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老人下跪,祝融失色
古人說“男兒膝下有黃金”,當言男人要自尊自愛;在文化傳統中,老人不輕易下跪,因爲老人熬過了風霜歲月,其他人多爲晚輩,沒幾人受得起老人一跪,所以老人一般只跪死人,所謂死者爲大。
日前,衡陽卻發生了老人跪年輕人的事。
尋求真相
4月18日,湖南衡陽祝融街道辦通報了“一流動攤販老人向執法人員下跪”一事。
4月20日,新京報的跟蹤報道援引街道辦說法,“2024年4月18日上午,南嶽區祝融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在日常巡查中發現,南嶽大廟前坪有一老人在流動叫賣,執法隊員對老人進行勸離,老人堅持不願離開,執法隊員遂暫扣了其秤具。老人在索回秤具的過程中情緒激動,突然下跪,執法隊員隨後將秤具還給了老人,老人離開現場。”
新聞報道與網絡傳說,莫衷一是,幸好還有視頻,爲我們提供了最基本的事實遵循。對於報道所述內容,以常理來揣測,是很難理解的:如果視頻記錄的是老人索要秤具,那麼爲何不是老人向前走,而城管人員大步向前,老人步步倒退?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索要東西,不是往前靠,往前粘,而是步步倒退,一邊大喊着你快還我東西?
這是異於常人的地方。
步步後退,常見的反應難道不是“你不要過來”?因爲恐懼才後退,才符合人的正常反應,何時人性倒轉,變成了索要東西時反而大步後退了?
一個步步進逼,一個節節後退,官方解釋說是後退者在索要東西,那麼,城管大步進逼是爲了施還給老人秤具?
倒着行,逆着施,衡陽的這起跪拜城管事件是確實難以常情來揣度。
不過,這已經不重要,因爲新聞赫然寫着:涉事單位要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祝融街道黨工委已對涉事隊員進行嚴厲批評教育。
批評教育,還是嚴厲的,懲罰不輕了。
反思跪下
網絡爲何對這一事件敏感,或是值得各方反思。
2020年,李克強總理指出,“我們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
後來統計局以及各種收入計算模型反覆驗證了這一結論。因此,月收入低於1000,這是我們6億人的基本現狀。
那麼,這6億人當中,老人佔多少呢?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逾2.67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18.9%,其中60歲到69歲的低齡老年人口占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半數以上。
衡陽的農村老人,如果此前繳納了最低標準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障金,如果沒有其他的謀生渠道,那麼他現在每月養老金不足150元。
老人爲什麼想要索回他的秤具?因爲那是他秤量這個世界的工具,也是他在這個世界的僅有的生存工具。
我們爲什麼關注老人下跪?因爲那是我們父母的影子,是6億人身份的他指,也是我們藉着互聯網能表達關切的能指。
在老齡社會加速到來之即,我們仍沒有考慮好老人的生存尊嚴,沒有照顧好老人的生存需要,這是社會之痛,也是時代之殤。
從這個角度來看,關注老人下跪這一事實,即超越了城市管理的維度,直接指向了人的生存與尊嚴。
不管是官方還是媒體,亦或是千萬網民,都自覺地將下跪之人呼之爲“老人”,其含義顯然指向了更爲寬廣的大衆,指向這個2.67億的羣體。
如果從制度層面,不能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之境,那麼,對那些不願意加劇社會與家族負擔的老人提供就業機會,提供自食其力的空間,是我們這個社會最基本的底線,是我們賴以維繫文明的最後一塊麪紗。
因此,透過一個老人的下跪,我們看到2.67億老人的生存境況。
或許,這纔是網民心之慼慼的原因所在。
叩問初心
作爲城管部門,或會覺得委屈:驅趕小商小販,不是正常的操作嗎,不是城管的職責所在嗎?
