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創亞洲片現代感 超越黑澤明

阿薩亞斯(左)非常欣賞侯孝賢,努力向西方影壇介紹侯的電影。

圖爲黑澤明。(資料照片)

不少人看了《刺客聶隱娘》反映劇情深奧看不懂,不妨先看看紀錄片《侯孝賢畫像》。此片是張曼玉前夫、法籍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1997年替侯導拍的,他希望藉此讓更多人認識侯導的電影,「一個導演的『畫像』恰恰可以成爲解讀他電影的鑰匙。」

阿薩亞斯不忘討功勞

阿薩亞斯與侯導的淵源起於電影人陳國富。1984年阿薩亞斯替期刊《電影筆記》考察香港電影,陳國富邀他到臺北:「香港電影已經完全產業化、工業化,你應該來臺灣,有些新導演會讓你們更感興趣。」他看了侯導的《風櫃來的人》、《兒子的大玩偶》,以及楊德昌《海灘的一天》,對電影質量感到非常震驚,「雖然楊的電影也很棒,但侯的電影更有一種原始的力量,有些粗獷。」

阿薩亞斯回到法國對《風櫃》念念不忘,打電話給南特影展的選片人,請對方注意這部片。《風櫃》1984年得了法國南特影展最佳影片,打進歐洲,侯導逐漸走向世界,他自認出了一點力。「侯孝賢創造亞洲電影獨特的現代性!」他認爲侯甚至超越日本大師黑澤明、溝口健二等人,沿襲西方敘事文化的習慣,因此率先得到西方認可。

《侯孝賢畫像》是法國《我們時代的電影》系列電視紀錄片。當時負責人想拍大陸導演張藝謀,但法國導演瑪麗皮埃爾穆勒(中文名杜阿梅)反對:「必須是當下最重要的導演,要拍只能拍侯孝賢。」阿薩亞斯知道侯導在法國的名氣不夠,所以藉此機會展示侯是個怎樣的人,怎麼創作電影。

拍侯讓楊德昌很受傷

阿薩亞斯說,侯導當時籌備《海上花》,「他根本是個很棒的演員」,侯導一邊當演員,一邊導演上身,忍不住還指導他如何拍攝。影片成果大家都很滿意,遺憾的是少了楊德昌。他說,當年也邀楊在電影裡講話,但楊因主角不是他而拒絕,「他對我拍侯孝賢感到很受傷,他是一個頗有傲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