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攻守兩端細膩變陣 勇士小球猶重奪回節奏

戴維斯在攻守兩端的破壞力依然是勇士防守最大難題。 路透社

勇士湖人第三戰,紫金軍團成功捍衛主場,原本拉鋸甚至一度還落後的比賽,在第二節種種狀況橫出,勇士自亂陣腳後,被洛杉磯一波流直接帶走,堪稱是本屆季後賽中,最值得球迷借鑑的一場。

「哪怕雙方球員與戰術都勢均力敵,不乏亮點,仍隨時可能因爲一兩個球權處理不慎,直接逆反比賽走向。」

當然,在此之前,仍首要歸功湖人教練團,在歷經第二戰慘敗後,漂亮地在攻守兩端都予以迴應,我們來看看這場比賽,幾個湖人贏球的關鍵面向。

湖人如何破解勇士區域聯防

相較於湖人防守本就強大,比起改變幅度,更偏向執行力的要求,進攻端如何回擊前一場勇士尤其是區域聯防的有效佈陣,更爲重要,漢姆(Darvin Ham)做了多項迥異的調整,這其中也不乏以往詹姆斯(LeBron James)大戰勇士比賽的影子。

如同前篇「勇士無限小球跑死湖人 柯爾出招攻守箝制戴維斯大成功」分析,果不其然本戰湖人的第一波進攻得手,就是由戴維斯(Anthony Davis)改從兩側底線進行低位單打,進而傳導至外圍羅素(D'Angelo Russell)的三分空檔投射,這正是本戰第一個明確變化,湖人尤其雙王詹姆斯與戴維斯,更頻繁地從兩側底線低位進攻。

這調整是衝着前一戰勇士的防守站位,特別是區域聯防形態下,格林(Draymond Green)主要在罰球線附近居中,隨時準備對抗在油漆區附近,準備打中路擋拆或接球面框的戴維斯,同時也利於他在聯防中機動協防。

前一戰成功壓制戴維斯於油漆區接球,但當第三戰湖人改更多從兩側底線發動,居中格林頓時就有點無用武之地。

勇士佈陣通常是其他隊友去防守兩側底線,而非格林直接去對位,等於強迫換掉戴維斯的防守者;就算他耐不住性子去協防,此時就會出現明顯強弱邊,湖人外圍射手就能得到大空檔,這也反映在湖人本戰Wide Open質量兼具的13投7中,以及大多數三分出手與命中,都是在左右兩側45度角上。

這般戰略,儘管能成功弱化格林較諸前戰的防守影響力,且有效拉扯出品質更好的三分空檔,但最終還是要看到底能不能投進以形成正向循環。

羅素又一次準備好了,3顆三分在內拿下球隊前11分,不僅能趁轉移至弱邊空檔投進外線,同時也有切入突破的手段變換,上半場因爲他的7投5中三分球,勇士不得不擴大防守圈,這就更造成了對都需要包夾雙王,防守上的難度。

羅素外線復甦帶給球隊極大幫助。 路透社

與此同時,湖人進攻不只是低位背框從底線做起,切入突破同樣改由兩側從底線側切入,同樣是避免走聯防強度最高的中路;也讓詹姆斯更多直接控球,除了自行伺機切入,也方便由他從兩側跟戴維斯進行Inside-Out。

在首節羅素表現精彩情況下,詹姆斯甚至零出手,但充分善用自己誘餌的角色,爲團隊穿針引線。本場比賽所以除了攻守轉換,詹姆斯甚少出手/三戰出手最少,節省的體力也反映在防守端)。

饒富沙場智慧,這位籃球皇帝當然知道要變換不同進攻手段,進一步讓對手顧此失彼,除了自己去打低位,從兩側突破切傳,詹姆斯亦不時會上高位吸引防守者(尤其是原本居中的格林),拉開空間讓在底線附近遊走的戴維斯打無球,搭配漢姆於底線一些簡單掩護設計,往往就是無人能擋的開後門,這尤其在後來勇士爲追分擺更多後衛時,更顯難以招架。

待勇士體能與專注力下滑,不僅詹姆斯,連湖人的後衛羣也更頻繁在底線附近發動攻勢,目的同樣是透過兩側強側吸引協防,只是此時目的已非優先轉傳45度角弱側射手,而是喂小球給中路直接拖車跟進的戴維斯轟炸籃框,這尤其讓勇士賠上不少犯規(本戰戴維斯12次罰球),也讓格林的犯規麻煩益趨惡化。

這些關於戴維斯進攻空間的戰術優化,或許正是他一場打好一場打壞,而剛好本戰輪到打好的都市傳說之外,何以本戰能重回首戰MVP般,25分13籃板3助攻7成命中率宰制表現的最佳解釋,從而也讓球隊又一次打出內外串聯。

破解「綠咖哩」超遠距短擋拆

或許不如進攻端那麼大動作變陣,湖人此戰在防守端也做了很多細膩且令人讚佩的改變。

首先,是出招對付前一戰用以不斷跑死戴維斯的「綠咖哩」超遠距短擋拆,知道勇士就是想拉出原先防守掩護者的戴維斯,此戰把原本守柯瑞(Stephen Curry)的範德比爾特(Jarred Vanderbilt)改去對位格林,換成後衛羣先緊黏柯瑞。

一方面迴避範德比爾特跟不上運球柯瑞的問題,兩者合一,倘若柯瑞格林短擋拆,柯瑞就變成由前兩戰對位範德比爾特換防,根本就只是預判擋拆換防,還能儘量保護戴維斯不被拉出禁區,確保護框品質。

