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不想捲入中國內戰 也不要蔣失去金馬

一九四九:中國革命之年(時報出版)

雖然中國大陸和臺灣在一九四九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雙方仍然保留了一個共通之處:由於國共長期鬥爭的血腥過往,以及各自都聲稱自己纔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因此相互之間有着根深蒂固的敵意與仇恨。蔣介石和國民黨不斷聲稱將以武力「光復大陸國土」,而毛澤東和其他中共領導同志們也以同樣的方式傳達他們「解放臺灣」的決心。雙方的宣傳都毫不留情,且充斥着惡毒的謾罵。

雙方很快就相互考驗對方動武的勇氣,以及各自的後臺靠山(美國和蘇聯)涉入中國內戰的意願。一九五四年,就在蔣政府即將與美國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的前夕,解放軍對國民黨控制的金門島進行了猛烈砲擊,史稱「第一次海峽危機」。爲了應對這次危機,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決議,允許美軍防禦臺灣和澎湖羣島以外的中華民國領土(福建省金門、馬祖)。華盛頓並不願意因爲這些領土而被捲入與中共的戰爭,但同樣也不希望蔣丟失這幾處地方,因爲它們對於防衛臺灣至關緊要。

一九五八年,毛澤東決定再次砲擊金門,以檢驗美國對蔣介石的承諾是否算數,這次還增加海上與空中封鎖。當國、共兩軍的戰鬥機激烈爭奪空中優勢時,美軍第七艦隊的船艦將運補金門的人員與器材送到距金門不到三英里處,再由國軍的船艦接手,完成最後一段行程,以對島上駐軍進行補給。毛澤東對國民黨守住金門的決心深感訝異,同時也對蘇聯不支持他砲打金門感到憤怒,於是解除對金門的封鎖,並將砲擊改爲「單(日)打雙不打」。臺灣海峽的現狀就在福建的對峙局面中保存了下來。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一九七○年代初,當時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和解,首先是理查.尼克森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亨利.季辛吉於一九七一年訪問北京,接着尼克森總統本人在一年後也親自訪問中國,從而改變了局勢中各方參與者的狀況。此時華盛頓已經放棄長達二十餘年阻擋中共進入聯合國的努力,於是在一九七一年十月,聯合國投票表決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爲中國代表,並驅逐臺灣的代表。

尼克森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正常化的代價,是廢除與中華民國的共同防禦條約,以及正式外交關係。在尼克森看來,能夠在與蘇聯對抗的大局中獲得北京(謹慎)的支持,並且開始從越南撤軍,付出這樣的代價是值得的。之後在一九七九年三月,美國國會通過《臺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責成美國政府對中國試圖以武力手段統一臺灣表達「嚴重關切」,並承諾對臺灣政府提供武器,以使其「保持足夠的自我防衛能力」。這部精心設計制定的美國國內法,至今仍然是臺灣安全的基礎。但是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爲臺灣以「中國」自居的假象給了致命一擊,並加速中華民國從國際舞臺上退出。

中國在一九八○年代發生的重大變化也有類似的效應。鄧小平的經濟改革引領共產中國走向新局。不但毛澤東已經去世,而且他所代表的大部分事物看來也隨之而消逝。經過數十年的封閉和自食其力,中國現在要「走向世界」。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故事,因爲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是向世界其他地區指出有利可圖的商機。香港、臺灣和其他地方的華人商業領袖迅速掌握了這樣的機會。事實上,中共領導人在推動改革開放時,就考慮到這些羣體: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爲了吸引一九四九年離開大陸的若干資金與人才。

鄧小平還向臺灣方面提出「和平統一」的新條件:只要臺灣同意成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那麼除了國旗、國號與外交政策之外,臺灣可以保留一切原有的生活方式。中共領導人希望,臺北國民黨當局會因爲近來的外交孤立,而能夠接受大陸的提議。不過,鄧小平也警告臺灣領導人,北京拒絕排除使用武力統一臺灣的可能性。

蔣介石去世後繼起領導國民黨的蔣經國,拒絕了大陸這一提議。小蔣於一九八六年啓動改革:宣佈解除戒嚴,允許反對黨成立,並且取消對媒體的限制禁令。國民黨向來宣稱臺灣是「自由中國」,國民黨人很快就會聲稱,他們主導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真正民主的社會。原先蔣介石在一九四八年時爲了「動員戡亂」、賦予他更大權力而制訂的憲法《臨時條款》,終於在一九九一年時廢除。然而諷刺的是,臺灣的民主化運動,使得未來(自願)與中國大陸統一,將取決於是否爲臺灣選民所接受,而非領導人的意向所能主導。(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