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噴泉廣場挖到寶 日據石像現身

花蓮市石來運轉噴泉廣場前身爲舊花蓮火車站前噴水池,曾有日據時期的「金太郎抱鯉魚」石像佇立在水池中間,日前再度重見天日,讓市公所團隊與文史工作者相當興奮。(羅亦晽攝)

花蓮市石來運轉噴泉廣場前身爲舊花蓮火車站前噴水池,曾有日據時期的「金太郎抱鯉魚」石像,日前再度重見天日。(文史工作者黃家榮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市知名地標石來運轉噴泉廣場進行翻整工程時,在基座下挖出一座日據時期的「金太郎抱鯉魚」石像,經推測迄今已有逾80年曆史,讓市公所及文史工作者又驚又喜,未來不僅會保留,並規畫在原處放置舊有或復刻雕像,盼成爲花蓮另類地標,讓更多人藉此認識地方昔日風華。

石來運轉噴泉廣場前身爲舊花蓮火車站前噴水池,市公所團隊日前編列預算打磨石球、清洗修補基座,施工團隊在基座下挖出一座金太郎抱鯉魚石像,讓市長魏嘉賢與文史工作者相當振奮,認爲是花蓮市的好兆頭。

文史工作者黃家榮指出,金太郎抱鯉魚石像應於1935年前後雕塑完成,它的存在有2種說法,一是日據時期因應花蓮港完工,政府想要推廣觀光,便在該處建置噴水池,並在中間放置高約1.5米的石像作爲吉祥意象,也有人認爲石像是中國古代吉祥圖案「童子抱鯉」,象徵年年有餘。

不過,這座石像隨花蓮火車站1979年搬遷至現址後,便被深埋在噴水池下方,填平作爲公園,儘管地方耆老曾多次告訴文史工作者,石來運轉噴泉廣場下方有座老文物,但大家始終未能找到,漸漸演變成「都市傳說」。

所幸石像終在40年後重見天日,雖然有些部分受損,但黃家榮仍希望市公所未來可將它復原或復刻一座放回原位,讓更多人認識花蓮的歷史。

魏嘉賢則允諾卸任前會和新市長交接,要求市公所妥善規畫保存文物方式,讓這座具歷史意義的石像持續佇立在石來運轉噴泉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