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美軍要2030後才準備好 北京恐得手

美國軍工企業合併讓五角大廈的武器製造商選項減少、造船廠的造艦產能與極音速飛彈研發等追趕中國吃力、長年中東戰事導致美軍仍苦於招募足夠能部署到亞太的兵力、中央情報局(CIA)結束20年應對反恐與中東戰事泥淖後,纔要開始迴歸應對大國情報戰的核心本務。(圖/路透社)

美國經歷十餘年反恐戰爭後,2018年起才又把重心轉回應對俄、中,但如今武器產能、新戰法等各方面恐得要2030年代之後才能到位,而中國可能在此之前就先下手遂行目的。

「華爾街日報」推出系列報導檢視美軍進入大國衝突新紀元所要面臨的挑戰,第一篇從美國空軍將領希諾特(Clint Hinote)的視角呈現美軍準備不足的前因與後果。

希諾特2018年春天結束派駐巴格達返國接受新任務和棘手難題。負責美國空軍未來作戰規畫的希諾特在五角大廈一次模擬北京在南海動手的機密兵推看到,彈藥充足的中國飛彈部隊能彈洗區域內美國仰賴的基地與港口,幾天內美軍作戰飛機與彈藥庫盡成廢墟。

希諾特說:「我當時的反應是天吶,按這種打法我們會輸。」如今他在五角大廈的辦公室牆上張貼黃色便利貼,列出美軍若得化解中方攻擊所需解決的問題。

他說:「我還沒想好要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對中國進步如此之快及我們墨守的戰爭指導竟變得如此過時,我感到震驚。」

按一些現、卸任國防官員與軍方司令的看法,儘管年度國防預算已增至超過8000億美元,但由於先前一頭栽進伊拉克和阿富汗戰事、尋求高端武器過程不盡順利、美國政府內部對預算規模及中國威脅緊迫程度分歧等,仍拖住美國轉向應對中國的步伐;伊朗核子問題及俄烏戰爭也吸走注意力與資源。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去年一份模擬共軍兩棲犯臺的兵推顯示,美軍的長程反艦巡弋飛彈一週內就會耗盡。

美國軍工企業合併讓五角大廈的武器製造商選項減少、造船廠的造艦產能與極音速飛彈研發等追趕中國吃力、長年中東戰事導致美軍仍苦於招募足夠能部署到亞太的兵力、中央情報局(CIA)結束20年應對反恐與中東戰事泥淖後,纔要開始迴歸應對大國情報戰的核心本務。

美軍在中東與阿富汗戰場能成功,大多拜輕鬆取得空優加上對手裝備、能力皆差所賜,遇到中國時狀況會截然不同,屆時美軍得在亞太基地與港口全在中方火力覆蓋下作戰,所需的補給線既長且可能相對脆弱。

北京近年在周邊的做法已將安全格局轉變爲對其有利的態勢,增加美國的不利因素。在南海,中方建造人工島礁並用軍事設施加固,以控制戰略航道並阻礙美國海軍自由航行。

藉由幾十年不斷增加的軍事預算,包括今年國防預算年增7.2%,中國提升空軍、飛彈和潛艦戰力,更佳的訓練讓共軍從過去的人海戰術轉爲一支更現代化的軍隊。 五角大廈表示,中國正在研發武器和其他能力用於摧毀對手的人造衛星,網攻也對他國基礎設施構成威脅。

五角大廈的年度研發預算已增至14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美軍正尋求尖端技術讓各軍種能即時共享目標數據,以便在數千英里範圍內作戰的美國陸、海、空三軍及太空部隊能協同作戰,這是待克服的難題之一。

五角大廈認爲能使戰場態勢轉向有利美軍的許多尖端武器系統要到2030年代才能準備就緒,這恐增加中國想趕在美國取得成果前先下手爲強的風險。

當美國還陷在伊拉克與阿富汗戰事期間,希諾特在派駐亞洲時就警告,中國的防空已強到美國非得出動最先進精銳的戰機才能突破。

美國在2011年時國會和白宮同意實行多年支出削減以遏制聯邦赤字。此舉導致一系列全面性減支並阻礙軍事轉型,影響所及包含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自主作業系統和先進製造。

前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沃克(Robert Work)說:「當時隨中東戰事每年耗費600億至700億美元,各軍種首長最擔心的是部隊戰備狀態下降,連帶使得我們根本沒有必要資源應對所有更高級的威脅,一如極音速武器。這使美國因應俄、中技術挑戰被推遲,然後當要做應對時又受到支出削減的束縛。」

希諾特2019年藉負責督導空軍未來作戰的職權時就組織過一場機密兵推,模擬共軍犯臺並評估兩支美軍介入作戰的表現。一支是完全由遠程轟炸機和飛彈組成的「外線部隊」,另一支是由機艦和地面部隊組成、要在中方機艦及飛彈範圍內作戰的「內線部隊」。

他說兵推結果顯示沒法單靠外線或內線取勝,「要保護臺灣與日本,雙線戰力缺一不可,自此之後我們的兵推、模擬都是爲驗證雙線結合的效果」。

希諾特推動讓運輸機配備巡弋飛彈以增強盟軍火力、使用高空氣球攜帶傳感器和電動空中載具在整個太平洋島鏈上運送設備及人員等構想,這些雖已在實驗但都還沒進入實用階段。

他認爲美國空軍未來可更依賴無人駕駛的飛機,減少有人戰機的部署,「到最後還是得決定究竟是部署無人駕駛的飛機,還是繼續沿用有人飛機,我們還從來沒有做出這樣的決定」。

「我認爲有辦法削弱中國的攻擊,但我覺得必須先重塑我們的部隊才能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