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新光:來華獨資設廠,豐田對中國前景“表態”

來源:環球時報

前段時間,豐田汽車決定在上海建設第一座在華獨資的電動汽車(EV)生產工廠,引發了廣泛關注。日前,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項目也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從開工到竣工僅耗時7個月。兩家外資企業先後“加碼”中國,是對中國市場前景的有力表態。

在投資上,豐田向來比較謹慎,在華生產長期依賴於與中國企業的合資模式。這也爲其在華獨資設廠的計劃增添了特別的意義。

在豐田的決策中,特斯拉“珠玉在前”恐怕是一個繞不開的因素。2019年特斯拉在上海建立了首個海外超級工廠,以極快的速度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並多次擴大產能。得益於更低的成本與關稅,其產品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饋。希望復刻特斯拉的成就,是豐田選址上海的重要原因。

在特斯拉之外,豐田在中國獨資建廠,主要有三方面因素。首先,中國更加開放的政策。近年來,中國逐步放寬了對純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政策限制,包括取消了乘用車製造外資股比以及對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及以下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的限制,並逐步降低進口汽車關稅,這爲外資車企提供了更有利的投資環境。前段時間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強調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更加高水平的開放政策激發了外商投資熱情和市場活力,爲豐田在中國獨資建設EV工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其次,中國市場與投資環境持續改善。當前,全球地緣政治衝突加劇,產業鏈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增加。在此背景下,中國以良好的營商環境、巨大的市場潛力成爲衆多外資企業規避“斷鏈”的“避難所”和投資興業的沃土。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前11個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2379家,同比增長8.9%。同期,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134.5萬輛和1126.2萬輛,同比增長超過三成。預計2024年全年汽車產銷規模將繼續保持在3000萬輛以上,這一市場規模幾乎超過了歐美新車市場的總和。在可預見的將來,很難再擴展一個如此規模的汽車市場。豐田獨資EV工廠落戶中國,不僅凸顯了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依然強勁,更將成爲豐田吸引投資、提振對其發展前景信心的金字招牌。

最後,中國汽車工業配套體系與科研能力的不斷升級,與豐田發展高端電動車的戰略佈局契合度很高。一方面,我國新能源汽車產能規模全球佔比超過60%,已形成完備的產業配套體系,擁有全球最短的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路徑。設計、製造、款式、功能……技術創業和商業模式創新非常活躍,已成爲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獨特優勢。另一方面,自2023年豐田現任CEO佐藤恆治上任後,着力推行“電動汽車優先”的策略。而該公司CTO中島裕樹也曾明確表示,中國電動汽車的全球地位毋庸置疑,中國是豐田規劃中多數新車型的銷往目的地。按照規劃,豐田預計將在2026年投入10款全新BEV車型,以實現電動汽車全球銷量150萬輛/年、到2030年達到350萬輛/年的目標。不難猜出,依託中國供應鏈的強大實力,在中國完成研發與生產後直接通過上海這一經貿中心,形成面向中國乃至全球市場的高效模式,將是豐田實現規劃的重要一環。

氣候變化問題的加劇,讓多國政府已開始針對燃油車商討更嚴格的管理措施,市場反響也促使全球汽車工業開啓艱難的轉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與成熟化,給各大車企展現了廣闊的市場與技術前景,也讓全球汽車工業從中國模式中看到了希望。而隨着中國開放大門越開越大,開放水平越來越高,中國市場對優質外資的吸引力也必將越來越強,中國電動汽車也將繼續爲全球減排事業提供綠色動能。(作者是中國汽車工業諮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