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遊蹤】林銘亮 /型態的誕生
八點,坐紅線,有一站叫Columbia University,參觀圖書館(記得拍館前的智慧女神塑像),逛校園(及常常被哥大校友提及的大草皮)。十二點,逛哥倫布圓環、時代華納、大都會歌劇院。兩點,林肯中心聽名導彼得.布魯克的歌劇《魔笛》。吃甜甜圈。六點,和查理在韓國城見面吃韓國烤肉。
我一直在反省爲什麼我的旅行需要這麼有規畫:心還在臺灣的時候,腳就已經在紐約把整天的行程沙盤推演一次,要是該行程因爲某場演出湊巧還有票(例如《魔笛》)而取消,也要像術後復健一樣找時間彌補,例如那天原本規畫悠閒流連Barnes & Noble書店一下午,硬是把參觀洛克斐勒中心塞回去。「沒吃飯也要走!」我這樣對兩腿發軟的自己喊話。
靜夜想來,一定和我的香港初體驗有關。
1994年,《重慶森林》上映,身旁的女同學全部爲金城武瘋狂,男生還好,繼續死忠麥可喬丹。一知道家裡決定赴港旅遊,妹妹立刻與我約定,要在重慶大廈裡拍一系列照片,她演女殺手林青霞,鏡頭就是她的金城武。
抵港隔日,我們一再確認重慶大廈要在哪個地鐵站下車,出得站來擡望眼,重慶大廈像座黑色的紀念碑聳立,我們興奮得像小雞,忘了先在門口拍照就忙着往前衝。誰知大廈裡,全然未見王家衛胸中那神秘耽溺的迷人光影,唯有青灰色的日光燈在高處剔牙。圍繞在四周的,是純粹無參雜的商家,拉客人,作生意,銀貨兩訖,成交。匆忙的腳步聲與陌生的言語取代了尖銳的配樂,沙沙沙,未明的生物摩擦着樹叢,生命在騷動,原本不知去處的印度人正如劇本寫定,三三兩兩在店門口現形,一雙雙焊在棕黑色皮膚上的濁白大眼睛向我們探射,居然就圍了過來,買手錶嗎?這邊看啊,你好,hello,買相機?那邊的他露齒詢問,這邊的他猿手搭我們肩頭。我國中才剛畢業,嚇得沒了聲帶,看看苗頭不對,拉着妹妹一溜煙逃了。
驚魂甫定的妹妹說:怎麼裡面長這樣……
這纔是真實的重慶森林,森林的黑暗藏着人心,也藏着沒人想聽的實話。對這些人來說,或許黑暗有溫暖,各種形狀的微賤,都有被短暫重視的時分。成年後回眸,落寞、自私、絕望、背叛,其實電影都呈現了,只是年幼的我們,眼裡只看見愛情。
除了失望,妹妹什麼都沒從重慶大廈帶走,包括說好的各種擺拍美照。站在熙來攘往的馬路旁,我們纔想起手中的相機因爲怕被搶,一直死命握着,根本忘記要照相。
換我了。妹妹的香港任務是陪我去找書店,出國怎麼可以不逛書店呢?到了紐約不逛Strand,到了臺北不逛敦南誠品,到了東京不逛神保町,到了北京不逛琉璃廠,算什麼文青?當年的書店很單純,不必靠分衆和跟風也能活色生香,擺書,賣錢,銀貨兩訖,這點倒是和重慶大廈並無二致。
有新儒學撐腰的香港,書店居然極難覓着,我們發現一間現已遺忘名字的書店,格局頗類過去臺灣光華商場的攤位,夾峙於高頭大馬的商家間,活似小佛龕;門口磊好一落落的書,上壓寫着諸如「特價」、「共產黨」毛筆字的白紙,分明看見兩三個乾瘦的中年男子踅來,翻翻政治禁書,幾秒鐘之後打包帶走。
三十年後回想起來,這一天,愛恨寫定,這就是之後我訪香港的每一天。香港形塑了我的旅遊模式:對城市旅遊情有獨鍾,確實安排每天在外的十六小時,地鐵與步行,市民搬演的藝文片與時代劇。我總能在山坡的缺口發現民國曆史、搖晃的船上巧遇有臺灣經驗的港人、意外發現朋友也在香港不如一起利苑飲茶。我真心期盼能繼續發現書上網上都沒人說到的知識,吃一些難吃但有意思的食物,或許這就是爲什麼我難忘香港的原因吧!即使曾聽聞這座城市分屍煮屍、不自願跳樓墜海,我還是愛它。
有些人則並非如我,因爲一座城市而塑造了旅遊的型態,例如我妹妹。初訪香港爲重慶大廈所傷,二訪香港回臺則腸胃炎吊點滴,三訪香港落地即染上重感冒,一路暈眩嘔吐,從此留下與香港八字犯衝的惡劣印象。
或許不塑造也是一種塑造的方法,她現有的旅遊型態可精采得很,至少不用像我一樣,把每一個小時的行程都打好,還印出來,像個強迫症患者,走完的行程拿筆劃掉。我惋惜她失去了一座城市,她可憐我患上香港絕症,我想,這樣的脣槍舌劍說明,我們並非什麼都沒有從重慶大廈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