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走路”讓你全身經絡通暢!中醫列出不同病怎麼“走”

來源:重慶晨報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每天適量健步走,可降低多種慢性病發生風險。事實上,走路這項運動在古代就已被廣泛提倡。在中醫看來,走路是一種非常緩和通調全身經絡的方法,根據自身特點採用特殊走法能達到更好的鍛鍊效果。不同病該怎麼“走”?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主任醫師王世彪爲你解答。

失眠人羣:傍晚慢慢走

如果平時有入睡困難、夜間易醒、經常早醒等情況,不妨在傍晚時散步半小時。這個方法有較好的鎮靜催眠效果,在中醫看來,晚上慢慢走有助於陽氣入陰,可以緩解壓力和焦慮,令人放鬆身心更易入睡。剛開始慢慢走,之後逐漸加快腳步,直到微微出汗。

高血壓人羣:踮着腳掌走

前腳掌是涌泉穴(曲足卷趾時足心最凹陷中)所在之處,涌泉爲腎經井穴,適當刺激能緩解高血壓的陽亢,達到滋陰、潛陽、降壓的效果。剛開始踮腳走時,如果有不穩的情況,可以先慢慢走,待熟練後再加快步速。

需要提醒的是,早上10點左右、晚上8點左右適合走路降壓,過早或過晚反而容易使血壓升高。

糖尿病人羣:餐後30分鐘走

中醫學的脾臟同西醫學的胰腺有很高的相關性。在中醫理論中,“脾主運化水谷”,意思是說,脾臟主要負責人體的營養代謝,包括血糖的代謝和轉化。西醫認爲,餐後運動可以提高體內胰島素的效率。用中醫理論解釋其機理就是,運動能激活和強化脾臟(胰腺)功能,增強水谷(血糖)代謝轉化功能。由於這一過程是通過人體自我調節完成的,所以降糖效果溫和、穩定、持久。

建議糖尿病人羣在餐後30~60分鐘走路,每次30分鐘,每週3~5次。

脾胃病人羣:揉着肚子走

古代醫家提倡“食後行百步,常以手摩腹”,認爲這樣可以促進脾胃運化,使氣血通暢,預防脾胃病。中醫學還有“脾主肌肉四肢”的理論,通過擺動四肢、收縮肌肉、按揉肚子,可以促進代謝、幫助消化,很多人運動後胃口大開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揉着肚子走路不失爲治療厭食症和慢性脾胃病的一種方法。

走路時,兩手要旋轉按摩腹部,每分鐘走30~60步,每走一步按摩一圈,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進行。也可以扭胯走,加大腰和胯部的轉動,讓身體在行走中有節奏地扭動起來,可以促進排便。

關節病人羣:腳跟先着地

在中醫經絡學說中,連接人體臟腑的十二條經脈有六條與足部相關,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起於足部,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到達足部,且雙足分佈了60多個穴位,健步走可以按摩足底,起到調節全身氣血經絡的作用。同時,腳上還有衆多原穴(即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比如腳踝內側的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原穴,刺激太溪穴具有滋腎陰、補腎氣、壯腎陽、理胞宮的功能,對腎陰不足導致的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等有明顯療效。

此外,腳後跟先着地可以加強踝部肌肉韌帶的鍛鍊,減少膝蓋疼痛。需要注意的是,採用腳後跟先着地的方法健步走時,應穿着鞋底回彈性好的鞋子,開始時每分鐘走30~40步,然後逐漸加快,以沒有不適感爲宜。另外,有關節病的人,走路時最好不提重物,更不要去爬山。

頸肩背痛人羣:舉手走、甩臂走

《黃帝內經·陽明脈解篇》記載,“四肢者諸陽之本也”,意思是說,運動四肢可以激發人體陽氣、振奮經絡氣血功能、使周身溫熱,達到緩解疼痛的作用。在中醫看來,舉手這個動作可以拉通全身經絡,同時有效鍛鍊頸部肌肉,緩解頸椎痛。

有頸肩痛的人羣,不妨試試舉手走,即雙手上舉,略向兩邊展開。如果是背痛,可以甩臂走,手臂擺動能帶動背部很多肌肉運動,進而緩解背痛。據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