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不能當兵就等於不愛國?(陳建宏)
烏俄戰爭掀臺灣兵役制度檢討潮?「討論兵役」聲量創新高。(示意圖/shutterstock)
近期因爲俄烏戰爭,引起臺灣民衆對戰時如何保家衛國的熱烈討論,其中有些觀點直接將「服兵役」與「愛國心」這兩件事勾稽在一塊兒,並拿一些政治人物「沒有當兵」或「只當補充兵」乙事,進行揶揄嘲諷,彷彿只有紮紮實實服滿役期的男性,纔是「真男人」,也纔有資格「守護臺灣」。
筆者認爲,過於簡化的價值灌輸,很容易「傷害」或「污名化」因體位認定標準,而無法從軍或只服補充兵的病友,還可能延伸到那些選擇替代役的民衆,更嚴重的問題是誤導民衆的觀念,進而導致歧視、偏見、羞辱及言語暴力,影響國人的團結向心。
面對侵略者的威脅,臺灣沒有內耗的本錢,只要有心守護臺灣,願意保護這片土地與人民的同胞,都是「正港臺灣人」,不該因爲不能當兵、沒有當兵、只服補充兵,就被貼上不愛國的標籤,甚至遭到霸凌攻擊,我們既非當事人,亦不瞭解病情,更不是醫學專家,實在不適合單憑一張「退伍令」就草率論斷其心。
身邊有不少朋友,雖然可以正常跑步與重訓,並從事各種運動競賽,但不代表就符合入伍服役的體位判定標準,畢竟軍事訓練與一般的運動還是有「理想上」的差異性,但無法通過篩選門檻的役男,若能以其他長才或能力報效國家,也是一種愛國的表現。
筆者非常敬重守護民主自由的前線將士,因爲有國軍的犧牲奉獻,我們才能擁有安居樂業的基礎,但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堅實的國防只是基礎,還需要「綜合國力」的整體提升,纔有「本錢」與「籌碼」維持國防、抵禦外敵,而這些對於「綜合國力」有重大貢獻的政治家、企業家、科學家…等等,也有不少是「無法當兵」或「只服補充兵」的男性,難道我們的眼界就只能以狹隘的標準來論斷英雄嗎?
能夠鼓舞士氣、激憤人心的言論,纔是臺灣當前最需要的正能量,而試圖透過「服兵役」去論斷「愛國心」的行爲,並將「未服役者」進行「污名化」的工程,在此時此刻,似乎除了製造分化與仇視外,已經無其他價值。(作者爲中華人權協會策略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