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重藥聯手投建中藥子公司;強生關閉心血管和代謝藥物部門;智飛生物藥二代正式接棒|等4條快訊

共計4條簡訊 | 閱讀時間約爲4分鐘◆◆ ◆

01

華潤重藥聯手投建中藥子公司

華潤、重藥聯手投建中藥子公司

董事長、總經理均來自華潤系

9月23日,重藥控股發佈消息,由華潤三九和重慶醫藥共同出資組建的重慶醫藥集團九隆現代中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藥九隆”)正式開業投產,主營業務包括中藥配方顆粒、中藥飲片、中藥材以及中成藥生產等。

重藥九隆成立於2020年10月,項目於2022年5月開工建設,總投資4億元,重藥控股表示,重藥九隆可實現10.1億元年產值。

企查查資料顯示,目前重藥九隆由華潤三九持股51%,重慶醫藥持股49%。

高管團隊中,重藥九隆的董事長、總經理均來自華潤系——董事長王俊浩曾任華潤三九藥政與產業拓展總監、華潤三九國藥事業部戰略業務總監等職;總經理汪啓虎曾任華潤三九南川公司總經理。

華潤三九董事長邱華偉在重藥九隆的開業典禮上提到,華潤三九作爲集團大健康板塊的核心企業,未來將與重藥集團開展更廣泛、深入的合作,進行更高層次的優勢互補,將華潤三九的生產研發技術與重藥集團在市場流通方面的領先優勢結合,充分發揮雙方優勢資源,全面對接華潤三九全國統採體系,構建“重慶醫院製劑的配送中心”,共同推動中藥的智能製造以及市場業務轉型升級。

重慶醫藥董事長袁泉表示,重藥九隆要立足中藥全產業鏈的高端站位,立足南川、服務重慶、輻射全國,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今年6月,經過股權無償劃轉後,重藥控股間接控股股東變更爲通用技術集團,實際控制人變更爲國資委,其與華潤三九的合作也可以視爲一次國資“牽手”。

整體業績承壓

中藥業務營收逆勢上漲

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重藥表示要堅持產品多元化佈局,不斷拓寬業務領域,其現經營共31萬餘個品規的產品,其中就包括大批中成藥、中藥飲片等中藥產品。

今年上半年,在整體營收及淨利潤雙雙下降的背景下,重藥控股的中藥業務營收實現同比增長。

報告期內,重藥控股中藥業務營收73.50億元,同比增長10.48%,佔總銷售收入的比例爲18.48%,與2023年全年中藥業務佔比(8.3%)相比,提升10個百分點以上。

據悉,重藥控股主營的醫藥商業採取輕資產模式開展運營,在醫藥工業方面,其同樣採取了輕資產運營模式——主要以參股方式進入醫藥工業,包括化藥、生物藥、現代中藥、器械等板塊。

對藥商而言,通過參股醫藥工業,可以從產品引進、藥物研發等方面實現醫藥全產業鏈佈局,獲得產品具有相對優勢的經銷權,增加利潤增長點。

在中藥領域,重藥控股去年在浙江整合組建了中藥平臺,集合中藥材種植基地、中藥加工生產、中藥貿易、中藥代煎代配服務等,重藥在半年報中表示,今年其浙江區域中藥業務發展良好,未來爭取中藥飲片銷售規模進入浙江頭部企業。

另外,重藥在杭州擁有兩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包括一家致力於中藥材種植、中藥飲片生產、中藥飲片銷售、處方代配代煎爲一體的規模化中藥企業,其擁有普通飲片生產、直接口服飲片生產等多個車間,生產規模年產中藥飲片可達3600噸,715個品規。兩家企業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億元。

重藥控股表示將持續投入醫藥研發,發展特色中藥品種。

華潤三九多舉整合產業鏈

2024年上半年,華潤三九實現總營收141.06億元,同比增長7.3%,歸母淨利潤23.98億元,同比增長27.77%。營收規模位列中藥行業第三,僅次於白雲山、雲南白藥。

在中藥領域,華潤三九已展開多起“大手筆”收購。2022年末,其以29.02億元收購昆藥集團28%股份;上月初,華潤三九又擬以合計約爲62.12億元的轉讓價款收購天士力28%的股份。

收購行業頭部企業無疑進一步鞏固了華潤三九在中藥領域的佈局,但收購完成後,如何保持子公司業績增長也是華潤三九面臨主要挑戰。

被華潤三九收購前,昆藥2022年營收82.82億元,同比微增0.35%,歸母淨利潤3.83億元,同比下滑24.52%。

昆藥併入華潤三九的一年半期間,業績仍在起伏。其2023年營收77.03億元,同比下滑6.99%,歸母淨利潤4.45億元,同比增加16.05%;2024年上半年,昆藥實現營收35.54億元,同比下降5.73%,歸母淨利潤2.3億元,同比上升2.74%。

