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主義是對農業最大的傷害?!→

機會主義是對農業最大的傷害

大凡一個產業,總有一個進入的最佳時間,比如汽車製造業、IT業、文化產業等等。奇怪的是,對農業而言,“機會來了”的口號居然吆喝了十多年。

按常理,不同行業背景的人,看待問題的眼光和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應該不同,這才正常。像“農業的機會來了”這樣的文章,基本上都是農業圈子外的人寫的。因爲對於農業圈內的人來說,不存在討論,不管有沒有機會,該做的還得做。但奇怪的是,不同背景的人談及農業,目光都會齊刷刷地盯向政策,答案似乎高度統一,但結果卻總是南轅北轍。

更讓人不解的是“農業的機會來了”被喊了十多年,似乎沒有人認真解讀:是十多年來農業始終如一的存在着一個機會?還是農業的機會十多年間一直都在源源不斷地來?亦或是十多年來農業的機會終於馬上就要來了?我從2013年開始稀裡糊塗做了四年農業之後,才終於明白地:真的無所謂機會不機會,農業只屬於有情懷的人。

農業不同於計算機,不同於汽車,不同於電影電視文玩收藏,它除了作爲商品的屬性外,更擔當着對生命的根本維繫。

人可以不戴手錶,可以不用計算機,甚至可以不穿衣服,但不可以不吃飯!正是由於農業伴隨着對生命的擔當和承載,所以選擇從事農業就必須默認這種責任,無可推脫。然而,當下中國,人們討論農業的發展機會時,卻僅僅討論它的經濟屬性和商品屬性,而剝離農業所承載的特殊使命。雖然也有很多從食品安全的角度展望有機農業的“機會”,但所謂的機會來了,實際上說得再通俗一點兒,就是賺錢的機會來了。而一切以賺錢爲根本目的,就是導致中國農業一片混亂的根本所在。

正本清源,理清思路之後,再回看每年的“機會來了”之亂象就不難理解了。因爲有人從事農業產業,而有人只是在投機賺錢;有人生產的是食品,而有人只把食品當商品。雖然都是“農業”,討論語境不同,對機會的理解不同,結局也就不同。

迴歸本真,既然每天都要吃飯,農業的機會就一直存在,它永遠不會象386電腦,BP傳呼機那樣過時,也不會因爲有了“一號文件”或出臺某項政策,機會才能來。

“你見,或者不見,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愛,或者不愛,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如果沒有情懷,抓不住機會就會失望,就會生氣,就會抱怨。如果沒有情懷,即使抓住了機會,對農業來說也不是建設,而是破壞,甚至災難。

飼料時代拿什麼拯救我們的健康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有哪一種文化比“農”更古老?在所有的養生要素中,有哪個要素比“吃”更重要?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國人把“農”排斥在“國學”之外。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國學被剝離得只剩下儒釋道和四書五經。

這個問題所折射的焦點恰恰就在於,作爲一個有幾千年農業文明史的國家,“農”已經不被當作能登大雅之堂的文化;每天都在吃着糧食,但國人已忘記還有這麼一個與自己生命息息相關的行業。這對有着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燦爛的農耕文明的中華民族來說,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是的,提起農業,我們會想起很多高大上的名詞:現代農業、高效農業、設備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智慧農業……但很少提“傳統農業”。如果被提到了,那也是作爲反面教材而存在的,它常常被另外一個名字“小農”所替代。“小農”是什麼?是落後、守舊、短視的代名詞。由它衍生出的,是小農經濟、小農意識、小農思想。

由於傳統農業不“現代”,不“科學”,只能自給自足,所以必須要打破推倒。但是,中國農業在被國人斥之爲“小農”並加以拋棄的同時,卻被世界公認的農業機構稱之爲精耕細作、用養結合、地力常新的典範,被看作是中國之所以能在有限的土地上養活地球上最龐大的人羣,而且幾千年經久不息,綿延不絕的根本所在。

縱觀歷史,你會發現由於歐、非大陸民族沒有施肥習慣,曾經的拉丁姆、西西里都是世界糧倉,在殖墾下因“地力消失”,現在均已變成荒地。如今,有着幾千年農業文明史,曾創造出世界上最智慧的農業生產方式的民族,卻開始在別人走不通的道路上倒施逆行。

中國的農民,像父輩那樣視土地爲生命的老一輩農民已經漸漸老去。新一代農民,要麼已深知靠種地養活不了自己,而選擇當了農民工;要麼雖然繼續種地,但由於沒有繼承和掌握傳統農業的生產技術,只能淪落爲“現代農業”指揮下的“產業工人”。中國農業已進入由外行指揮內行,屁股領導腦袋的末法時代。

說白了,所謂“現代農業”是以經濟效益最大化爲前提的對土地掠奪式的產業化之路。這讓人聯想起一個感冒病人,到醫院後醫生讓你打抗生素,說這樣好得快;打了,感冒好了,腸胃又不舒服,醫生又勸你把胃切除,說這樣防止進一步惡化;胃切了,身體水腫排不出尿了,醫生說是腎功能衰竭,勸你透析……直到無計可施時,醫院會拿出病危通知讓你簽字,說醫生不是萬能的,他們已經盡力了。

中國農業正面臨着和中醫類似的遭遇。

當我們都在質疑爲什麼現代人有那麼多怪病而無藥可治時,有多少人反省過曾對自己身體的傷害,自己對空氣、水、食物、以及整個自然界所犯的錯誤?

