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化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來源:經濟日報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修改會計法的決定,首次將會計信息化寫入會計法,在第八條提出“國家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鼓勵依法採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會計工作,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專家認爲,此舉有利於加快推進會計工作數字化轉型,支撐會計職能拓展,爲推進會計信息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新修改的會計法增加了關於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條款,鼓勵依法採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會計工作,此舉順應數字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和行業轉型升級的內在需求,將有力引導帶動更多機構和從業人員積極探索。”容誠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杜傑表示,目前會計企業在實務中已普遍利用信息技術處理業務、出具報表、進行財務分析等。

企業還聚焦市場需求競相開發智能財務平臺,推動會計工作提質增效。比如,容誠會計師事務所開發了“容智·財務數字化平臺”,內容包含供應商協同、收入稽覈、電子報賬系統等。該平臺可以使企業藉助電子支付、數據集成和雲存儲、自動化流程、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大語言模型等技術,打通業務和財務,保障收入真實準確,降低供應鏈成本。

近年來,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和會計工作數字化轉型已取得顯著成效。爲科學規劃“十四五”時期會計信息化工作,推動會計信息化工作向更高水平邁進,財政部制定了會計信息化領域的第一部五年規劃——《會計信息化發展規劃(2021—2025年)》,引導和規範我國會計信息化數據標準、管理制度、信息系統、人才建設等持續健康發展。

會計信息化系列標準在不斷完善。2010年,財政部會同國家標準委發佈了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XBRL)技術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爲構建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奠定了基礎。2010年以來,財政部制定發佈了《企業會計準則通用分類標準》和相關行業擴展分類標準,積極推動有關行業和地方企業開展XBRL財務報告試點。

2022年以來,財政部會同國家稅務總局、中國人民銀行等9部門,選取使用頻次高、報銷數量大、社會關注廣的增值稅電子發票、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含鐵路電子客票、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銀行電子回單等9類電子憑證,起草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試點工作。截至2024年6月底,累計近1.3億份符合會計數據標準的電子憑證實現解析、入賬、報銷、保存全流程處理。

銀行函證等數據標準試點對降低函證成本、提高函證效率、提升審計質量起到重要促進作用。2022年,財政部會同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國資委等5部門,組織32家上市公司、7家會計師事務所、7家金融機構及有關第三方數字化平臺,探索應用銀行函證數據標準,開展數字化試點工作,共收發數字化銀行函證12864份。2023年以來,財政部選擇湖北、山西等9省市開展小微企業增信會計數據標準試點,以數據增信替代抵押擔保等傳統增信模式,助力解決中小微企業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新修改的會計法以及最新出臺的相關政策,進一步加大了對會計違法行爲的處罰力度,依法從嚴打擊財務造假。這將促使企業在利用信息技術方面持續發力,以更好推動業務與財務一體化,促進業務會計處理自動化,保障業務發生證據真實性,實現業務數字、財務數字及與行業同類型數字的自動比對等。”杜傑表示,這些實踐將推動會計行爲更真實精準地反映經濟業務實質,有效預防財務造假的發生。 (經濟日報記者 董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