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七兄弟的形象設計,竟是導演的一個無奈之舉

1984年的秋天,導演錢運達、閻善春接到了創作電視動畫系列片的任務。

動畫系列片就是今天人們熟知的在電視上播出、多集成部的動畫片。它每集相對獨立,又集集環扣,構成層層遞進的故事懸念。

但在當時,動畫工作者不僅從未接觸過這一全新的動畫片種,而且還沒有適合的劇本。究竟該如何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呢?

就在導演錢運達、閻善春一籌莫展的時候,編劇凌紓把自己利用閒暇時間寫就的童話故事講給了導演聽。

凌紓《邋遢大王奇遇記》 編劇:‍‍

我正好寫了一箇中篇童話,就是《邋遢大王奇遇記》。因爲有很多紅毛老鼠、黃毛老鼠、紫毛老鼠,很容易形成系列片。當時我一說出來,他們馬上就通過。

雖然當年《邋遢大王奇遇記》的劇本得到了導演的一致認可,但是這個頂着爆炸頭,穿着海魂衫、喇叭褲,不愛乾淨的邋遢大王的主角形象在最初也引起過不小的爭議。

錢運達《邋遢大王奇遇記》導演:

當時我們是有點擔心的,因爲那時候都是主張搞正面形象。我們這個形象是有缺點的、有特色的孩子,當時我們想可以試一試。

除了主角形象的大膽創新之外,他們還創造性地運用了大量的中國傳統藝術元素。

在這部影片中,大段的戲份是在地下的老鼠王國。在人們傳統觀念里老鼠應該潛伏在陰溝、下水道里,片中卻出人意料地建立在人類王室古墓中。

凌紓《邋遢大王奇遇記》編劇:‍

改成古墓裡面有個好處,它裡面有各種陪葬品,有各種壁畫,顏色很豐富,影片拍出來好看,同時也宣傳了民族的藝術風格、寶藏。

創作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動畫片,這是中國的動畫工作者一直以來秉承的理念。

20世紀80年代,一部富有中國民族風格的動畫系列片製作完成,它就是《葫蘆兄弟》。

這部講述葫蘆七兄弟爲救親人前赴後繼,團結一心,打敗法力高強的妖精的動畫,一經上映便贏得矚目,時至今日依然是很多中國人記憶中的童年經典。

在這部影片中,七個外形一模一樣,只以衣着顏色作爲區分的葫蘆娃形象自誕生以來就備受歡迎。然而鮮爲人知的是,這個形象的誕生竟然是導演之一的胡進慶的一個無奈之舉。

爲了能夠順利推動影片的生產,他決定把原故事梗概中十個形象各異的人物簡化成外形完全一樣,只有衣着顏色不同的葫蘆七兄弟,而衆多的反面角色也簡化爲蛇、蠍兩個妖怪,最後主要場景也大多安排在了山洞裡,這樣就能大大壓縮生產成本,使得影片的誕生成爲可能。

吳雲初《葫蘆兄弟》 造型設計之一:

用導演胡進慶的話來說,現在這個樣子,實際上是我偷懶的一種方法。實際上,這不是偷懶,就是看菜吃飯,量體裁衣。我們只有這麼多力量,只有這麼多資金,必須要在這個時間段內完成,我只能把七個兄弟畫成一個樣,我只能把這羣妖魔鬼怪跑到山洞裡去,他說我是被逼出來的。

看似這樣被逼無奈的舉措,其實是胡進慶爲了完成創作任務而想出的十分高明的手法。

正是依靠當時中國的動畫工作者團結奮鬥、艱苦創作的精神,才使得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批電視動畫系列片在千呼萬喚中應運而生。

《葫蘆兄弟》告訴我們只有團結一致才能戰勝困難,《邋遢大王奇遇記》展現了主人公在面對困境時的機智、勇敢。這些動畫片所傳達的積極的價值觀,在無形之中參與塑造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人生觀。

當時間進入2000年,隨着新興技術在中國的發展與普及,計算機動畫迅速取代了原有的人工手繪動畫的製作方式,使得中國動畫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動畫人更加致力於從本土民族風俗、傳統文化,以及悠久歷史中汲取藝術靈感,在創作中更加註重彰顯中國精神、中國風格、中國氣韻,爲觀衆創作出了多部能夠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品。展望未來,中國動畫必將不斷與時俱進,攀登新的藝術高峰。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程沛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CCTV國家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