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看時事/低碳轉型 金融業扮推手

爲配合全球減碳趨勢,各國紛紛制定法規以控管碳排放,並帶動碳交易、碳稅、碳費等推動政策作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爲配合全球減碳趨勢,各國紛紛制定法規以控管碳排放,並帶動碳交易、碳稅、碳費等推動政策作爲。臺灣政府亦通過《氣候變遷法》,並於2024年8月公告與碳費徵收及自主減量計劃等相關之三項子法,碳費費率則預計於2025年元旦正式生效。

對於金融業而言,碳有價時代的來臨意謂其各產業的投融資對象將受到徵收碳費之轉型風險衝擊,也將促使金融業開始調整風險管理、投融資策略、商品設計及合規等方,以因應氣候變遷風險、進而爭取未來機會。

勤業衆信永續轉型服務團隊建議,對於扮演引領企業低碳轉型的金融業而言,即應將投融資對象的碳排放相關風險納入信用風險評估,透過了解整體投融資部位碳排放量情形(即金融機構範疇三財務碳排放量),藉以進行後續策略規劃,確保自身於低碳轉型的潮流中保持競爭韌性。

透過彙整財務碳排放量的情形,金融業可鑑別高碳排產業投融資對象優先進行氣候議合,如鎖定第一波碳費徵收對象,亦即溫室氣體年排放量超過2.5萬噸的電力、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者,協助其訂定自主減量目標,或可引導採用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確保減排計劃與全球氣溫控制目標一致。

以上作爲不僅符合主管機關政策發展期待,如金管會所推行的永續金融評鑑,已將金融業是否引導企業制定轉型計劃列爲評分項目之一;更是實質呼應政府鼓勵高碳排產業訂定自主減量計劃、爭取碳費優惠費率,期待金融業者能攜手企業制定淨零轉型計劃,以加速永續轉型。

在碳有價時代,金融業在面臨風險控管考驗的同時,也將迎來金融業務的發展機會。

在政府政策及永續發展浪潮下,企業因應永續的融資需求與日俱增,金融業即可透過承作綠色授信、社會責任授信、永續績效連結授信等金融工具,爲企業提供低碳轉型所需資金,如用於再生能源、節能或污染防制等有助於永續發展之項目,不僅能爲轉型活動提供有力支持,並且能協助企業應對碳費徵收所帶來的營運挑戰。

金融機構自身也可透過發行綠色或永續連結債券進行籌資,將資金運用於溫室氣體減量、生物多樣性保育等具實質改善環境之效益項目,除了滿足資金需求以外,也擴大金融業在永續發展中的影響力,加強實踐ESG目標之力道。

綜上所述,金融業作爲低碳轉型的關鍵推手,除了須將碳費徵收對企業的營運成本衝擊納入風險管控,並藉瞭解自身範疇三財務碳排放量情況,進一步攜手企業制定減碳方案,或另透過提供綠色資金以助力企業創造低碳轉型動能。

展望未來,爲實現淨零發展目標,低碳轉型過程還須仰賴政府、金融業者與企業的多方通力合作,以持續邁向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