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一石多鳥的烏東雙面刃(邱波)
學者舉出3個數字對比,強調俄羅斯並不希望與西方進行實際軍事對抗。圖爲俄軍演習。(圖/俄羅斯國防部臉書)
1名親俄烏東民兵乘坐懸掛俄羅斯國旗的戰車。(圖/美聯社)
烏東爭鬥的構成動因很清楚,那就是烏克蘭是否有可能成爲北約成員。對各方而言,着力程度也有輕重緩急之異同。對親歐美的烏克蘭現政權來說,立即加入北約已刻不容緩;而親俄的烏東等地則將北約視爲災難而儘快脫離烏克蘭併成爲俄一部分。由此牽引的多方角力便本能地以如同萬花筒般的變異情狀而撲朔迷離的絢爛上演。
爲阻止烏成爲北約成員,普丁在俄烏邊境部署大量軍隊並舉行大規模軍演,由此催生俄將入侵烏的無盡猜測;事實上,甚至連法國總統馬克宏也造訪莫斯科而與普丁探討相關問題。毫無疑問,對俄烏爭鬥最感興趣的政體無疑是美國。不僅美媒不停歇地渲染各種發展趨向,而且美各級官員更是付諸行動,甚至呼籲撤僑;最讓人感慨萬千的是,拜登總統日前居然以煞有介事的姿態告知公衆:他掌握的絕密情報是,普丁2月16日對烏動武!
拜登的2月16日的動武日應是美國時間;但17日後卻還未發生,是否證明其情報有問題呢?其實,作爲國際問題的研究人員,當前應着墨的路嚮應該是美俄雙方真實意圖。
在筆者看來,不論2月16日的情報是否準確,也不論拜登是否故意如鮑威爾「洗衣粉」說相似,總之,烏克蘭的未來確實涉及到俄羅斯的國家安全,也是普丁必須應對的挑戰。那麼,如何應對該挑戰呢?坦白講,普丁的要求大家都知道,要麼佔領烏東並讓其成爲俄羅斯的一部分,要麼就是獲得個國際保證,烏克蘭永遠不會加入入北約;這是必須要做到這一點的關鍵要點!問題是,他能如願嗎?美歐能容忍嗎?美歐的戰略路向又是哪個方面呢?
首先說美國。烏克蘭目前不是北約成員,美國確實沒有保護它的義務;所以,只向烏周邊的北約國家國家提供部隊以防範難民擴散造成的衝擊。但臺灣僅是一個地區,與美國也沒任何公開協約,但拜登卻多次在公開場合不加掩飾地表達協防颱灣,假使發生兩岸衝突的話。這說明什麼問題?同樣,歐盟多國也有不同表演。除德法等大國想外交方面獨立自主外,曾經的華約國家及前蘇聯的多個加盟共和國幾乎完全站在美國一方;由此引發的指引便可能是,美國利用烏克蘭事件表達立場。如果不符合美國需要,歐洲出現問題,美國不會介入,由你們自行解決;由此也就促使法德這些大國必須加入到美所注重的亞太事務上來。與此同時,還有更加複雜的俄國問題。普丁製造聲勢以對烏克蘭諧星總統構成壓力,如果最後因美歐制裁威脅而妥協,會否令普丁的執政地位遭遇動搖?畢竟,俄羅斯的反對派已經掀起了要求普丁下臺的聲浪;雖然此類鼓譟尚不能改變普丁在國內所一直享有的高支持率。
毫無疑問,筆者剛纔所描述的諸多路向均是預判美國的可能抉擇;但問題是,涉及到具體落實層面,一定會如美國所願嗎?一如世人所知悉的,所謂顏色革命都是由美國在其他國家運作,但反過來說,別的國家難道就不可以複製美國的那套策略嗎?比如在烏克蘭問題上。普丁也完全可以效仿美國的辦法而在烏克蘭啓動有利於俄羅斯利益的「顏色革命」嘛。坦白講,回想拜登在阿富汗的狼狽敗逃情狀,即便烏克蘭民衆有相當部分親美,但面對被拋棄的局面,其還有多少話語權?再加上諧星總統民望低迷及水準一般,普丁完全有條件對烏克蘭吹起「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鬥號角嘛!一旦如此,前華約及獨聯體國家又會做何思呢?
正因爲相關博弈並非一方所能最後決定,它必定涉及方方面面的博弈,也就是所謂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或者稱之爲「雙面刃」,因此,烏東的最終發展路向誰也無法準確預判;而筆者作爲中國利益的維繫者,卻反而從各類表演中感受到涉及中國安全利益的重大話題。
不錯,烏東爭鬥風起雲涌,但那都是現象層面,實際動作並不太多;即便發生了所謂「俄入侵烏」的事件,美歐的反應也是限定在經濟制裁層面,而規避武力介入的選項。相反,世人只要感受一下美軍事力量雲集亞太及鼓譟諸多盟國不斷掀起事涉亞太風浪的現實,就應該能明顯體察到,美國真正的着力點完全是亞太而非歐洲矣;回想歐巴馬於2011年提出「重返亞太」至今已過去了十多年,筆者所擔心的是,美國的部署是否已基本到位了?(作者爲資深評論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