,便能聽到悠揚婉轉的蘇州評彈聲。
這是由團蘇州市委牽頭創辦的“蘇韻非遺·煥彩青春”市集活動。現場,非遺蛋雕手藝人賴秀改帶來了自己親手製作的蛋雕作品。他手中的蛋雕圖案栩栩如生,將現代設計與中國風完美融合在一起。
近年來,團江蘇省委把握青年羣體分化趨勢,及時增強服務活躍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新興青年羣體,爲新興青年羣體搭好臺、唱好戲,引領他們助力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
延伸觸角,讓新興青年找到組織
“我從來沒想過會有這麼一天,我們來自蘇州各地的街舞青年能夠坐在一起,分享交流、切磋舞藝,大家爲了街舞行業的發展集思廣益。”蘇州街舞青年高潮表示。
去年,在團蘇州市委的幫助下,依託新興青年聯盟成立青年街舞專委會——這件遙不可及的事成爲現實,這使他堅信街舞在蘇州會逐漸從小衆走向大衆,並將朝着更加專業化、系統化的方向發展。
這些年來,江蘇共青團大力推進“千聯萬聚常引”項目,積極聯繫、服務各行業領域新興青年羣體,舉辦“江蘇省新文藝青年骨幹交流營”等活動,爲新文藝青年搭建服務發展平臺,有效擴大新文藝青年的“朋友圈”。
團無錫市委圍繞新文藝青年,開展第三屆山野青年藝術節,以藝術市集的方式,聚攏更多渴望山野、熱愛藝術、志同道合的青年人;團揚州市委則打造“夥伴講堂”品牌工作,通過“青年之家”等平臺打造新文藝青年活動陣地,將研學活動、青年交流、青年圓桌派等活動拓展到新文藝青年羣體中,瞭解他們所需所求、所思所想。
泰州成立全省第一家網絡文學行業團工委,積極開展“千聯萬聚常引”項目,解決了網絡作家等網絡文藝青年凝聚力不強、歸屬感不夠、幸福感不夠的問題,爲網絡文學行業青年搭建更加專業的交流平臺。
增強凝聚,讓新興青年獲得服務
作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通藍印花布的傳承人,如何讓這項存在超過千年的印染技藝得到傳承和發展?這是南通青年吳亮亮一直思考和探索的事情。來自淮安的絹花非遺傳承人尚晅玭也曾爲非遺傳承感到迷茫,絹花技藝的傳承面臨着年輕人興趣不高、市場接受度有限等問題。
吳亮亮參加過團南通市通州區委組織的“青社學堂”活動,在與其他新興青年交流的過程中,他悟出了一個道理:只有使用藍印花布纔是最好的傳承。
在團通州區委的建議下,他設計開發了很多基於傳統手工藍印花布的文創產品,並通過開放工作室開展手工體驗等活動,讓藍印花布這樣一項“老”工藝贏得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爲這項古老技藝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團淮安市委助力下,尚晅玭也迎來成長新契機。團淮安市委通過舉辦“青社學堂”等活動,請來專業老師教學,讓她明白如何更好挖掘非遺文化內涵,創新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元素相結合。在去年舉辦的首屆江蘇省新文藝青年骨幹交流營上,尚晅玭不僅向江蘇全省青年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也在文旅市集、藝術沙龍等活動中,結交了各領域的新文藝青年朋友,打開了創作思路。
在徐州,當地團組織發起成立“淮海新文藝青年聯盟”,舉辦“城市友好 青年有爲”主題交流等系列活動,發佈“淮海青壹家”主題活動計劃,用新文藝青年聽得懂的語言、易感受的成就、善參與的方式,推動周邊城市的新文藝青年的合作交流、共促發展。
爲幫助新興青年羣體解決在創業就業、技能提升、婚戀交友、子女教育、老人贍養、社會融入、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急難愁盼,團徐州市委開展“徐州市快遞從業青年志願服務月”行動等,及時爲奮戰在一線的新興青年羣體送去溫暖和幫助。
注入活力,讓新興青年持續成長
韓昌龍是淮安新文藝青年的傑出代表,在團淮安市清江浦區委幫助下,他獲得了更多參與公益項目的機會,成功舉辦清江浦區公益書畫培訓班,積極開展慰問活動。
“團委給了我更好的平臺,能夠利用自己美術專業特長,走好傳播繪畫藝術、熱心公益事業的閃光青春路,傳播人間美與善。”韓昌龍感慨,近年由他策劃並實施的大小公益活動已經超過160場。
00後“錢氏”剪紙第四代傳承人錢賽也和韓昌龍有一樣的想法,“我一直想讓剪紙這項非遺向全社會普及,讓更多人愛上剪紙、學習剪紙,讓傳統技藝更好傳承發展。”通過團南京市委提供的“青社學堂”等平臺,參與社區公益課和青年夜校活動,一直踐行着自己曾經的願景,大力宣傳和發揚傳統剪紙技藝。
古雄人新徽派版畫青年畫家孫慧慧,藉着手上的畫筆,創作《印象古雄》版畫作品,連續兩年參加南京新興青年風采展活動,不僅留住了古雄昔日的風采,爲家鄉人保留了一份鄉戀,也用自己的行動讓更多同鄉的青年人聚集起來。
“團組織將我們‘團’在一起,參加公益活動也讓我收穫了從未有過的成就感。”南京新興領域青年街舞小組召集人孫春宇說。
他不僅是街舞藝術的傳播者,更是公益精神的踐行者。他開設街舞公益課堂近30次,努力傳遞街舞青年聲音,擴大街舞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截至目前,南京新興青年羣體中網絡作家、街舞青年、非遺傳人等60位青年發揮各自專長,積極推報涵蓋無人機操作、古籍印刷體驗、中藥香囊等公益課程,連續兩年爲南京各大社區提供200節公益課程,讓參與公益課程的新文藝青年深化社會認知,一起成長。
團江蘇省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江蘇共青團將以服務爲首要,把握青年羣體分化趨勢,及時將活躍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新興青年羣體納入工作視野和組織體系,增強對新興青年羣體的聯繫服務引領,持續擴大對新興青年羣體有效覆蓋,團結帶領新興青年羣體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