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智·青春志丨陳龍:深耕毛澤東思想研究 助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原標題:湖南智·青春志丨陳龍:深耕毛澤東思想研究 助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編者按:千秋基業,人才爲本。爲調動青年社科人才勇攀科學高峰的熱情和激情,營造尊重人才、愛惜人才的良好氛圍,壯大湖南優秀社科人才隊伍,湖南省社科聯與湖南紅網一起推出《湖南智·青春志》新聞報道。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陳龍。
【人才檔案】
陳龍,男,現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理事、全國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會理事,國家公派美國伊利諾伊衛斯理大學訪問學者。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湖南省首批“湘江青年社科人才”、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特別是毛澤東思想的研究。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3項,省部級課題11項;出版專著2部,合著、參著3部;在《哲學研究》《黨的文獻》等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多篇被人大複印資料等轉載。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汪衡 長沙報道
湘潭,作爲毛澤東的故鄉,有着研究毛澤東思想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湘潭大學這片學術沃土上,有一位年輕的學者正以深厚的學術功底和敏銳的時代洞察力,深耕於毛澤東思想的研究領域,他就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龍。
作爲新時代的青年學者,陳龍不僅繼承了前輩們的學術精神,更以創新的視角和方法,不斷開掘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特別是毛澤東思想研究這一學術“富礦”,爲宣傳和闡釋黨的創新理論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深耕毛澤東思想研究 讓偉人精神永流傳
陳龍選擇毛澤東思想作爲自己的研究方向,既是出於對湘潭大學這一毛澤東思想研究重鎮學術傳統的尊重與傳承,也是源自內心深處對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崇敬與懷念。這份情懷與使命,讓他在十餘年的學術生涯中,始終圍繞毛澤東思想及其當代價值展開研究,不斷挖掘這一寶貴精神財富的時代意義。
陳龍先後主持了多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和省部級課題,包括“毛澤東鬥爭智慧及其對增強鬥爭本領的意義研究”“毛澤東實踐智慧研究”“毛澤東人民內部矛盾理論及其對羣體性事件處置的意義研究”等,這些課題不僅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我們對毛澤東思想的研究和理解,更爲我們進一步從毛澤東思想和黨的奮鬥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供了助益。
在學術成果方面,陳龍出版了《毛澤東實踐智慧研究》和《歷史發展視域中的毛澤東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研究》等專著,合著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精學導讀》等多部作品,並在《哲學研究》《黨的文獻》等核心刊物上發表了50餘篇學術論文,獲得了教育部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青年成果獎等榮譽。
這些成果和榮譽,不僅是對陳龍賡續湘潭大學乃至湖南毛澤東思想研究優良傳統的肯定和鼓勵,更爲新時代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進一步宣傳和闡釋毛澤東思想等黨的創新理論做出了積極貢獻。
融入課堂、服務社會 讓理論走出書齋
作爲一名優秀的學者,陳龍的研究並未止步於書齋,而是積極尋求將學術成果轉化爲實際應用的有效途徑,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他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傳播學術成果,包括利用公衆號、網站平臺以及參加學術會議和講座等,有效擴大了學術影響力。
在將研究成果轉化爲實際應用方面,陳龍取得了顯著成效。他將毛澤東思想方面的研究成果融入思政課的教學內容中,使思政課的理論講授更加生動、深入。
例如,陳龍將關於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研究成果轉化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教學內容,將習近平對毛澤東思想的堅持、發展和創新的研究內容轉化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的教學內容。這樣的轉化不僅提升了思政課的教學質量,也讓學生能夠從整體上把握黨的創新理論之間的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
此外,陳龍還將毛澤東思想研究方面的成果轉化爲智庫成果,爲政府和企業提供決策諮詢服務。他參與了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和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的有關工作,積極提供智力支持;同時,他還爲國家安全部門提供國內外意識形態安全諮詢服務,對國內外意識形態發展動態進行跟蹤研究和分析,形成了有價值的智庫成果,爲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
陳龍的研究成果不僅獲得了學術界的高度認可,更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影響。他的毛澤東思想研究成果進一步凝練了湘潭大學在該領域的特色優勢,提升了學科影響力,助力了學科發展和學校影響力的擴大。同時,這些成果在服務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工作、維護意識形態安全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轉化研究成果爲思政課教學內容和智庫成果,陳龍爲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來,陳龍表示將繼續深耕毛澤東思想研究領域,不斷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走深、走實、入腦、入心,“作爲一名學者,我將繼續致力於將學術研究與國家和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