農作物以及牲畜的疾病同樣如此,當我們在追問農藥殘留有沒有超標,關心所吃的每一口食物是否安全時,有沒有人追問過自己曾給予了土地什麼,以及農作物疾病的來歷?

化肥農藥之於作物,正如抗生素之於人類一樣,它帶給我們快捷、高效的同時,也讓它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付出了昂貴的代價。當西方的祖師們無計可施時,終於提出了“有機農業”的生產方式。這難道不是傳統農業的迴歸嗎?

價廉物美是壓倒農民不種地的最後一根稻草

與農民的退出相反,城裡的一個又一個土豪卻租地當起了農民。沒有多少人是爲了賺錢,也沒有多少人是因爲喜愛,更沒有多少人覺得當農民是高大上,只因爲自己想吃到安全食品。當一個社會的食品到了不是自己種的就不敢吃的程度,是不是真的到了該深刻反省的時候。

在回答誰之罪之前,先看兩組數據:

一是國家發改委對2013年小麥、水稻、大豆、玉米四大糧食品種的收益成本情況做的調查,調查顯示,四大糧食品種畝均產值是1039元(沒有扣除成本),畝均投入費用是357元,畝均收益是682元(這個收益包括他本人的人工和他的利潤)。但這個調查不含土地承包費,也不包括農民自己的人工費。

另一份數據與此相得益彰:2012年農民來自種地的收入人均是2017元,佔全部收入的26.6%,2013年比重又降爲24.6%——即農民種地的收入佔總收入的不到四分之一。

沒錯,化肥是農民施的,農藥也是農民灑的,農民的確與食品安全脫不了干係。但這裡值得解讀的是,當今的農民種地,已經不是按農民自己的意願來決定。農民種糧食可能是分文沒賺,然後還得靠打工來養活自己。還得遭受消費者的指責,問他種的糧食爲什麼會使用化肥農藥!在所有人都談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時代,憑什麼農民只能理所當然地白種地?憑什麼只有堅守別人指定的道德規範的義務而沒有追求利益的權力?

反之,在食品安全成爲衆矢之的的今天,我們自己又扮演着怎樣的角色呢?

不妨來梳理一下:當你去農貿市場買菜時,面對2元/斤的蕃茄和6元/斤的蕃茄,你會買哪一種?2元/斤與8元/斤的大米呢?10元/斤的豬肉和50元/斤的豬肉呢?……當你或者是因爲自己的精明而選擇了便宜的話,當你把這種選擇變成一種習慣和把這個價位默認爲“標準價位”的話,那麼謬論被重複一千次就真成了“真理”——你就不會去關心這樣的價格這樣的食物正不正常。

所以,當你理直氣壯地指責食品爲何不安全,質問爲什麼“本來”2元/斤的大米變成8元/斤,“本來”10元/斤的豬肉變40元/斤……別忘了這些“本來”的前提是,農民白種地或賠本種地不是理所當然的。

於是乎,“本來”要生長12個月才能出欄的豬,3個月就上市了;“本來”有肥有瘦的豬,全長成了瘦肉;“本來”買的是豬肉,卻被注進去了水……“本來”就應該長在土裡,沒有化肥農藥,最自然而然地成長的白菜蘿蔔,結果成了奢侈品!到底哪個纔是真正的“本來”呢?難道你僅僅是無辜的受害者嗎?

當人人都站在利己者的立場上打着“本來”的盤算時,你會發現所有人都是受害者,沒有人是真正的贏家。而且受害者遠不止人。由於人對食物、人對人的極端不信任,結果豬躺槍了,被裝上了監控,強迫要求它只吃不動;羊躺槍了,被打上了耳釘;雞也躺槍了,被囚禁在籠子裡;白菜蘿蔔也只有在消費者的臉皮底下成長,纔會敢吃……據說這叫物聯網,二十四小時監控,連老母豬發情也不放過,這讓豬情何以堪!

我不知道要求二十四小時監控食品的消費者,是不是也是二十四小時盯着自己的電腦或手機——若不是,那怎麼能保證自己吃到嘴裡的每一口食品就是安全的呢?這種人對人,人對豬的極端不信任,結果是消費者把生產者逼瘋,生產者再把豬逼瘋,然後羊瘋了,牛瘋了……白菜蘿蔔全瘋了。

於是,“本來”不是種地的人,爲吃到安全食品,也只有自己親自種地。或者一個大棚,或者一小塊農場,或者在自家別墅的花園,或者在自己的老家,有人把這種農業叫“情懷農業”。

來源:豐達鹽鹼地改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