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ADS大降價下的“小算盤”
6月30日深夜,華爲一紙公告引起車圈熱議。公告顯示,202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華爲ADS高階功能包一次性購買標準價格降價6000元,從3.6萬元調整至3萬元。現有訂閱價不變,包月價格720元/月;包年價格爲7200元/年。
在外界看來,直降6000元的價格確實足夠有誠意,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相對以往的優惠補貼,其落地價實際已上調。
去年6月,華爲車BU董事長餘承東發文稱,截止2023年12月31日,ADS 2.0高階智駕包五折優惠,一次性購買價爲1.8萬元。如果車主疊加1.5萬元高階包抵扣權益,華爲ADS的落地價僅爲3000元。
不過去年底,鴻蒙智行也來了一次明降暗升,宣佈ADS 2.0智駕高階包限時優惠1萬至2.6萬元,如果車主享有2萬元的ADS智駕包等額抵扣券,二者同時使用,其落地價爲6000元,比此前貴了3000元。
目前,華爲ADS高階功能包的一次性購買價爲3萬元,相比價格調整前的2.6萬元,其落地價又上漲了4000元。
那麼,華爲這一操作會帶來什麼效果呢?爲什麼會打出這張牌呢?新一輪智駕技術軍備競賽號角已經吹響,華爲ADS又會面臨怎樣的機會和風險呢?
Part.1、明降實升,華爲下了步妙棋?
華爲ADS 3.0的價格策略,無論從企業角度還是行業角度,都透露出華爲對市場深度的把握和長遠的考量。
價格下調,無疑是吸引新用戶的一張王牌。在這個價格敏感的時代,每一次價格的調整,都可能成爲消費者決策的轉折點。即使降價幅度不大,或者相比歷史優惠不是最划算,但一次次的"明降實升"無疑爲那些觀望已久的潛在用戶,提供了一個推動力。
另外,短期之內,由於新客戶的涌入和猶豫客戶的快速轉化,產品的銷量很可能會顯著上升。這對於提升市場份額、增加現金流、以及在財報上呈現出更好的業績都有直接幫助。尤其是在上半年即將結束的這個時間節點。
事實也是如此,受到ADS高階功能包一次性購買價即將上漲影響,鴻蒙智行旗下車型銷量近日大幅增加。鴻蒙智行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29日-6月30日兩天,鴻蒙智行旗下車型大定訂單突破9000輛。要知道整個5月,鴻蒙智行的銷量也不過3萬出頭。
也是憑藉着這最後一搏,鴻蒙智行上半年全繫累計交付突破19萬輛,登頂中國新勢力品牌上半年銷量第一。
客戶的增多也意味着研發資金和迭代效率的增多。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曾表示,今年5月華爲ADS總里程達到3.8億公里,智駕里程佔比35%,每天學習3000萬公里。隨着華爲ADS高階智駕包價格調整,華爲將獲得更多研發資金,助其智駕加速迭代。
另外除了吸引潛在用戶外,鑑於華爲當前汽車圈合作伙伴衆多,所以此舉還可能迫使其他車企跟進調整價格策略,加劇競爭。
據不完全統計,僅2024年就有包 括東風的嵐圖、猛士,長安的深藍、阿維塔,廣汽傳祺,北汽的極狐和享界,以及賽力斯問界、奇瑞智界、江淮等十多個品牌的十多款車型搭載HUAWEI ADS方案上市。
此前華爲對外公佈的數據顯示,問界已售車型中,70%的用戶選擇了高階智駕包。華爲預計,截至2024年底,搭載華爲智駕系統車型保有量將突破50萬臺。這無疑會給到同行巨大壓力。
這種情況下,車企以及智駕企業之間的競爭焦點可能會轉移到服務、技術性能、用戶體驗等非價格因素上。這意味着企業需要不斷創新,調整自己的產品策略和價格體系,提升產品品質和附加值,共同提升自動駕駛技術的市場接受度。
當然,華爲ADS"明降暗升"除了是市場策略外,多少也有些無奈之舉。
Part.2、高成本高壓力下的最優解
今年以來,除了價格戰之外,提供高價值產品和服務、提升配置成爲車企競爭的核心。其中,以智駕、智能座艙爲代表的智能化已成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核心競爭力,也是決定各家新能源汽車競爭的勝負手。搭載高階智駕的新車猶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售價從開始動輒要三四十萬元,拉低到了十五萬元內。
高階智駕以極快的速度正實現"普惠"式普及,但這並不意味高階智駕正在變得廉價,甚至對於廠家來說成本更高。
華爲ADS團隊號稱7000人的研發團隊,不考慮其他場地、設備、物料開支的情況,僅人工薪酬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華爲發佈的《2023年年度報告》中數據顯示,華爲員工20.7萬人,平均薪酬87.8萬,也就是說,養着7000多人的研發團隊,單單人工薪酬的開支就高達60多億元,如果再考慮場地、設備、物料、算力等開發智駕系統必備的開支,一年的支出少說也在上百億元。
據悉,2023年,華爲智能化部件實現300萬套發貨量,累計研發投入超過300億。而隨着華爲智能駕駛的持續進化,智駕研發投入將進一步增加。
自動駕駛行業的一個共識是,解決99%的自動駕駛的技術問題後,剩下的1%是難度最高的,而對這一部分的研發投入將遠超過往。高昂的研發投入,也使得華爲的ADS高階智駕功能保持高頻率升級。
近日,鴻蒙智行宣佈華爲乾崑ADS升級,將支持智能泊車感知低矮障礙物、導航地圖紅綠燈倒計時等功能。此外,ADS的3D視圖可區分大小異型車,新增運動+模式等功能。
當然,除了高成本外,華爲面對的同行壓力也居高不下。
國內緊張的智駕競爭態勢背後,正隱藏着風雨之兆。中國自動駕駛獨角獸Momenta CEO曹旭東近日表示,特斯拉FSD的體驗接近Waymo,但只用了8個攝像頭和HW3芯片,成本大約4000元人民幣,相較Waymo的激光雷達和大量算力,成本要降低很多。
