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女子殺雞中發現“雞寶”,好幾萬元一克?專家:小心騙局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需要補身體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大概率會是喝老母雞湯 ,它的營養價值可是公認的。
之所以會第一個想到它,還是因爲它的價格大多是普遍都能接受,而且比起補藥要好喝得多。
但是估計老母雞自己都沒想到,有一天它的肚子裡還能掏出寶貝來,價值比黃金還貴,一克能飆升到幾萬元,這會是個什麼東西?這天價可信嗎?
«—【·發現“雞寶”·】—»
2019年12月7日,CCTV生活圈報道,深圳的王女士在市場上買了一隻雞,打算做頓大餐,沒想到卻在雞肚子裡有了意外的發現。
王女士摸到雞肚子有一塊以前從來沒見過的硬塊,家裡人也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出於好奇,王女士在網絡上查找起了答案。
這一搜可不得了了,王女士越看越覺得自己手裡這塊東西像是網上說的“雞寶”。
這“雞寶”又是個什麼東西呢?網上對它的說法不一,但無一例外都說這玩意價值不菲,兩三萬塊錢一克,還有人花高價收購。
爲了確定這到底是不是“雞寶”,它又是否真的天價,於是王女士在網上找了一家深圳的鑑定中心。
裡面的工作人員告訴王女士,“雞寶”是因爲它的藥用價值,價格才被炒的很高,根據“雞寶”中鐵含量的不同,它的價格也有所有差異。
那麼這個“雞寶”究竟是雞的什麼東西呢?它真的是一味中藥嗎?
在網絡上,對於“雞寶”的形成有很多說法,有說法稱它是雞的膽囊結石,也有說法稱它是母雞在產卵期間,由於輸卵管堵塞,多個卵黃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專家對此給出了科學的回答,雞的膽囊很小,能形成的結石也都很小,一般都會被人們忽略掉。
並且如果是結石,它的成分不單單隻有鐵,還應該有鈣,或者包括鎂鋁銅等其他微量元素,單純依靠鐵元素來判斷也是不合理的。
專家通過觀察表示,所謂的“雞寶”應該更像是人體內的腫塊、腫瘤。
對於它的市場價值,專家也表示一定要有實用價值和使用市場,並且存量有限,這些都是影響物品市場價值的關鍵因素。
“雞寶”的藥用價值還有待考究,但就目前來看,在正規的臨牀治療中,並沒有醫生使用它,醫學界也還沒有明確的解釋,最好還是不要食用,以免後患無窮,但是“雞寶”還是比較稀奇的,有興趣的可以選擇收藏。
«【·動物肚子裡的“寶”·】»
“雞寶”雖然不靠譜,但是有的動物肚子裡確實揣着“寶”,像是人們比較熟悉的牛黃,實際上它就是牛的一種結石,並且在中醫當中有比較廣泛的應用。
牛黃的價格雖然沒有“雞寶”那麼離譜,但是這也是一種比較罕見珍貴的藥材,尤其是天然牛黃更是難得。
除了牛黃之外,還有狗寶和馬寶,這些也都是有一定藥用價值的動物“寶貝”。
動物身體裡的這些“寶貝”有像牛黃一樣有藥用價值的,也有一些是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妙用的。
比如龍涎香,這在古代就是一種極爲珍貴的香料,深受當時的貴族喜愛,但是它的來歷卻比較有“味道”。
它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鯨類,因爲長期吞食魚類,久而久之就在腸道中形成了一些堆積物,之後鯨魚的身體就會自主分泌一些油脂類的物質將其包裹住,然後助其排出體外。
簡單來說這也是鯨魚比較另類的粑粑,之後這塊物質就會進入海洋,經過長期的風吹日曬就成了龍涎香。
直到現在,龍涎香還是備受追捧,也是一些高檔香水製作必不可少的原料。
珍珠是人們見的比較多的一種動物肚子裡的“寶貝”,這是因爲貝殼類生物在進食、呼吸的過程中,會有一些雜質進入殼裡面。
它們爲了保護自己就會分泌一些珍珠質來包裹這些東西,時間一久就成了珍珠。
除了動物之外,其實植物的“身體”也會在生長的過程中產生人們所謂的“寶貝”,比如沉香。
沉香的形成是因爲一些瑞香科的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因爲火燒雷擊、蟲子啃咬等外部原因出現傷口,樹木爲了自愈分泌了一些樹脂來修復傷口。
這與周圍的一些微生物發生反應之後就形成了沉香,沉香的形成具有偶然性,所需的時間也很久,因此價格也相當昂貴。
«——【·民間偏方·】——»
這些動物或者植物身體的“寶貝”雖然有的真的具有一定價值,但是並不是所有的。
人們也要注意甄別,尤其是有藥用價值的一些東西,如果使用不當,很有可能會對自身產生傷害。
其實不光是“雞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多少知道那麼一兩個偏方,大多都是什麼“包治百病”,但偏方的存在,其實是有其歷史和社會根源。
在過去,醫療資源匱乏,人們對疾病了解不多,所以常常寄希望於一些神秘的東西或方法,這種想法一代代傳下來,慢慢形成了深入人心的文化習慣。
加之信息傳播的侷限性,真相往往被掩蓋,謠言卻得以肆意傳播,進一步加劇了人們的認知偏差,在現代科學的視角下,這些所謂的“珍奇異寶”往往只是普通的生物組織或病變產物。
它們的藥用價值和市場價值,並非由其稀有性或神秘性決定,而是需要經過科學的驗證和評估,盲目相信這些缺乏科學依據的說法,不僅會造成經濟損失,甚至可能延誤病情,危害健康。
這些藥方通常比較簡單,用的藥材不多,容易在當地找到,民間認爲它們對某些疾病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偏方並非萬能的,盲目使用偏方存在巨大的風險。
民間流傳的偏方,往往缺乏這種個性化的指導,很容易出現“一方治百病”的現象,導致誤診誤治,中藥材有很多種類,有些看起來很像,但效果卻大不一樣。
如果自行採集或調配藥材,很容易出現誤用或過量使用的情況,輕則影響療效,重則危及生命。
特別是孕婦、兒童和老人這些特殊人羣,用偏方的風險更大,副作用也難以預料。
但是也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有的偏方里頭藏着不少民間智慧,也不能全盤否定。
很多偏方確實來源於長期的實踐經驗,其中也可能包含一些有效的成分或治療思路,但這些經驗需要經過科學的篩選和驗證,才能轉化爲可靠的醫療手段。
現代醫學的進步,讓我們有了更多科學、安全又有效的治療手段,我們應該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疾病,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和專業的醫務人員進行診治。
除了理性對待醫療信息,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與其寄希望於虛無縹緲的“靈丹妙藥”,不如從日常生活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疾病,增強體質。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