今年6月,華潤三九又將自己持有的華潤聖火股權轉讓給昆藥,以推動三七產業整合,此舉能否推動昆藥營收、淨利潤雙雙回升還待驗證。

中藥行業發展受到自然及社會的多方面因素影響。面對中藥材市場價格波動,華潤三九表示將對重點中藥材品種開展產地種植,推廣GAP標準化生產;以及通過優化產銷協同機制,加強供應鏈各模塊間協作,降低產業鏈整體成本。

面對中藥配方顆粒聯採帶來的壓力,華潤三九表示將提高全產業鏈運營能力,通過規模化生產不斷降低成本,並不斷優化銷售費用的使用,以應對價格下降影響。

同時,華潤三九表示還將持續加大新品研發,關注併購及新產品引進機會。

(來源:賽柏藍)

02

強生關閉心血管和代謝藥物部門

9月25日,據外媒Endpoints報道,強生正在關閉其心血管和代謝藥物部門。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該決定主要影響銷售、營銷和醫學事務團隊,這些團隊於週三(9.25)收到通知。強生髮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必須在複雜且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中適應和發展我們的業務”。

這是強生在去年關閉傳染病和疫苗部門後的第二次大規模重組。在上次重組期間,強生在全球進行了裁員,並剝離了許多疫苗和預防項目。本次重組主要影響心血管部門的商業化工作,而不是研發。

一年前,強生將其製藥部門從楊森製藥更名爲強生創新制藥(J&J Innovative Medicine),自那以來,強生便一直在淡化心臟管和代謝藥物工作。作爲變革的一部分,強生將其研發重點縮小到三個治療領域:腫瘤學、免疫學和神經科學。

強生的心臟管和代謝藥物部門的核心產品是拜瑞妥(利伐沙班)。拜瑞妥是強生與拜耳合作開發的抗凝藥,曾經是世界上最暢銷的藥物之一。

今年8月,根據美國《通貨膨脹削減法案(IRA)》,拜瑞妥被列入第一批需要接受醫療保險價格談判的10種藥物清單。美國政府協商將該藥物的價格降低62%,但這不包括回扣或折扣後的成本。

根據強生財報,2024年上半年拜瑞妥的全球銷售額爲11.05億美元,同比下降了9.1%。拜耳報告的拜瑞妥的全球銷售額爲18.30億美元,同比下降了4.8%。

強生還與BMS合作開發了下一代抗凝藥milvexian,其正在開展治療心房顫動和中風二級預防的III期臨牀。“我們仍然致力於開發milvexian。”一位發言人說。

(來源:醫藥魔方)

03

智飛生物藥二代正式接棒

又一“藥二代”正式接棒企業了。

9 月 20 日,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經董事會審議,聘任蔣凌峰爲公司總裁。

同時,智飛生物也選舉了公司董事長和副董事長職位,和之前沒有變化,蔣仁生爲董事長,蔣凌峰爲副董事長。

另外,聘任聘任王志軍爲總工程師,李振敬爲財務總監,秦菲爲董事會秘書。

蔣凌峰爲智飛生物董事長蔣仁生之子,出生於 1980 年 9 月,畢業於廣西大學法律系,之後曾在廣西賓陽縣菸草專賣局有過短暫 1 年多法務工作經歷,2004 年隨父蔣仁生到智飛生物創業。

近年來先後在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北京智飛綠竹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智飛空港(北京)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本次會議之前,蔣凌峰任智飛生物副董事長、副總裁。

國內醫藥市場發展至今,近年來,“藥二代”扛大旗接棒百億營收醫藥企業,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這些“藥二代”的崛起引發了業界對醫藥企業代際傳承的廣泛討論,他們能否在父輩打下的基業上再創輝煌,成爲業界關注的焦點。

面對瞬息萬變的醫藥市場,這些新生代領導者既面臨挑戰,也迎來了展現自我的機遇。

▌ 蔣仁生家族和智飛生物

大夥兒對智飛生物這家企業並不陌生,成立於 2002 年,發展至今,已成爲一家集疫苗、生物製品研發、生產、銷售、配送及進出口爲一體的國際化、全產業鏈高科技生物製藥企業,2023 年實現營收 529 億元。

智飛生物目前共有 13 種產品上市在售,1 種產品附條件上市,包括預防流腦、宮頸癌、肺炎、輪狀病毒、帶狀皰疹等傳染病的疫苗產品,如跨國藥企的佳達修 9、欣安立適等均由智飛生物經銷。

