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笛、唐克揚、李瑩、周慧、劉蘇等20多位老師一同打開「人文禮」

隨着歲月的流轉,城市的輪廓愈發清晰,它不僅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舞臺,更是我們精神世界的共鳴之地。站在這個由量變向質變躍遷的關鍵時刻,我們懷揣着對城市公共性、美學、功能和連接的深刻渴望,與城市中的個體共同編織一個更加豐富、多元、有溫度的城市文化圖景。

城市,曾是文學作品中的背景,如今卻躍然成爲故事的主角,它的每一次脈動都與我們的心跳同頻。“2024獻給城市的人文禮”項目正式啓幕,這個深秋,讓我們一同在人文的海洋中航行,探索、交流、沉思,與志同道合的靈魂不期而遇。在城市的公共空間中,我們尋找平等的連接,讓公共生活成爲跨越個人小世界的橋樑。

停止以愛爲名的綁架

鄭世彥

譯者、副編審、心理諮詢師

著有《看電影學心理學》

汪麗

譯者、文學博士

譯有《看不見的女人》等

內容簡介

在沈騰的電影《抓娃娃》中,我們看到了一種傳統的教育方式,儘管影視的闡述有些誇張,但它引發了我們對“爲了你好”式教育的深刻反思。是從愛出發,最後卻變成了一種控制和壓迫。

都說是“爲了你好”,究竟是爲了誰好?家庭關係中是否存在以愛爲名的綁架?

爲何討好型人格、情感壓抑在“東亞小孩”身上不斷重演?

當愛成爲枷鎖,我們如何理解父母及做父母的自己?

國際心理學大師、“原生家庭”研究先驅愛麗絲·米勒在暢銷代表作《爲了你好》中,用歷史著名的經典案例,探討了有毒的家庭教育對個人乃至社會造成的長期影響。

本週六下午,心理諮詢師鄭世彥、文學博士汪麗將從本書出發,與讀者一起反思“爲了你好”式教育,探討養育過程中以愛爲名的暴力,擁抱那些“聽話”的小孩,用理性的思考溫暖現實。

10.26|14:30-16:30

尋麓書館·麓湖館·麓客廳

地理學家段義孚:一位探索世界的孤獨者

劉蘇

現任教於西南大學

譯有《戀地情結》等

著有《上海市嘉定區拾荒者地方認同研究》等作品

張晉

藝術家

100公里策劃人

內容簡介

作爲探索世界的孤獨者,地理學家段義孚以其深邃的心靈和獨到的觀察視角,爲我們打開了一扇理解空間與地方的窗戶。他的故事,從站在世界舞臺的少年到退隱學術角落的思考者,展現了一種從世界走向自我的獨特人生軌跡。

作爲“人文主義地理學之父”的段義孚,他的研究,不止於地圖和座標,而是深刻關注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以及感知我們該如何生活。他的成就包括獲得地理學界的最高榮譽——瓦特琳·路德國際地理學獎。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將一起探索段義孚如何用他的好奇心和人文主義視角,爲我們描繪了一個既真實又富有詩意的世界。

本週末,我們將與西南大學的劉蘇和藝術家張晉一同走進段義孚的世界,探討他的人文地理學視角如何讓我們更好地認識“附近”和“遠方”。

10.26|14:30-16:30

尋麓書館·麓湖館·開墾廳

出走與迴歸:在當代中國尋找日常和故鄉

唐克揚

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首席研究員

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

王婭蕾

策展人

A4文獻中心主任

內容簡介

故鄉,這個充滿情感的詞彙,往往與名聲和記憶緊密相連。然而,並非所有的故鄉都廣爲人知。那些默默無聞的地方,那些被時間遺忘的世代,以及那些難以辨認的美麗風景,它們的故事又是如何被記錄或遺忘的呢?閱讀和旅行,不僅是爲了知識的積累和視野的拓展,更是爲了尋找那些能夠解開現實之謎的“地方知識”。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根植於某個地方。

在《無名的蕪湖:尋找故鄉和風景》一書中,作者唐克揚以人文主義的視角,深入探討了長江邊的小城蕪湖對個體的深遠影響。他通過個人的觀察和思考,試圖捕捉並解讀那些模糊的城市印象,探討它們如何構成我們對故鄉的複雜情感。

10月26日下午,唐克揚將攜手策展人王婭蕾,從蕪湖這個無名之地的世情與詩境出發,探討近世以來“地域特徵”的興起和解讀。他們將分析這些特徵是如何從個體的體驗中匯聚成對整個社會的重大影響。這場討論不僅是對一個地方的探索,更是對個體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找到自己位置的深刻反思。

10.26|14:30-16:30

尋麓書館·麓山館·報告廳

從宋代說起,中國婦女財產權的演變

景風華

四川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法學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爲中國法律史、禮制史、家庭史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的女性擁有哪些財產權利?從宋代到明清,再到民國,婦女財產權利發生了哪些變化?距離真正的平等還有多遠?

