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未成年人檢察辦案難在哪?怎麼破?

“在辦理未檢案件中涉及新興業態治理的,法律依據不足該怎麼辦?”

“如何準確界定嬉笑打鬧和校園欺凌?”

帶着辦案中的諸多困惑,7月14日至1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檢察院阿克蘇分院未檢部門主任翟玉玲參加了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廳舉辦的第6期未成年人檢察專題研修班。與翟玉玲同堂研修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120餘名未檢業務骨幹。

讀懂孩子才能更好保護

不滿14週歲的孩子,自願與他人發生性關係;過了16週歲就“金盆洗手”的慣偷;考驗期內逃避監管甚至重新犯罪……這些真實案件,讓學員們既心痛又無奈。

“未成年人的身體發育和行爲舉止都趨向成人化,但其心理髮育卻無法與之匹配。比如,成年人犯罪後往往迅速逃竄,而很多未成年人犯罪後照樣去學校上課,這不是說未成年人心理更強大,而是其心智還不成熟的特定表現。”開班第一課上,最高檢未成年人檢察廳廳長線傑聚焦未成年人犯罪的表現及特點,詳細闡述未成年人檢察司法理念相關問題,以大量案例、數據引導學員覆盤未檢工作的經驗與難點,原本計劃三個小時的授課足足講滿了四個小時。“我們要讀懂孩子,不走進孩子的內心,矯治手段和法治教育就產生不了應有的效果。”線傑說。

在授課教師、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何挺看來,未成年人犯罪和遭受侵害是一面“鏡子”,映照出前端未成年人保護不到位而逐漸積累、擴散乃至惡化的種種問題,“孩子是環境的產物,要做好‘體檢’,引導需求合法化滿足。”

“在具體案件辦理中,要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全面正確理解特殊、優先保護,該寬則寬、當嚴則嚴。”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以“未成年人與司法”爲題,對實體和程序進行雙重分析,提出要加強對作爲犯罪人的未成年人懲戒挽救和作爲被害人的未成年人的權益保護。

“大家都知道《這條小魚在乎》的故事,罪錯未成年人好比擱淺的小魚,我們未檢檢察官何嘗不是故事中的小男孩?小魚的品種、習性不同,但每條魚都有獲得水的權利。好的我們可以放歸大海,還沒有好起來的可以圈養起來,而不是任其乾涸,那樣有可能變成清道夫、食人魚。”最高檢未成年人檢察廳辦公室負責人在培訓總結時,打出這樣的比方,贏來很多學員的掌聲。

司法保護需要“瞻前顧後”

刑事訴訟法第7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準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針對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均呈上升趨勢的特點,爲了保持幫教的連貫性,提高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關愛救助未成年被害人的效果,司法機關常常需要“瞻前顧後”,統一尺度、凝聚合力。

爲此,此次研修班特別安排了兩堂課——邀請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副局長鄭翔、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二級巡視員江繼海分別圍繞未成年人犯罪偵查、少年審判工作進行講解。

“未成年人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未被逮捕,取保期間再犯,這種情況如何處理?”

“向監護人制發的督促監護令剛性不足,如果其不履行監護職責,有沒有相應的懲罰措施?”

“司法機關對涉未成年人案件的證據標準把握不一,導致有的案件不敢訴、訴不出去,怎麼辦?”

在課後互動中,鄭翔、江繼海對學員提問進行了一一解答,如針對監護不力的問題,可以搭建線上平臺,實現“線下+線上”家庭教育指導。

“這樣的課程讓我對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偵查、審查起訴、審判階段所遇到的證據取證時間、取證方式、證據材料、刑事案件罪名、量刑標準等司法實務問題有了更爲清晰的認識和掌握。”貴州省遵義市檢察院未檢幹警楊瑩瑩希望這樣凝聚共識、深化協作的課程能多多益善。

一直以來,河南省開封市檢察院未檢部門副主任張會鴿對“雙方都是未成年人,於戀愛中發生的自願性行爲,是否屬於犯罪”這一類問題所困擾,在聽完最高檢未成年人檢察廳檢察官李薇的授課後,她對於辦理未成年人性侵害案件有了更全面、準確的理解。

對於“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這一公益訴訟提起要件,翟玉玲有些把握不準,最高檢未成年人檢察廳隆贇檢察官的授課讓她有了思路——在沒有實際損害結果發生的情形下,檢察機關可以依據專業檢驗報告等判斷危險的潛在性、危害後果的必然性,評估相關主體的履職程度和行爲違法性。

“要加強統籌、信息共享,推動法治教育資源更加均衡。”山東省夏津縣檢察院未檢幹警王世霞向記者表示,法治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工作,法治教育資源要儘可能向鄉村、偏遠地區傾斜,多“雪中送炭”,少“錦上添花”,爲孩子們送去“點單式”的精準普法。

結對共建共同提升

記者注意到,此次研修班的學員全部是市、縣級檢察院的一線幹警,其中很多學員來自新疆、兵團及“三區三州”地區。

“這是我們重點面向基層並向西部傾斜的一次業務‘拉練’,實戰導向突出。”最高檢未成年人檢察廳副廳長陳曉介紹說,今年6月,該廳進行對口援助需求調研,圍繞司法辦案、隊伍建設等梳理出11個方面30餘項需求,“希望學員們能在此次研修中結對共建,建立經常性聯繫,以點帶面提升西部地區未檢工作水平,推動全國未檢工作整體發展。”

晚間的研討分組也充分考慮了這一點,每組均爲東中西部未檢幹警圍坐,工作中的困難和經驗在這裡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來自西藏自治區巴青縣檢察院的幹警多頓珠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民事、行政業務能力跟不上怎麼辦?”

“我院是這樣探索的,有涉未案件時,‘未檢閩e站’團隊平臺會分別指定公益訴訟、民事行政、控告申訴檢察部門的檢察官作爲‘兼職’人員參與辦理,形成綜合履職合力。”福建省龍巖市檢察院未檢部門主任邱頎分享該院制定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擴詢模板,“這個模板涉及文身治理、控輟保學等32項具體監督事項,兩級檢察院在依法介入、審查逮捕、審查起訴階段均可使用該模板進行擴展詢問,提高綜合履職線索發現能力。”

鑿渠引水,活水自來。5天的研修班結束後,來自北京、陝西、貴州等地的學員主動把本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法律監督模型分享到羣裡,涉及強制報告制度落實、控輟保學等熱門主題,受到大家的一致歡迎。還有不少學員相互結對成爲“搭子”,在線上資源共享、制度互鑑,共同提升業務水平。

“做好對口援助工作是一項重大政治責任,下一步,我們將以更實更細幫扶舉措,不斷推動未檢條線對口援助工作取得新成效。”線傑對記者說。此次研修班廣泛收集了基層實踐中的新情況、新經驗、新挑戰,該廳將及時總結報告、分析問題,爲第二次全國未檢工作會議的召開夯實基礎。(檢察日報 郭榮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