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所有單位都拿出崗位給大學生”,35歲以上的求職者瑟瑟發抖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現在是各路神仙大顯身手的時候,各種建議頻繁出現,引發了我們這種普通老百姓的關注。

最近上海科技館館長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今年關注教育和大學生就業的問題”,他表示“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創造能力,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爲拔尖創新人才,科學教育應當面向全體孩子,校內教育應該多樣化,另一方面動手實踐是關鍵。”

另外他還表示:“希望每一個大學生都能找到心儀的工作,他建議所有的單位都能拿出一些崗位給大學生。”

說得挺好的,建議就算了

館長的話說得挺好的,一些觀點特別認同,比如說,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創造力,我也是這麼鼓勵孩子的,可認爲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爲拔尖創新人才,呵呵呵,館長大人想多了。

教育應當面向全體孩子,校內應該多樣化,手動實踐是關鍵,說得特別好,不過也就說說罷了,反正說話又不用承擔實現的責任。

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家庭,擺在孩子面前的教育資源相差巨大,這是既定的現實,因爲,爲孩子教育買單的,終究是父母。

再看“希望所有單位都拿出一些崗位給大學生”,大小企業聽了內心什麼滋味,有人給了,可是大學生不願意去啊,大學生想去的地方福利待遇好,專業對口,可人家不收啊,爲什麼?能力不匹配啊,專業別說紮實不紮實了,基本水準都達不到,公司不是沒得選。

再有,退一萬步講,真的就強制執行了,國家補貼工資,給大學生提供機會,那35週歲以上的人可就更遭殃了,本來一看年齡就沒有機會面試了,那之後就更難找到工作了。

認爲干涉的市場一定不能走向健康,所以說的挺好的,建議就算了。

大學生能不能找到工作,還得看個人

當下大環境不好,企業能不能挺過去,企業自己都不知道,就別給企業增加壓力了。

市場擺在這裡,任人唯強,誰能幹誰就上,機會都是自己爭取來的,這樣纔是健康向上的發展趨勢。

大學生就業難,不只有大學生就業難吧,工作幾年甚至十幾年,當下也有不少正在找工作的,比大學生更難。

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有很多大學生,憑藉着自己優秀的專業知識,一畢業就能找到對口的工作,說到底還是看個人。

我自己也是從大學階段走出來的,如果讓我自己對我自己的專業技能打分,我毫不猶豫打“0”分,專業技能爲零,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這不是很正常嗎?

而我不是個例,我就是那麼多大學生中的最普通的一個,很多大學生都和我當初一樣,沒有計劃、沒有目標,不知道以後要做什麼,大學畢業的時候專業知識幾乎爲零。

當然了,還有很多優秀的大學生,從一開始就知道想要做什麼,或者考研或者工作,爲了這兩個目標籌備了4年,自然能夠順利很多。

這些年大環境一直不好,可是大環境只是一個代名詞,肯努力,願意爲目標付出的人,終究找到了歸屬,而怨天尤人、消極對待生活的人,自然找不到讓自己滿意的工作。

這種“建議”就別建議了

市場的工作機會就那麼多,好在市場是自然變動的,樂觀點來看,大多數人都能通過努力最終找到自己的位置,悲觀點來看,總有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生活中充滿絕望。

剛剛看到一條熱搜“28歲找工作被嫌棄年齡大”,有一個熱門評論是,“28歲嫌棄年齡大,65歲說你還年輕,就是這麼靈活……”,28歲都有年齡焦慮,如果開啓“大學生應屆生保護”,那可能焦慮就得更提前了。

市場自然規律,一定是優勝劣汰,這也是最健康的方向,會鼓勵年輕人多學習,多籌備,多計劃,多腳踏實地,市場最不需要的就是“保護”某個羣體,否則一定會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