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進課堂聽課"活動不能天天搞

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

作者王營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

前段時間,在年終述職報告會上,在總結本學年工作時,有位校長談到這樣一條經驗學校爲加強家校聯繫,開展了經常性的“家長課堂聽課”活動,各年級每天都要安排部分家長進課堂聽課。

家長進教室聽課,是目前許多學校採取的家校聯繫方式之一。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瞭解學校工作,理解教師工作的辛苦。同時,家長可以觀察自家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及時與任課教師班主任溝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案。每次聽課其實就相當於一次家訪,切實減輕了教師家訪奔波的辛苦。不過,家長進教室聽課,雖然有很多好處,其弊端也顯而易見。

一是擾亂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家長來學校聽課,每學期安排一兩天作爲“家長開放日”尚可,如果家長每天穿梭於學校和家庭之間,無疑會打亂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會增加學校管理的難度,甚至會給學生帶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安全隱患。

二是分散師生的課堂注意力課堂教學時間緊、任務重,師生只有精力高度集中,才能達到理想教學效果。如果每堂課都有家長聽課,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會顧慮重重,學生聽課時精力也難以集中。更何況,有些家長不遵守課堂紀律,有的低頭手機,有的竊竊私語,有的左顧右盼……家長們這些不經意的舉動,都會分散師生的注意力,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三是影響家長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校學生的家長基本都處於人生關鍵期,有的忙於工作,有的忙於生計,擠出時間來學校聽課,勢必會對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也正因如此,年輕家長們忙不開時,便安排家中老人應付,無意中又加重了老人的負擔。更有甚者,有家長還會請社會閒雜人員前來充數,使家校溝通效果大打折扣。

四是對教師改進課堂教學並無實際意義。家長職業背景複雜,有的是農民,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公務員……隨着孩子年級的升高,很多家長連課本知識可能都聽不懂,更遑論對教師課堂教學提出意見建議了。有些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家長,雖然心中有想法,但爲了自家孩子,大多會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大唱讚歌”,不敢提實質性的建議。

有鑑於此,“家長進課堂聽課”活動不必天天搞,每學期搞一兩次足矣。對此,學校要精心設計,明確“家長進課堂聽課”的目的、意義和具體時間,讓家長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同時,要規範家長的聽課行爲和注意事項,讓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對家長而言,聽課態度要誠懇,不可對教師的教學指手畫腳。許多家長對學科教學並不專業,即使家長是高級知識分子,或者本身也是一名教師,也不可能全面瞭解教師的教學目標和設計意圖。如果家長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有想法或建議,最好與任課教師私下溝通,聽取教師的專業解釋,不可因自己的片面理解隨意否定教師工作,學校領導也不可因家長一面之詞隨意指責教師。

對教師而言,面對家長進課堂聽課,心態要平和,課該怎麼上就怎麼上,不要因爲家長聽課而隨意改變教學設計。課堂本是任課教師和學生的私人空間,但既然學校安排了家長聽課環節,教師就要接受安排,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力求給家長留下較好的印象。對於家長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任課教師要虛心聽取和接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