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臺灣中立化非中立國 表達國民黨態度(劉性仁)

侯友宜拋出「我們絕對不是強國的棋子」,引發各界討論。(王揚傑攝)

國民黨兩岸論述究竟應當要如何調整?引發外界關注。繼最有機會代表國民黨參與總統大選的侯友宜拋出「我們絕對不是強國的棋子」,引發各界討論。國民黨智庫及黨中央都朝向臺灣中立化的方向規畫及探討,這其實與馬英九時期的「親美友日和陸」的態度相仿。但這一些提法,都只是一個態度,並非是論述改變,九二共識之一中各表是論述,顯然臺灣中立化的目的是避險,大陸當局不見得會接受沒有統一的中立化,但這是現階段兩岸當局權宜之計,沒有穩健的兩岸政策,就沒有兩岸的和平;沒有兩岸同屬一中的基本共識,兩岸事務性交流便無從展開,這些都會成爲2024總統大選的重要關鍵。

首先,中立化與中立國是不同的。國民黨主張臺灣中立化,係指臺灣海峽中立化,就是指過去韓戰爆發後,美國政府制定的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臺灣的政策,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擔心退據臺灣的中華民國會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吞併,於是決定派遣第七艦隊巡防颱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臺灣,並呼籲中華民國政府停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動一切海空軍事行動。嗣後中華民國外交部長葉公超發表聲明,表示中華民國政府接受杜魯門所提出的臺灣海峽中立化,中華民國海空軍暫停攻擊中華人民共和國。1953年2月2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宣佈解除臺灣海峽中立化,自此之後第七艦隊不再巡邏臺灣海峽。因此中立化的目的在於避戰與避險。

而中立國與中立化是不同的,它是以一個國家的角色,當發生武裝衝突時,該國家對於交戰的任何一方都不採取敵對行動的國家,中立國又可分爲戰時中立國和永久中立國兩種。並在海牙第五公約《中立國和人民在陸戰中的權利和義務公約》和第十三公約《關於中立國在海戰中的權利和義務公約》中,對於中立國的權利及義務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顯然中華民國若是中立國,對中美雙方都是採取中立不介入的態度。至於交戰之一方中或美則不得入侵中立領土,而中立國抵制任何此類企圖並不損害其中立性。

對此,中美雙方爲何會發生交戰?難道不是爲了臺灣嗎?臺灣若是維持中立國,豈不荒唐?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點燃戰火就逃跑。兩岸要起戰火,一是法理臺獨、一是外國勢力干涉、一是臺灣內亂、更是大陸明確規範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三種要件該當時所採取之非和平方式(「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因此中立國不可行,也不負責。

其次,兩岸關係中繞不過的門檻是兩岸同屬一中,這也是九二共識的精華。追求臺灣中立化的政策,不向任何強權靠攏,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上加難,國民黨要有別於民進黨全面美傾,必然冒着美國挺民進黨,不挺國民黨的風險,但美國也要想清楚,一面倒向美國的臺灣能否生存得下去?能否保得住?馬政府時期的「親美友日和陸」就是因爲一面倒向美有難度,更不可能,畢竟臺灣和大陸經貿依存度高,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再者,賴清德日前在臺中參加「向黨員報告」 座談會,賴清德強調,有心人散播「懷疑美國」言論,他說有美國當年幫忙壓制國民黨,纔有今天走向民主自由的民進黨。如果讓有心人得逞,臺灣會很危險。不少人檢討民進黨敗選原因是未及時說明與澄清,賴清德說,他擔任黨主席後會建立即時澄清與說明的機制,避免重蹈覆轍。賴清德更具體表達,臺灣要走的路,過去是對抗國民黨,要有心理準備,未來面對的是共產黨,面對中國威脅,要提高臺灣保衛的力量,向美國採購武器、研發武器、延長兵役,這是確保臺灣安全要走的路。顯然民進黨不準備修正其兩岸路線,什麼和平保臺都是騙局一場。

總之,國民黨的兩岸路線在民進黨不修正的情況下,還要調整嗎?國民黨對大陸、對美國都沒有敵意,民進黨對美國也沒有敵意;那麼國民黨與民進黨兩黨最大的差別就是對中國大陸是否友善?抗中顯然無法保臺,需要智慧才能保臺。因此國民黨很努力在找尋一條對臺灣、對兩岸、對美中臺三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這個方向是值得肯定的。但態度並不等於論述,論述要等到執政後纔有意義,現在講再多,若沒有勝選都是枉然的。(作者爲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