而特斯拉FSD的技術優勢在業內有目共睹,無論是純視覺技術路線還是最新的端到端大模型,都證明了特斯拉在智能駕駛領域的領先地位。目前,特斯拉的智能駕駛軟件FSD已經進入了V12.3階段,公司表示完全自動駕駛的實現僅差"一步之遙"。一旦FSD進入國內,無疑會給市場帶來巨大沖擊。
另外不止特斯拉,其他企業如百度Apollo也在不斷進化,例如百度率先實現AI大模型上車、OCC(Obstacle and Container detection)技術在行泊全場景中展現出強大的通用障礙物檢測能力,並且在前不久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更是親自上陣,宣佈推出一項新的購車優惠政策—高階智駕限時終身免費。業內也對這一舉措抱有樂觀態勢。
值得注意的還有一些初創公司,例如AutoX、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在特定領域展現出創新能力,在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上取得了進展。這些企業的靈活性和創新速度可能對華爲ADS構成挑戰。
從投資人的深入剖析來看,所有智駕被阻礙其廣泛被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過高的價格。自動駕駛技術尚未跨過"擁躉者"買單階段,即這類技術的性價比尚未形成"統治性壓倒"優勢。所以上演一場"明降實升"的戲碼或許是華爲當下的最優解。
Part.3、市場鮎魚將至,機遇和風險並現
當年,特斯拉入華成爲了一條鮎魚,給中國汽車市場競爭帶來了鉅變。而如今,FSD有機會再一次掀起智駕的鮎魚效應。
業內專家對特斯拉FSD進入中國市場後的前景有幾種猜想。一種觀點認爲,特斯拉可能憑藉其技術優勢快速贏得一批消費者,進而侵佔國產智駕市場的份額。然而,這也可能引發中外智能駕駛技術的直接競爭,包括技術戰、數據戰、價格戰乃至商業戰。
另一種觀點則認爲,特斯拉可能在國內車企的圍攻下陷入困境,尤其是在價格戰等策略下,其盈利夢想可能難以實現。
當然更樂觀的觀點認爲,特斯拉的進入將推動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的升級和進步,加速從智能駕駛向無人駕駛的質變。這將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產生積極影響,因爲自動駕駛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不過,與國內智駕方案相比,儘管特斯拉在4月初對FSD進行了一輪降價,將包月價格從199美元降至99美元,買斷價格也從12000美元調整至8000美元,但相比之下,國內智駕方案的價格更爲親民。
從市場接受度的角度來看,華爲ADS的價格雖然有調整,但特斯拉FSD的如果高價進入,那麼可能會更利好華爲的ADS。並且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的數據,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在2022年達到了2894億元,且預計未來幾年將會是增速最快的幾年。這一增長趨勢表明,消費者對於智能駕駛技術的需求正在上升。而華爲通過降低一次性買斷價格,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嘗試並接受這項技術,從而在特斯拉還未反應過來時,加速市場教育過程。
國內智駕企業另一優勢在於生態建設,無論華爲也好其他國產廠商也罷,幾乎都在落地人車家全生態,爲用戶提供更加綜合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這對於將單一技術做到極致的特斯拉來說多少有點"水土不服"。
毫無疑問,智駕已成"兵家必爭之地",但市場走向仍需明朗化。《2024麥肯錫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報告》中提到,在價格戰的波及之下,雖然中國消費者對於智能駕駛的接受程度在上升,但是對智能駕駛的支付意願反而出現了下滑。這表明儘管消費者對智能駕駛技術持開放態度,價格依然是他們作出購車決策的關鍵因素。
一些消費者也認爲,對於自主品牌推出的自動駕駛服務,他們在推出前期不會率先"埋單",但如果企業推出免費試用期則會嘗試。一位消費者表示,自動駕駛服務對於他每天通勤路程而言,實在有些多餘,首先要付出額外的費用,其次自動駕駛服務並不能緩解路途堵車等路況,最後對於他每天不到20公里的通勤路程,自動駕駛實在可有可無。
持類似觀點的消費者大有人在,一位問界M7女車主稱,她可能會購買特定場景的自動駕駛服務,而全路況服務並非必要。
不難看出,自動駕駛價格過高、實際道路表現不穩定、部分地區補能設施建設不完善、電動汽車補能慢、高速性能差、行駛距離受限等問題也影響了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並且制約了潛在轉化率。車企需要審視這些問題,並採取措施提升性能和性價比,以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和購買。
資深汽車分析師顧志軍認爲,車企要把高階智能駕駛輔助功能的成本降低到5000元才能做到大量普及。也正基於如此激烈的成本之爭,迫使車企不斷調整研發策略和組織架構,以贏得智能駕駛競賽的勝利。
一個事實是,此次華爲ADS官宣降價,是智駕普惠拐點的一大信號。智駕作爲汽車的一項高級功能,其研發成本高昂,價格下調極其考驗車企對成本的控制。但高階智駕普惠已勢在必行,只有普惠、普及,才能從"產品導向"走向"用戶導向",推動技術平權。而在這個過程中,華爲也好,特斯拉也罷,都將面臨衆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