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對投資者來說,中國失落的10年已經到來

常有財經界分析人士討論中國是否步上上世紀日本的後塵,出現所謂「失落的10年」,但若從中國股價而言,投資者早已進入失落的10年。(圖/Shutterstock)

經常有財經界分析人士討論中國是否步上上世紀日本的後塵,出現所謂「失落的10年」或「失落的20年」,其觀察指標包括通貨緊縮等多項參數。《華爾街日報》分析稱,現在中國狀況與當年的日本確有很多可比之處,至少投資者來說,中國的股票已經是全球最便宜的股票之一,投資者來說,失落的10年早已到來。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經濟引發最多討論的不外乎通貨緊縮、勞動力萎縮、社會老齡化、房地產泡沫破裂以及政府與民間沉重的債務,而現金充裕的消費者則把錢包捂得緊緊的。中國是否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更因未富先老而雪上加霜?

報導分析稱,其實中國的投資者早已經經歷了一個「失落的10年」或更長的時間。國內股價低於2007年水準,每股收益與2013年持平,也難怪中國股票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股票之一了。

報導表示,當前的困境源於向經濟投入了太多的資本,企業和政府借貸太多來搞建設。疫情控管放開後,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真正的危險在於,這僅僅是個開始。中國經濟長期失衡的問題尚未解決,又面臨着後疫情時代的挑戰。簡而言之,此前中國過度借貸和投資於住房等非生產性資產,同時在壓縮消費。

中國建築業投機熱潮放大了經濟增長數據,如今這種繁榮已成過去,中國經濟25%至30%靠房地產業相關支出嚴重拖累經濟,其比重必須下降,而這就是中國可能重蹈日本覆轍的原因。如果中國政府繼續向中國恆大等陷入困境的開發商提供貸款,這些房企就會變成殭屍企業,繼續浪費經濟資源。如果他們被迫重組並且停業,雖然會拖欠貸款並造成銀行的損失,暫時抑制經濟增長,但卻可以騰出工人和資本,重新部署到生產率更高的領域。換言之,短期的痛苦能換來長期的收益。

當年日本就是選擇了與中國相同的模式,將泡沫帶來的痛苦分攤到數十年的疲弱增長中,而不是承受短期的劇烈衝擊,讓創造性的破壞實現新的經濟模式。

前瑞銀集團前首席經濟學家、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研究員馬格努(George Magnu)指出,中國有一些優勢,大銀行都是國有的,因此不會像日本那樣搖擺不定。儘管勞動力在減少,中國的人口構成仍比日本年輕得多。現在的中國仍比1990年泡沫破裂時的日本貧窮得多,因此中國仍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除了有日本這個前車之鑑可以參照,中國的經濟學家們已經花了大量時間對日本進行研究。前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羅奇(Stephen Roach)說,自那時以來,中國已對轉向消費主導型增長進行了很多談論,但幾乎沒有採取什麼行動。近期對阿里巴巴政策預示着政府對企業的管控將放鬆,中國可能用提高生產率來實現更好的經濟增長模式,但從過去經驗看 ,投資者不應抱有過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