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經濟學家看好中國的長期發展

(原標題:荷蘭經濟學家看好中國的長期發展)

新華網海牙4月2日電(記者王湘江)荷蘭經濟學家海科·埃貝斯日前在接受新華網記者書面專訪時說,中國通過對教育、基礎設施和技術創新等領域的持續投入不斷提升生產力,他對中國的長期發展“非常樂觀”。

埃貝斯現任荷蘭奈耶諾德商業大學國際經濟學教授和奈耶諾德中國研究院創始人兼院長。他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中國問題,迄今已出版多部有關中國經濟的學術著作。

埃貝斯說,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既有政府的干預和引導,也有市場的務實與靈活。中國成功實現了經濟繁榮,而並非照搬西方模式。

埃貝斯說,他在研究中國經濟時,重點關注的是經濟發展背後的中長期驅動因素。從長期看,經濟的成功是經濟供給側結構性變化的結果,是由開放程度、教育投入、競爭力、基礎設施投入、創新和生產力增長等因素驅動的。中國的創新和技術進步會不斷推動生產力的提高,短期問題不會影響中長期的增長潛力,他對中國的長期發展“非常樂觀”。

在談到貿易保護主義的問題時,埃貝斯說,貿易保護主義對所有相關方都不利。例如,如果沒有中國相關產品的出口,歐洲就無法實現綠色轉型。

在談到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影響力時,埃貝斯表示,全球經濟實力正在從西方發達國家向非西方國家轉移,世界正在邁向一個新興市場經濟體的世紀。

埃貝斯認爲,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這種重要性體現在多個方面:一是新興市場經濟體中產階級不斷增長,有利於拉動全球經濟持續發展;二是越來越多的新興經濟體躋身全球前列,在全球經濟舞臺擁有更大話語權;三是新興經濟體在國際多邊機構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強,爲其參與國際事務提供更多機會和空間;四是新興市場經濟體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增加了吸引力和競爭力;五是新興市場經濟體不斷擴大技術研發投入和提高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結構不斷升級和優化。此外,電動汽車的發展也是新興市場經濟體在環保和科技領域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體現了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積極努力。

埃貝斯說,中國是100多個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也是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重要投資者,“在中國發生的事情往往具有全球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