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夫在線“賣身”螞蟻集團,“百億獨角獸”的新生?

螞蟻集團成好大夫在線新“東家”。

9月13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好大夫在線主體互動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好大夫在線創始人王航、雷軍等股東退出,新增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雲場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簡稱“上海雲瑒”)爲股東,持股100%。

據悉,好大夫在線成立於2006年,是互聯網在線問診的頭部平臺,曾吸引了雷軍、騰訊等知名人士的投資,巔峰時期估值近百億。但由於業務模式單一,商業化轉型不及預期,公司始終缺乏造血能力,也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自身造血難疊加一直選擇不上市,也讓好大夫在線的投資方耐心逐漸耗盡。因此,不得不選擇賣身螞蟻集團。

不過,好大夫在線成立18年間積累起來的名醫、用戶、數據庫等資源依舊有價值,這也是其頻頻傳出被大廠收購的原因之一。而對螞蟻集團來說,支付寶平臺的互聯網醫療業務也可與好大夫在線的資源形成優勢互補。

好大夫在線“賣身”螞蟻集團

此前數次傳出將被大廠收購的好大夫在線最終投入了螞蟻集團的懷抱。

實際上,2023年8月就有消息稱,有互聯網大廠欲收購好大夫在線,並且已給出報價。今年4月又有傳言稱阿里健康正與好大夫在線洽談收購事宜,雙方已經就一些關鍵問題的談判取得實質性突破,不過。彼時雙方均予以否認。

一個月前,關於螞蟻集團計劃收購好大夫在線的傳言則甚囂塵上。彼時,好大夫在線方面並未進行闢謠,只是簡單迴應,公司對於此消息不予置評,請以官方發佈的消息爲準。而螞蟻集團則對此沒有迴應。

如今看來,好大夫在線最終仍“花落”螞蟻集團。

企查查顯示,好大夫在線母公司互動峰科技的原股東爲五位自然人,分別是持股85.94%的公司創始人王航、持股0.97%的小米創始人雷軍以及胡少宇、羅丹、盧永妍。如今,上海雲瑒取而代之,持股100%。企查查顯示,其爲螞蟻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同時,互動峰科技的法人變更爲了支付寶副總裁、數字醫療健康事業部總經理張俊傑。

此外,互動峰科技的7家控制企業,包括好大夫醫療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好大夫在線(銀川)科技有限公司、好大夫物聯網醫院(海南)有限公司等,目前均爲已註銷狀態。多枚“好大夫”相關商標則在此前已被轉讓,受讓方爲北京新醫強國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新醫強國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變更爲了張俊傑,原股東楊利鋒、王航等退出,目前由上海雲瑒100%持股。

據悉,作爲互聯網醫療服務的開創者之一,好大夫在線已摸爬滾打18年。2008年起,好大夫在線開始建設醫生工作站,提供線上醫患交流工具。2016年其首創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推動了互聯網醫院的試行。

官網顯示,目前好大夫在線已收錄了全國10526家醫院,93.3萬名醫生,提供圖文問診、電話問診、遠程視頻門診、門診精準預約、診後疾病管理等服務。

據好大夫在線公衆號,2023年,全國27萬餘名醫生在好大夫在線平臺上,共提供了4990萬次圖文問診服務、81萬次電話問診服務。患者就診後,通過好大夫在線平臺發表了34萬條就醫評價。

百億獨角獸沒落的背後

好大夫在線也有過輝煌時刻。

公開資料顯示,好大夫在線成立於2006年,當時正處於國內互聯網醫療萌芽階段。

成立次年,雷軍就作爲天使投資人攜手策源創投向好大夫在線投資300萬元,2008年、2011年、2015年、2017年,好大夫在線又獲得了來自包括DCM中國、摯信資本等機構的四輪融資。其中,2017年的D輪融資高達2億美元,由騰訊領投,多家基金公司跟投,同期,好大夫在線的估值達到13億-14億美元,約100億人民幣,躋身獨角獸之列。

不過,此後好大夫在線就未公開披露過融資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成立多年的好大夫在線一直沒有選擇上市。創始人王航表示,這個行業纔剛剛開始,還沒有到上市的時機。他們不願意拖着半成品、踩着高估值虧損上市,好大夫在線必須在實現自我造血之後纔會考慮上市。

然而,遲遲未選擇上市也讓此前看好的資方逐步失去耐心。

好大夫在線創始人王航在接受經濟觀察網採訪時就曾表示,從2022年上半年開始,他頻繁和好大夫的股東開會,被股東們問:什麼時候能退出、拿錢?