智飛生物創始人之一的蔣仁生曾在防疫站等機關單位工作多年,後來發現當官不是自己的追求,便下海創業。1999 年底,蔣仁生來到成都,在一家疫苗企業從事銷售管理工作。2002 年 6 月,蔣仁生與四川夥伴劉俊輝、吳冠江等來到重慶,收購了一家現成的疫苗企業重慶金鑫生物製品公司,並更名爲重慶智飛生物公司,從事疫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創業之初,他是以銷售疫苗起家,第一桶金是獨家代理 A+C 腦膜炎疫苗。2005 年,全國爆發C羣流腦疫情,當時國內的防疫站大部分使用的還是 A 羣流腦疫苗,國內只有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一家能夠生產 A 羣 C 羣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巧合的是,智飛生物最早跟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所簽訂的是獨家代理協議,而這些腦膜炎疫苗的銷售代理權也順理成章地全掌握在蔣仁生囊中。而那一年,蔣仁生賣出了 2000 萬支疫苗。

這一筆業務下來,蔣仁生和智飛生物在行業裡便有了名氣,越滾越大的資本積累也由此開始。

重慶智飛在上市前完成了關鍵的四次重組。2008 年,家族實際控制的智飛生物就完成了四次同一控制下的資產重組,一次外部資產併購。而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爲了趕上創業板上市,並使得公司擁有自主研發背景。

2008 年 8 月,綠竹技術、蔣仁生、蔣凌峰、吳冠江將其持有的綠竹製藥合計 46.2% 的股權按照原始出資額分別轉讓給重慶智飛。同時,綠竹技術將其持有的綠竹製藥合計 16.2% 股份亦按照原始出資額作價 162 萬元分別轉讓給張琰平、孔健、蔣先敏三人。在以上對綠竹製藥股權的轉讓中,價格均爲每 1% 的股權 10 萬元。

一個月之後,張琰平、孔健、蔣先敏三人就將其持有的綠竹製藥股權轉讓給了智飛生物。此時,轉讓價格變成了每 1% 的股權 158.73 萬元,接近之前每 1% 股權 10 萬元的價格的 15.9 倍。

2008 年 7 月,蔣仁生父子將其持有的南寧智信股權轉讓給了蔣祥順;蔣仁生之弟蔣喜生將南寧智信的股權轉讓給蔣祥玉。2009 年,南寧智信註銷。2008 年 10 月,重慶智飛從重慶智仁原股東蔣仁生等人手中按原始出資額 50 萬元收購了重慶智仁 100% 的股權。

完成 4 次重組後,重慶智飛於 2010 年 9 月 28 日成功實現了深交所上市,成爲重慶第二家創業板企業,上市當天,蔣仁生家族持股市值達到 107 億元,其中蔣仁生個人身家 96 億元。

至此,智飛生物在資產規模、收入規模和盈利水平上都取得了飛躍。

(來源:醫藥代表)

04

穩健醫療1.2億美元收購GRI股權

9月23日,穩健醫療發佈公告稱,以1.2億美元現金收購Global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Inc.(簡稱“GRI”)75.2%的股權。

從公告可以看出,穩健醫療的此次收購是爲了打造其全球醫療耗材一站式解決方案,完善全球生產與物流佈局,建設美國與歐洲本土運營能力,豐富產品線及加強研發能力。

GRI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喬治亞州的全球性醫療耗材和工業防護企業,2023年收入超1.5億美元,收入按地區分類美國佔約70%,歐洲20%,亞洲10%;按業務分類醫療耗材銷售佔約55%,工業防護產品銷售20%,其他合同加工25%;主要產品包括手術包、洞巾、鋪單、容器、手術衣、工業防護服。

GRI生產基地遍佈全球,包括中國、美國、越南、多米尼加等國家,總生產面積超80,000平方米,並在美國與歐洲擁有銷售與物流佈局,總倉儲面積超70,000平方米。

今年6月27日,穩健醫療和相關主體簽署了《合併協議》(以下簡稱“協議”)。9月20日,穩健醫療已完成了GRI股權交割手續,已按照協議約定一次性支付全部交易對價約1.2億美元。

此次收購,穩健醫療通過全資子公司天健發展(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天健的全資美國特拉華州子公司、穩健美國的全資美國特拉華州子公司、穩健特拉華的全資美國喬治亞州子公司以及Victory Genesis的全資美國喬治亞州子公司(以下簡稱“合併子公司”)以現金形式收購 James Michael Mabry、Min Tang、John Brian Steward、Martin Dean Paugh、Mark Steven Fellows、Ecolab U.S. 14 Inc.等主體持有GRI的75.2%股權。交割完成後,合併子公司被吸收合併到GRI,並予以註銷,GRI爲存續公司。

(來源:醫藥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