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現在是兩岸攤牌的好時機嗎?(劉性仁)

賴清德總統發表賴17條後,不難發現,兩岸確實往攤牌的方向邁進。(資料照/趙雙傑攝)

賴清德總統313的談話澆熄了大陸當局對520談話的最後期待與想像空間、不只是兩國互不隸屬,更把外力直接捲入到兩岸關係當中,與反分裂國家法相較,當時的重要任務是反獨;而今日除了反獨之外,還要加上應付外力公然介入,今日的情況比2005年更加惡劣,是一種全方位領域的對抗,再加上網紅激情的助力,使兩岸關係實在難以樂觀,絕大多數兩岸學者都不表樂觀,更難過的是,生活在這種情勢下的兩岸人民。

以目前的情勢來看,和平像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面對共軍對我的侵擾,只能疲與奔命被動因應;對大陸來說,臺灣正在建構一個不同於中華文化體系的臺灣本土體系,無疑地這就是文化臺獨就是去中國化,在這樣的情況,試想大陸豈會無限期的拖下去?

全方位的替兩岸交流設下柵欄,可以說斷了兩岸交流的念想,徒生兩岸交流的障礙,這意味是甚麼?就是兩岸完全不要溝通對話,大陸學者來臺困難,大陸學生來臺也困難,當然這不是某一方的責任,而是雙方在如此情況下都要負起責任;臺灣青年學生去大陸交流也越加困難,學者基於安全因素也多望之卻步,我們還能期待兩岸關係回到過去嗎?不可能了。

兩岸關係近來一直都處於高度緊張和不確定的狀態,近期兩岸各自的一些政治和軍事動態的發展,也引發進一步升級或攤牌的可能。許多樂觀派認爲,因爲基於現實兩岸各自的政策與利益,以及國際社會的影響,兩岸不可能走向攤牌的情況。但若冷靜理性觀察兩岸各項發展方向,不難發現,兩岸確實往攤牌的方向邁進。

一旦攤牌或開戰不僅會對兩岸造成巨大傷害,也會引發國際社會的巨大損失,快速結束衝突,走向勝者決定一切的終局安排,現在這種混沌情況真是好的時機嗎?

總之,臺灣真的要思考如果兩岸無法有效對話,而由中美共管臺灣,決定臺灣未來,是否最好選擇?賴清德拋出五大原則十七項工作等於把兩岸各項交流都打了死結,對臺灣真的是好的結局嗎?我們期待綠紅能有效對話,因爲綠是臺灣的執政黨,紅是大陸的執政黨,具有代表性及合法性,但目前搞成這樣,首戰就是要攤牌了,現在攤牌對臺灣,對大陸,對國際都是最好的選擇嗎?和平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要靠談判及接觸來維繫的,期許兩岸當局當以人民爲念,做出最符合各方利益的理性選擇。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