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毀滅危機 黑雨下的科學罪惡

諾蘭執導的《奧本海默》引發衆多討論。(UIP環球影業)

漫畫《謝謝你,在這世界的一隅找到我》(摘自網路)

人們爲何需要看見奧本海默的故事?以歷史、科學等多方觀點而言,核武的研發並不僅只是新武器誕生,而是一個全新的世界被開啓。文字創作者趙啓麟、楊渡在《奧本海默》之外也推薦了延伸閱讀與思考。

趙啓麟推薦在《奧本海默》後不妨一讀《造夢者克里斯多夫.諾蘭:拆解燒腦鬼才把潛意識化爲現實,打造時間和記憶的迷宮》,這本探討諾蘭導演電影的專書,可以發現「科學的罪惡」一直是諾蘭最關心的主題,而我們與諾蘭同樣成長於後核子時代,總是要面對科學真實帶來的世界毀滅恐懼:核子彈。書中描述,諾蘭說奧本海默的傳記「讀起來毛骨悚然,因爲他們糾結的是被他們所釋放的東西。釋放出來的東西要怎麼控制?」

「世界是由天才所推動和毀滅的,然而一般人民與核彈又是什麼關係呢?同時閱讀《謝謝你,在這世界的一隅找到我》這套日本漫畫,以及《原子城女孩:曼哈頓計劃,終結二次大戰的關鍵女性》這本紀實報導,同樣令人毛骨悚然。」趙啓麟指出,「原子城女孩」中辛勤工作的女子,她們不知道自己在正在製造世界第一顆原子彈,她們不知道自己改變了誰或被誰改變了命運,直到1945年8月。

在世界一隅的浦野鈴,哥哥的骨灰罈裡,只有一顆小石頭,雖然戰場上很難把遺骨帶回家,但是,媽媽說:「至少放一顆漂亮的黑色石頭吧,用這塊難看的石子充數,當笑話來講都不配。」即使死亡,也有自己的尊嚴要守護。朋友送給浦野鈴一盒口紅說:「拿去打扮得漂亮點吧,大家都說,被空襲炸死的人,屍體看起來越漂亮的,會越早被清理呢。」

「直到1945年8月,我們才知道,今日可以煩惱着日常生活的雞毛蒜皮,就是一種幸福,幸好我們只要煩惱日常生活,『科學的罪惡』只有花太多時間滑手機。」趙啓麟表示。

作家楊渡則指出:「這個世界,朝着核毀滅的危機狂奔。」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在今年6月12日發表的一分報告指出,全球在2023年1月的核彈頭數量比2022年增加了86枚,且全球約有2000枚核彈頭處於高度戒備狀態,隨時可以派上戰場。

楊渡推薦原爆當天身在廣島的作家,太宰治啓蒙恩師井伏鱒二在戰後20週年寫下的小說《黑雨》,他取材了廣島原爆生還者的親身採訪及農民軍醫手寫實錄,爲原爆書寫重要代表作,忠實記下宛若妖怪不斷涌動的巨大「蕈狀雲」、遍地不成人形的「蟻行者」,細膩書寫了一羣掌權者造成的恐怖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