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備工藝與科技 巴黎要做創客之城

這裡是巴黎的「Usine IO」,意指「輸入(input)、輸出(output)工廠」,是一個專門協助創客把發想具體實現並商業化的公司。

有些創客以發明爲樂,只要創意實現就得到滿足,但來到Usine IO的人都是企業和專業人士。

他們帶着一個概念來到這裡,諮詢Usine IO工程師和商業顧問的意見,接着在木工、金屬、化學等不同工作室使用鐳射切割機、3D列印機等硬體,把想法從藍圖化爲實體雛形,再把雛形精進成爲足以上市的產品,可說是目的性強烈的「商業創客」。

Usine IO成立於2014年10月,正是巴黎興起創客風潮的浪頭上。創辦人之一的卡呂(Benjamin Carlu)受訪時說,開業一年半來,接到的計劃涵蓋單純的廚具到複雜的工業機器人,跨國企業「液化空氣集團」(Air Liquide)和臺灣的蓋亞汽車(Gaius Automotive Inc.)都有團隊在這裡研發。

「在這裡,我們敦促專業人士做出原型(prototype),原型是創新必經過程,畫出圖樣,做出原型,拿在手裡,看是否能夠運作,才能在產品構思上有所進展。卡呂說,所謂創客(maker),就是『動手做的人』」。

發明點子若不能實現併爲人所用,就只是空想,Usine IO的企圖心,就是要阻止珍珠化爲泡沫。

創客運動起源於美國,鼓吹利用3D列印等新科技進行創作和發明,可說是科技版的DIY(自己動手做),也可形容爲新世代的手工藝,或數位輕工業。

這股風潮約10年前傳入法國,近幾年快速流行,巴黎的創客工作室一間接一間開張,連巴黎市政府都不能忽視這個具有經濟潛力的新興產業。

巴黎市長伊達戈(Anne Hidalgo)預定於夏天宣佈一套計劃,要把巴黎變成不遜於舊金山、紐約的「創客之城」,在校園開辦工作坊,培養小創客,並吸引更多外來創客。

「我們的生活早被網路、機器人改變,未來變化會更劇烈」,巴黎創客博覽會(Maker Faire Paris)策展人勒克雷許(Jean-Baptiste Le Clec’h)表示,「我認爲創客運動是一種幫助每個人適應未來世界的解決方案」。

他說,在這個趨勢下,巴黎具備一切成功的條件,因爲法國有極佳的手工藝技術和工程人才,而手作傳統與機械科技的結合,正是成就創客的要素。

「過去創客們集中在加州矽谷」,他接着說,「但根據我所看到、知道的,近4、5年來成立的新創企業,很多都已捨棄舊金山,選擇在巴黎落腳」。10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