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聲聲“勞道”,只爲所愛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24日電 記者手記:聲聲“勞道”,只爲所愛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在新疆,如果想表達稱讚之情,人們常用“勞道”一詞。

每逢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的比賽日,“勞道”聲總會縈繞在新疆男籃的主場球館。成千上萬球迷找準比賽節奏,用最鮮明的助威聲,支持球隊。

“新疆,勞道!”“沙拉木,勞道!”“趙睿,勞道!”……

聲聲“勞道”,只爲所愛。

開賽前半小時,新疆隊返場再次熱身。全場爆發出當晚第一次高分貝的歡呼聲,球迷們圍在4號球員通道上方,熱情歡迎“飛虎下天山”。

人羣中,19歲的木色塔帕·吐爾孫探出上半身,右手拿着手機錄像,左手使勁向前伸,期待與球員擊掌。“只要是週末的比賽,我都會來。”木色塔帕耗時兩個多小時,從150多公里外的石河子大學趕來。

上大學前,木色塔帕能到現場看比賽的機會並不多。他的家鄉圖木舒克市距離烏魯木齊1200多公里。好在有比賽直播,關於新疆隊的比賽,這位喜歡籃球的少年一場不落。

“現場喊‘勞道’,氣氛‘拉滿’。”木色塔帕如今已是校籃球隊一員,更能切身感受到同心拼搏的意義。

“終於趕上趟了,連看兩場。”球迷馬麗琴笑着感慨。新賽季初,因爲手術後需要康復,50歲的她錯過了幾場比賽。馬麗琴的籃球情緣來自父親。年輕時,她曾多次擠在人山人海中,看父親執裁民間球賽。

“生活中,有壓力時,看看球,能感受奮進的精神。”如今,她又將球迷薪火傳至女兒一家手中,咿呀學語的小孫子也穿上球員阿不都沙拉木的23號球衣,學着家長的模樣加油。

球迷被譽爲場上“最佳第六人”。在最近的主場比賽中,新疆隊爲馬麗琴等八位代表舉行了“心手相連”儀式。由全體球員和主教練親手製作的手模,作爲禮物相贈,見證了一支球隊與無數球迷的雙向奔赴。

就像CBA各隊的球迷一樣。他(她)們通過不同方式表達所愛,有的逢主場必到,有的組織球迷會,有的做直播當解說,有的忠實地守候在電視機前,還有的不遠萬里奔赴客場。

烏魯木齊的冬季極爲漫長,每年10月至來年5月的聯賽恰好跨越寒冬,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無數個雪夜裡,球迷從公司、家中、學校、車站等城市各處而來,奔赴籃球之約。這座可容納萬人的奧體中心籃球館,上座率常年保持高位。

館內熱情似火,溫暖如春;室外大雪紛飛,冰天雪地。還有人通過做好本職工作,無聲地表達“勞道”。

31歲的蘇賽飛工作後很少有時間看球賽。每逢新疆隊主場比賽,他要和30多名同事一起,值守在賽場附近長約8公里的重點道路,保障觀賽球迷安全通行。

“賽前,須提前兩個半小時到崗,結束散場後,回到家一般是半夜十二點。”不只是烏魯木齊市交警,還有消防救援、醫生、場館保潔等保障賽事運行的工作人員堅守崗位。

從紅山體育館到奧體中心,新疆隊的主場在變,但衆志成城未變。截至記者發稿,新疆男籃本賽季已經實現主場13連勝。無數個“第六人”與球隊一起捍衛了“魔鬼主場”的榮譽。

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結束,新疆隊又拿下比賽。聲嘶力竭的球迷還在回味,大家談論着某次失誤、某個籃板球、關鍵時刻的三分,緩緩離開奧體中心。

風雪中,記者想起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正逢2016-2017賽季新疆隊奪冠。一位頭髮花白的攝影前輩笑到:“小夥子,你是幸運的,職業生涯第一年,能見證新疆首冠,你看看我……”

這位前輩在場邊無數次想吶喊,卻只能用聲聲快門代替“勞道”,他又何嘗不是一位籃球迷呢!聲聲“勞道”,只爲所愛,卻不只爲贏。面對敗仗時,這一聲助威更爲珍貴。體育的激情也超越球館,在廣袤的城鄉牧區,還有更多青少年在奔跑。

聲聲“勞道”,又不止於籃球輸贏。

CBA步入第30個賽季,職業聯賽承載了球迷的所愛所盼和生活記憶。在大江南北的賽場上,還有“雄起”“好嘢”“鬧他”等特色口號,在浪潮般的吶喊中傳遞出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奮進之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