難道說,誰老誰有理,誰跪誰可憐?世界肯定不是這樣。城管是綜合執法部門。執法的最大的初衷是什麼?我們的理解,執法是爲了保障人民更好地生活。
在現有的體制框架下,城市管理應體現管理的彈性與溫度。之所以提出彈性與溫度,只因人們期待城管隊員的工作是剋制的、溫和的。見之於視頻,其中一名城管竟然叼着煙,衣領敞開,步步逼上前。有網友指出,這種形象極易讓人聯想到影視作品裡的黑社會團伙、以及僞軍作法。
管理需要溫情的,尤其要看到時代的變動對普通人巨大的影響。當前經濟下行,涉及基本生存的水電氣油卻是一路高歌,在這一背景之下,如何讓商販流動起來,讓人間煙火氣升騰起來,是當前的民生大考題,也是最大的政治之一。
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從技術層面來看,城管執法有一定的難度。這個難度,就是人民羣衆確實需要這三瓜兩棗的收穫,而出於城市管理整齊劃一的目的,卻不能提供相應的合規經營場所,這是發展過程中的現實矛盾。然而,你讓一個老人等你完善經營場所,劃分出合理的經營空間,即使他有心等,歲月也等不起,君不見,老人已是一頭白髮了嗎?
城市管理,要服務於人們的生活。當普通人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榨之後,城市管理就失去了管理的初心所在。沒有走街串巷的賣貨郎,就沒有了童年那“魯冰花”的溫情;沒有普通人的一茶一蔬,就沒有城管隊員的薪水與家裡的煙火氣。
從這個角度來說,執法還應有一定的謙抑性。執法的權力根源是人民,對人民保持謙卑的狀態,纔是對“一切權利屬於人民”的正確理解。
2021年6月,某地一名賣水果的大娘遇到城管檢查,跪地求饒,不料城管也趕緊跪下,直言:“大娘,起來,我也給你跪倒了,起來起來。”
這名城管隊員爲什麼下跪?一是因爲對城管執法的謙抑性有足夠的認知,二是對傳統文化有敬畏,不敢讓長者跪在自己面前。
衡陽城管之失,就在於既沒有對權力來源的基本認知,也沒有對傳統文化的敬畏。無知無懼,才令人畏懼。
追思傳統
網友對城管部門的聲討,正是傳統文化的覺醒。
公衆情感上對城管抗拒,是因爲城管割裂了我們文化中尊老的文化傳統。
逼得老人步步後退,最終跪下來,這類的事情,如果發生其他野蠻之地或能理解,但發生在衡陽祝融,無論如何令人無法想通。
無他,因爲衡陽自古就應是光明溫暖的所在。
衆所周知,衡陽是祝融火神的駐地、封地、墓地、紀念地,而祝融社區更是直接以“祝融”命名,其淵源自然較之於其他地方更爲深厚。
祝融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時掌火之官。《禮記》曰:“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此外,還有《尚書》《山海經》《史記》《漢書》等23部傳統典籍、地方古籍中有記載有祝融。
春秋時期,《管子·五行》記載祝融爲黃帝六相之一,對應於南方:“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得大常而察於地利,得奢龍而辯於東方,得祝融而辯於南方,得大封而辯於西方,得后土而辯於北方。”
南宋羅泌《路史》說:“(祝融氏)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陽,是以謂祝融峰也。”《水經注》記載:“衡山南有祝融冢。楚靈王之世,山崩,毀其墳,得營邱九頭圖。”
梳理典籍,剝離神話外衣,或能大致發現其脈絡:即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祝融君帶領的一個部族,在南嶽衡山過着狩獵生活,不僅發明了“擊石取火”,而且創造了保存火種的方法。黃帝南巡到此,便封祝融君爲管理火的“火正官”,又封他爲司徒,主管南方事務。
換上現代話語體系,就是說祝融帶領人們吃上熟的東西,過上溫暖人生,改善了人的體質,在人類文明早期,施加了十成火候,推動中華文明的迅速成熟。
火象徵光明、溫暖、進取、活力,是全人類的共同語言、不同民族的共同圖騰,比如說古希臘中盜取天火的神,一直爲後世所敬仰。中國首輛火星車命名爲祝融,代表人類文明中溫暖的活力的部分在星際擴張。
不過,讓人沒想到的是,祝融火星車升上了天,火神祝融所在地的老人或許還是祝融後裔,卻跪下了地。
老人的下跪,卻是爲生計而跪。
祝融溫暖了整個華夏,也光明瞭整個文明體系。而回頭看當地城管部門,對真相缺乏基本的尊重,對傳統付諸於完全的割裂,對法規精神欠缺準確的理解,對老年羣體喪失樸素的悲憫,在這四月的祝融街上,在這字符跳動的互聯網上,卻擋不住這下跪帶來的森森寒意,以及文明斷裂帶來的落差感,令人遺憾,也令人心生戒懼。
來源:桔紅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