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城市“三大工程”建設
紮實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三大工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點任務。“三大工程”建設意義重大,加快推進“三大工程”建設,既是利民之舉,又是發展之計,也是轉型之策。“三大工程”目前抓開工建設、抓質量安全,有望儘快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應體系、重構市場和保障關係的一項重大改革。目的在於實現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場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今年以來,多地抓政策出臺、項目建設、“好房子”建設,以及抓住房發展規劃編制,切實推動保障性住房建設。保障性住房建設將與商品房市場協同發展,商品房庫存較多的城市,政府可以以需定購,組織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一部分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中國人民銀行提出設立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給予支持。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應進一步加快項目開工建設,出臺相關政策,落實好中央補助和土地、金融、財稅等支持政策。
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改革重點是拓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衆多城市在科學編制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實施方案的基礎上,積極推動項目開工建設。杭州市提出2024年至2028年計劃籌集建設5萬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2024年將建設不少於6000套;合肥市2024年將籌建9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可提供4000套房源;貴陽市計劃5年內建設1萬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2024年計劃啓動3600套房源建設;廣州市2024年計劃籌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不少於1萬套。在推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早開工、早竣工基礎上,更應注重將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成“好房子”,按照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標準,做好戶型設計、配套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供給,讓羣衆住得健康。
城中村改造是解決羣衆急難愁盼問題的重大民生工程,對於消除安全風險隱患、改善居住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優化城市空間佈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一些城市已確定2024年城中村改造計劃:上海計劃啓動不少於15個城中村改造項目;深圳將加快實施60個城中村分類改造項目;杭州計劃實施城中村改造項目59個。一些城市在公佈2024年城中村改造目標的同時還公佈了安置房建設目標:福州計劃實施城中村改造項目12個,動建安置房1萬套;青島計劃啓動20個城中村改造,建成安置房3.1萬套。一些城市通過發佈條例規範城中村改造。如《廣州市城中村改造條例》對改造目標、改造方式、補償安置方案、土地徵收、糾紛解決等方面均進行了規範。在推進城中村改造過程中,應守住城中村改造的初心和本意,把消除各類安全風險隱患放在首要位置。每個項目都要有完備的徵收補償方案和資金平衡方案。還應把握好重點環節,堅持依法徵收、淨地出讓,保障好村民合法權益,做好產業先行搬遷,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結合起來,有力有序有效推動城中村改造。
“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統籌發展與安全、提高城市韌性的重大舉措,關鍵是“平時用得着、急時用得上”。“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是集應急醫療和物資保障於一體的重要應急保障設施。打造一批“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有助於補齊城市臨時安置、應急物資保障短板,推動城市更高質量、更可持續、更爲安全發展。一些城市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建立工作機制,加快項目建設,積極穩步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昆明市已有12個“平急兩用”項目正式啓動,已完成投資3.57億元;近期計劃新開工項目3個。南寧市已經確定62個項目爲第一批“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超大特大城市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要注重統籌新建增量與盤活存量,積極盤活城市低效和閒置資源,依法依規、因地制宜、按需新建相關設施。還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改造和運營維護。(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亢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