以往研究研究中國的財產繼承多從男性角度不同,學者白凱利用婦女史的獨特視角,考察了當一個家庭中的男性子嗣缺席時,女性的財產權利會發生什麼變化,並通過分析不同女性羣體從宋代至民國時期擁有的財產權利,釐清了前人研究中對婦女財產權利的誤解,成功地突破了以往學界在帝制中國之財產繼承製度上形成的靜態圖像。

本週六,四川大學副教授景風華將從女性視角切入,從《中國的婦女與財產(960-1949)》出發,以引起衝突而鬧到官府的財產繼承案例爲探討對象以特殊見一般,帶領我們從財產繼承層面窺見千年以來女性困境演變之路。

10.26|14:30-16:30

尋麓書館·麓山館·開墾廳

微觀成都:顯微鏡下的歷史風景

王笛

歷史學家

澳門大學歷史系講席教授

馮暉

作家

歷史影像學者

內容簡介

走進一座城市有多少種方式?除了走街串巷的city walk,東遊西逛的vlog,我們還有閱讀!本雅明的巴黎拱廊街,威廉·夏伊勒的戰時柏林,金宇澄的上海弄堂,以及——歷史學家們鉤沉海量史料,重構出的城市歷史記憶。

數十年來,歷史學家王笛將目光投注在小人物的身上,通過多種形式的資料,構築了以成都爲中心的微觀歷史研究體系,重繪大衆公共生活的生動畫卷。作家、歷史影像學者馮暉亦專注於城市微觀史,多年來漫步成都街頭,開啓路上觀察,將考現學與歷史影像研究相結合,嘗試連接成都的古與今。

10月27日,我們邀請到歷史學家王笛與作家馮暉,以獨特的微觀視角,和大家一起重新閱讀成都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

10.27|14:30-16:30

麓湖藝展中心·學術報告廳

反家暴,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的20年

李瑩

北京市振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中國法學會會員

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理事

劉紅燕

作家

口述歷史工作者

著有《媽媽的勇氣:引導孩子找到自己》

內容簡介

如果關注過各種跟性別暴力相關的受害者案件、新聞,你可能經常會看到李瑩的名字。自2002年以來,李瑩律師一直致力於婦女兒童維權工作,處理了500多起與家庭暴力、性騷擾、性侵害相關的案件,也直接推動了中國《反家暴法》的出臺。

本週末,她將攜帶她的辦案手記《走到春暖花開》來到成都,在尋麓書館與讀者分享她在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方面的法律經驗和深刻見解。李瑩律師將從個人經歷、難忘案件、辦案感受出發,深入探討女性困境,以及對女性權益社會現狀的法律思考進行多維度的探討和交流。

10.27|14:30-16:30

尋麓書館·麓湖館·麓客廳

聊聊創作與生活以及沒有財富的自由

周慧

寫作者

健身愛好者

《認識我的人慢慢忘了我》作者

劉瑩

金融從業者

終生學習的踐行者

開墾社羣成員

內容簡介

在面對生活的諸多選擇時,許多人能夠忍受孤獨,但並非所有人都能擁有那種堅韌不拔、隨處生根的心靈。黃燦然詩人曾這樣描述周慧的故事:一個來自湖南農村的女孩,她在深圳的奮鬥並非爲了成爲商業巨頭,而是追求成爲一名作家。她的努力,是爲了不必再努力,最終她贏得了一種無需財富的自由,過上了一種讓貧窮顯得無足輕重的生活。

這不僅是一個普通人不斷重塑自我的故事,它還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深刻的真理:唯有真正重要的事物,才能在生命的長河中留下印記。

本週日,周慧將帶着她的處女作《認識我的人慢慢忘了我》,與開墾社羣成員劉瑩一起,分享這本書背後的創作歷程和生活體驗。她們將探討一種超越物質財富的自由,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找到真正重要的東西。這將是一場關於如何在物質世界中尋找精神富足的深刻對話。

10.27|14:30-16:30

尋麓書館·麓山館·報告廳

當“鼠輩”決定走出迷宮

黃競歐

作家、譯者

首師大哲學系講師

劉利

前出版行業從業者

開墾社羣成員

內容簡介

起牀!幹活!搬奶酪!日復一日!

這是《迷宮:一場存在主義歷險》漫畫中小老鼠呈現的狀態。有一天,它突然覺察,如果沒有奶酪呢?這一切還有意義嗎?人生的出口在哪裡?別人怎麼看我,真的重要嗎?

當代牛馬陷入沉思,這本書的主角在演我。鼠鼠我啊,在迷宮中兜兜轉轉,精神內耗,終於有一天決定走出迷宮。

從自我和現實出發,一場關於薩特存在主義的深刻對話就此展開。10月27日下午,我們將聽到《迷宮:一場存在主義歷險》的譯者黃競歐和讀書博主劉利有關人生價值確立的精彩對談。當個體開始尋求自我與自由時,如何在生活的迷宮中找到方向。如果“鼠生”註定是場贏不了的遊戲,也許我們可以自由地制定規則。

不用糾結意義,所有的路都通往出口。

10.27|14:30-16:30

尋麓書館·麓山館·開墾廳

「我」系列:如何構建自我?/如何看待不確定?/如何與TA人共存?

期許通過不同角度的探討,看見更多可能性。

“書店不同分享場

共創出版機構

共創落地機構

特別支持

爲激發更多朋友深入參與人文藝術生活,本週末連續兩天參與尋麓「人文禮」分享會的朋友,10月25日 18:00前,將本推文分享至朋友圈,附上不低於20字推薦文字。本週末,憑朋友圈記錄+分享會參與憑證,可在尋麓書館前臺獲得A4美術館鹽田千春展覽門票一張。

A4展覽信息介紹:

以“線”的創作聞名全球的現象級藝術家鹽田千春,東京、上海、深圳巡展近100萬人打卡。西南首展&全新個展“宇宙迴音(Another Planet)”,超強視覺衝擊力,沉浸式治癒體驗,三件超大型裝置和20多件中國首次展出的繪畫、小雕塑,徵集5000個孩子的願望並進行在地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