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北約亞太化的失敗史(沈迺訓)

歷史證明北約如欲扈從美國在亞太採取「合縱」戰略註定難以成事。(圖/本報系資料照)

北約在此次維爾紐斯峰會上發起前進亞太地區的政治信號,背後目的是配合美國圍堵所需。但不管是基於美國的利益或者是亞洲安全問題,本質上與北約內部以歐洲爲主體的多數國家其國家利益交集甚微,就算有也不迫切。因此最終只能以聯合聲明形式配合美國進行政治喊話,實際開設辦事處等作爲則不在共識之內。

有關北約亞太化的構想能否實現,實有必要回顧過往歷史。美國想在亞洲地區建立軍事聯盟並非首次,早在冷戰時期就已認真執行,包括在中東地區建立「中部公約組織」、在亞太地區建立「東南亞公約」。兩個軍事聯盟的組織共同特徵皆是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藉反共之名,實則進行圍堵蘇聯、中國勢力擴張,因此加盟國不乏威權、君主寡頭政權。

最後兩者隨着美國在越戰的失利與伊朗政變相繼瓦解。在臨去秋波之際,美國還以「尼克森主義」強調往後區域性問題「將由區域國家自行處理」。

兩個由美國發起的亞洲軍事同盟成敗原因不一,卻都足以作爲北約意欲介入亞太的殷鑑。前者,在建立之初就引起以埃及爲首的阿拉伯國家反感,認爲是西方國家試圖破壞該地區和平團結,最終以伊朗內部的反西方勢力政變成功後,導致聯盟在該地區失去結盟意義而解散。「中部公約組織」的草草收場,反映的是在不尊重所在地區區域利益的外部勢力所建立的組織,當雙方利益沒有交集,甚至產生利益衝突時註定難以長久。

後者,東南亞公約本質上是美國爲了介入越戰師出有名所創設,而不是東南亞國家爲了創造區域和平的共識。美國認爲建立東約能夠遏制中國與北越在中南半島擴張,防止當地發生赤化的骨牌效應。然而東南亞更大多數的國家並未加入公約,多數國家多處在反西方殖民成功立國的階段,優先處理國內問題的重要性遠大於配合美國反共;且基於《日內瓦會議》大國共識的結果,中南半島國家的安全得到強權保障,沒有加入東約的強烈動機。

事實上,中華民國也曾有意加入東約,卻遭到英、法爲首的會員國反對,導致美國只能放棄,也纔有後來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訂定。

即便有東約的存在,最終中南半島三國皆被共產黨取得政權,暴露出東約內部脆弱的同盟本質。諷刺的是,美國擔心赤化骨牌效應雖成真,然而隨後幾年越南就與柬埔寨開戰,兩個共產國家的戰爭正是說明了意識形態只是國家之間權力爭奪的道德說詞,更彰顯美國在越南反共是毫無必要,最終東約迎來解散。

而東約的失敗也與美國在二戰後建立霸權地位,開始排擠、收割英、法既得的全球殖民地利益以充實美國,導致兩國對東南亞反共無心無力有重大關係。

總結是周恩來認爲東約是美國敵視中國,意欲分裂亞洲,插手亞洲國家的內政的政治產品;史學家多認爲東約是失敗的而羞於提及;英國外交家詹姆士·凱布爾說得更露骨,認爲東約是「遮羞布」的存在,只爲了掩飾美國赤裸裸的亞洲政策,是一座「紙老虎」的動物園。

藉兩個軍事同盟的失敗經驗反問,難道北約進軍亞太地區會優先當地國家的利益?難道當前亞太各國的國內問題不嚴重?難道中國有動機對鄰國侵略?中華民國被拒入東約的根本原因是會員擔心被捲入中國內戰的戰火,如今疑慮消除了?有了東約難道就能完成反共的目標?事實證明不能,東約解散更未導致蘇聯與中國勢力在當地的擴張。

如此看來,北約如欲扈從美國在亞太採取「合縱」戰略註定難以成事。中外歷史皆已表明,基於大國利益所建立的「合縱」聯盟難以組織成事,因爲受威脅的國家即便加入也是動機不一,寧願互相推卸責任,也不願形成一個聯盟來反對共同敵人。

以日本設立辦事處爲例,就算討論到日本加入北約的階段,光日本主張「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與釣魚臺主權問題,就牴觸了加入北約「與鄰國沒有領土爭端」的規定,日本如何能加入?就算日本加入了,只要日本非基於被侵略而是出兵援臺而被中國攻擊,北約多數國家也不會形成同意實施集體自衛的共識決議。而臺灣,更是從頭到尾都不可能被北約接納入會,北約亞太化何樂之有?

兩個公約的結局說明了北約即便在亞太准入會員國,其能達成的政治目標極其有限不說,淪爲美國進出亞太的陪襯與背書角色,最後失去北約設立的初衷,淪爲第二座紙老虎動物園恐成必然。

(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