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爆違約慘況 這3家突封口 專家曝動機不單純

恆大爆出債務違約,但國際信評機構冷處理保持沉默。(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大陸房地產巨頭恆大債務危機延燒數月,上週五(3日)公告一筆債務跳票後,市場並未受到太大波動。美媒報導,週四(9日)惠譽表示,恆大尚未確認支付其最新債務,引發違約,但三大國際評級機構紛紛保持沉默。有經濟學家指稱,「多數評級機構早就應該對恆大稱技術性違約,但沒人敢這麼做,因爲他們不想承擔後果。然而不給恆大貼上官方違約標籤,可以讓該公司以較低的成本重組債務。」

CNBC報導,本週四惠譽將恆大信評從「C」調降至「有限違約」,恆大債信評級首度列入「違約」等級;週五(10日),三大信評機構之一的標準普爾並沒有發表聲明,只引用週二美媒披露稱「恆大違約似乎無可避免」一句帶過;另一家評級機構穆迪也沒有任何迴應。

Natixis 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Alicia Garcia-Herrero週五表示,「早就應該稱恆大是技術性違約,但沒人敢這麼做。中國沒有說清楚,因爲沒有要求說清楚的壓力。」

Garcia-Herrero 指出,「國際評級機構沒人願意給這個貼上標籤,因爲他們不想承擔後果,每個人都在試圖從中獲得收益的可能性。」她坦言,不給恆大貼上官方違約標籤,可以讓該公司以較低的成本重組債務。

大陸人民銀行行長易綱9日表示,恆大事件引起部分香港投資者憂慮,但香港擁有明確的法律程序處理,估計中長期不會對資本市場帶來破壞。

易綱強調,恆大的風險問題是市場事件,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妥善處理,債權人和股東的權益將按照其法定受償順序得到充分的尊重。

週五在香港掛牌的中國恆大下跌 1.67%、收在1.77港元。恆大 ADR(EGRNY-US)週五大漲9.68%、收在5.52美元。

截至6月底,恆大揹負超過3000億美元(約臺幣8.3兆元)債務。恆大在債務危機爆發以來,不斷出售旗下資產籌錢來償債,10月下旬順利繳交兩筆到期債券利息分別爲8350萬美元與4750萬美元,驚險躲過違約危機,但之後支付其他債券利息就沒那麼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