獲得喘息空間的詹姆斯,更能把體力延伸到防守上。 法新社

同時間若有必要,就像第二戰勇士總會有一人補位至中路擋住戴維斯拖車路徑,湖人也會輪轉一人至高位,作爲接球后格林的路障,阻礙其殺入上籃與分球。殺傷力大減,或許正是上戰相當奏效的「綠咖哩」擋拆,除了柯爾避免套路用老外,此戰比例明顯下滑的最合理解釋

也不只是針對格林和柯瑞的擋拆,減少會漏人夾擊、更多采取換防,爲了對付第二戰勇士的移動迷宮與在迷宮中奔跑的射手羣們,此戰湖人同樣採取大量換防,既然跟着你跑總會撞牆被阻住去路,只要一撞便換防,就能大幅減少被跑出時間差的空檔,也能逼迫湯普森(Klay Thompson)打更多持球,這方面此戰也得到相當程度的成功。

但勇士光只是一般的高位擋拆,以及拿手的手遞手與繞掩護,本來就已極度考驗對手防守體能與專注度,經過精力旺盛的前半節,首節中段或因戰術調整,或因體力下滑,總之原先半場Show/Hedge至三分線上的戴維斯,幾波腳步沉重的Drop沉退,就遭勇士以湯普森爲首快速狙擊,瞬間從領先變落後。

儘管如此,戴維斯本就是湖人防線最大的威脅,在他下場後,恢復正常對位輪轉的勇士,繼續拉開分差,猶幸湖人這場比賽的進攻更爲謹慎,這段期間未被迅速拉開,也幫戴維斯爭取了近4分半鐘的休息時間,待他再次上場,防守強度與外擴範圍截然不同,突然加壓帶動團隊下,勇士單節就9失誤,23投僅7中,上場後湖人倒打了一波33:14,直接帶走比賽!

勇士拐氣自亂陣腳

雖然湖人第二節在戴維斯回到場上後,憑藉防守再升級,着實讓勇士吃了不少苦頭,但比賽本也不該如後半節般一面倒,更大問題在於勇士自己拐了氣,自亂陣腳後失去了這系列賽最重要的節奏掌控權,纔會陷入搶攻泥沼,覆被詹姆斯爲首的湖人趁機大打攻守轉換,轉瞬打爆。

本戰最大轉捩點,就在穆迪(Moses Moody)那個不必要的拉腿動作後,勇士原本尚算順暢的攻勢,以及仍握有的3分領先,就此一去不復返。

如何破解湖人的體型優勢和防守強度,考驗着柯瑞的應變能力。 路透社

早先提過,系列賽比起湖人半場相對求慢求穩,勇士更期望提速打出動態進攻,穆迪一拉拐了氣,只是這次拐到的是領先的自己(之後被湖人打一波22:8),同時間湖人提高防守強度,更多強攻油漆區又屢造犯規,格林再補上一個爭議動作與抗議,結合起來就是整節打的斷續且毛躁,勇士想打快一直被中斷破壞,卻是內線肉搏優勢、擁有詹姆斯控場湖人喜歡的節奏。

落後、對主場哨音的情緒,加上格林犯規麻煩,勇士進一步陷入想追分搶投的紀律失控,卻反墮入失誤、不進被反擊的地獄,湖人單節光失誤後得分就砍下15分/快攻6分,勇士整節也才18分。

這段自亂陣腳,打打停停,影響所及還不僅帳面上的數據,第二戰後,外電就有評論稱讚漢姆提早讓詹姆斯與戴維斯休息,儘管勇士主力也早早下場,但同樣休息時間,對於更年邁的詹姆斯,以及更多碰撞且容易受傷的戴維斯,幫助更大。

此戰同理,第二節賽事不斷因故被中斷,無論是吹判討論、犯規罰球,等同場上增加能趁機喘息時間大增,沒看到第二節幾乎打滿,第三節也接近11分鐘的詹姆斯,依舊能全力以赴的身影嗎?

勇士下一戰如何因應

放眼下場,又要換回柯爾出招反擊,應該會有以下幾個面向。

防守方面,除了可預期的強度也隨湖人再升高,針對湖人改從底角兩側發動,勢必要更新站位,相信對於弱邊射手也會更積極撲防(範德比爾特的放投把握度亦將更爲關鍵)。

這對柯爾來說並非陌生,畢竟詹姆斯的騎士也曾這樣打過,但此次難爲的是還有可低位持球,也可變換底線、中路跟進的戴維斯(倘若他能打破一好一壞,下一場輪到打壞的都市傳說),若果詹姆斯乃至後衛羣,能有效隨勇士佈陣切換,將相當考驗勇士臨場應變的默契。

進攻端比起變陣,或許更優先的是重新搶奪回節奏,並嚴守進攻紀律,打快跟搶投並非等號,特別是勇士陣容偏小,出手不進被反擊的威脅更大,合理空間的出手提高準確度,纔是與湖人周旋之道。

格林如何控制犯規牽動着勇士的防線。 法新社

另一個極度關鍵是控制犯規,特別是格林,不只是防守端他之於戴維斯,在勇士的不可替代性,第三戰當格林陷入犯規麻煩,影響可能更大的還有崩盤的外圍掩護品質,這也是導致球隊開始低品質搶投原因,金州軍團想跨過此係列戰,攻守兩端其重要性不亞於柯瑞。

固然團隊一方面要提高防守強度,又要節制犯規看似矛盾,可這的確是必要之路,減少犯規且控制情緒,才能避免又一次自殘節奏。

其他方面,就看超遠距短擋拆被拆招後,柯爾還能變出什麼掩護與跑動的空間魔法,但也切記,面對無人高強度壓迫,越多傳導也代表越多失誤跟被打轉換的風險,第四戰將再一次考驗勇士諸將的抗壓性與專注力,明天見真章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