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開辦「海洋教室」傳承原住民族海洋文化

花蓮縣政府推廣原住民族海洋文化核心精神,與Makotaay生態藝術村合作,開辦「海洋教室」系列課程,邀請部落工藝傳承者擔任講師,指導學員透過工藝認識部落文化的重要性。(花蓮縣政府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縣政府推廣原住民族海洋文化核心精神,與Makotaay生態藝術村合作,開辦「海洋教室」系列課程,邀請部落工藝傳承者擔任講師,指導學員透過工藝認識部落文化的重要性。(花蓮縣政府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座落太平洋旁的花蓮縣,海岸線全長約119公里,花蓮縣政府爲推廣原住民族海洋文化核心精神,與Makotaay生態藝術村合作,開辦「海洋教室」系列課程,透過海洋工藝傳承,保存部落文化,同時也規畫系列藝術季,讓民衆親身體驗原住民族與自然和諧共生共融的生活態度。

縣府原住民行政處爲傳承與保存部落豐富的海洋知識與文化,讓技藝延續在不同世代中傳承與學習,特別與Makotaay生態藝術村合作,開辦「海洋教室」系列課程,透過海洋工藝重新連結世代共同守護海洋,也規畫系列藝術季活動,傳達海洋保育的議題。

原民處經濟部落科長周崇仁表示,海洋教室先前已率先登場,一連4周的課程,以「sakatayal i riyar 製作海邊採獵工具」爲主題,製作系列在海邊漁獵、採集時必備的工具,透過海洋工藝重新連結世代共同守護海洋。

他說,系列課程包含傳統藤編魚簍、海菜採集工具、夜槍與螃蟹槍、現代魚簍及八卦網修補等,共邀集7位部落工藝傳承者擔任講師,包括93歲的港口部落耆老 Nangoy陳成福,及手藝精湛的部落頭目Ro’it林清進等,重量級的師資不僅大獲部落青年好評,還有學員遠從西部前往參與。

負責傳統藤編魚簍課程的林清進表示,海邊採獵工具的製作過程非常繁複,每道工序都需要熟稔材質的性質,操作上也要有耐心慢慢的編織、切割造型與測試,才能製作出符合自身身形的、並富有安全性,同時又保護海洋生態的器具;原住民族在製造工藝的每個環節都充分展現生活智慧,體現與自然和諧共生共融的生活態度。

周崇仁說,藝術季活動將在8月登場,包括藝術駐村展覽開幕與舟船匯聚、海洋論壇、市集與海風音樂會等,同時也會規畫「海洋教室」攤位,分享授課的過程與倡議守護海洋生態等議題,相關課程及活動資訊可上「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臉書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