此外,好大夫在線始終缺乏造血能力。

據悉,好大夫在線的“三不做”一直在業內廣爲流傳,即不賺取藥品利潤、不自建線下醫院、不做醫療廣告業務,單純依靠醫療服務付費。

但如今的互聯網醫療行業大多靠“賣藥”支撐起營收,好大夫在線的堅持顯得過於“理想化”,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京東健康等後來者都靠着“賣藥”快速跑馬圈地,以阿里健康爲例,2024財年,公司自營健康產品銷售實現營收237.39億元,佔總營收的87.84%;醫藥電商平臺業務實現營收23.29億元,佔總營收的8.62%;醫療健康及數字化服務業務實現營收9。58億元,僅佔總營收的3.54%。

“死磕”醫療服務的好大夫在線也因此逐漸掉隊。即便在之後的發展中,好大夫在線嘗試了廣告、會員等商業模式,但公司商業化始終不及預期,遲遲無法盈利。

2022年的冬天,好大夫在線宣佈了裁員和轉型。在公司內部的公開信中,王航表示,好大夫在線即將進行戰略及組織結構調整,具體方向就是從創業期的專注產研轉型爲市場開拓。希望能加強業務的抗風險能力,擺脫對融資的依賴,成爲一家自負盈虧的企業。

當時間來到2024年,如今的好大夫在線依然有着名醫、用戶、數據庫等核心資源,投入螞蟻集團的懷抱,對好大夫在線來說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螞蟻集團的數字醫療版圖

據悉,螞蟻集團旗下的支付寶早在2014年就涉足醫療健康數字化領域。

可以說,支付寶的醫療健康業務一直與醫保掛鉤。2016年,支付寶與深圳市人社局合作開啓醫保無卡支付,2018年,支付寶參與醫保電子憑證標準制定,山東、廣西等地陸續上線支付寶醫保查詢,2019年,支付寶協助國家醫保局上線全國第一張醫保電子憑證,到2023年,支付寶聯合餓了麼、美團、率先在上海提供醫保線上購藥服務……

今年4月,醫保局數據顯示,全國醫保碼用戶已超11.2億人,已接入定點醫藥機構超80萬家,累計結算超60億筆。其中,通過支付寶激活使用的用戶已超6.1億,已經是國家醫保局官方第一大第三方激活和醫保支付渠道。

公開資料顯示,全國300多個城市、超3600家醫院在支付寶上提供一站式數字醫療服務。通過支付寶激活醫保碼的用戶數已經接近6億,月活躍用戶在2億以上,每天使用的醫療服務次數達到1300萬次。

也因此,支付寶擁有着強大的流量和平臺優勢。

在就醫服務方面,除了常規的在線問診、健康科普外,2023年6月,杭州市醫保局聯合支付寶推出全國首個AI醫保經辦助手杭州“醫保小智”,同年11月,浙江衛健委聯合支付寶推出全國首個數字健康人“安診兒”。

在不久前的9月5日,支付寶還藉助外灘大會發布了“AI健康管家”。該服務覆蓋了從找醫生、解讀報告、陪同看診到諮詢醫保等多個醫療服務環節,力求通過人工智能賦能醫療行業,簡化和優化用戶的就醫體驗

從行業來看,據頭豹研究院,2019年—2023年,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市場規模由260.79億元增長至1245.73億元,其間年複合增長率47.84%。預計2024年—2028年,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市場規模由1618.66億元增長至4219.76億元,其間年複合增長率27.07%。互聯網醫療依舊有着較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看來,支付寶具有“更強的平臺屬性”,而好大夫在線則擁有數萬名活躍名醫資源。此次入主,好大夫在線可以緩解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和商業化轉型的難題。螞蟻集團則可以藉助好大夫在線的資源優勢,加快在線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形成更多元化的商業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