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半導體創新的大內宣(徐作聖)

半導體人才儲備是產業轉型真正的「王道」,政府內卷大內宣的半導體產業創新學院之政策是否也應該重新再思考了?

公投餘溫未燼,蔡英文總統又赴新竹參加陽明交通大學「半導體產業創新學院」揭牌典禮,政府高層、學界、業界代表紛紛踊躍出席,準備分食「護國神山」的大餅,席間更有業界大老稱蔡總統是臺灣半導體產業之母,而「竹竹合」被政府說成產業羣聚也引來政治譏諷,令人有「今夕何夕」之感!

姑且不論此揭牌典禮是否有政治鑿痕爲「竹竹合」事前鋪路,但政府大力介入、主導產業的本身就是一個極有爭議的話題,將對教育體系產生很大的衝擊。這種情況如同多年前廣設160間大學一樣,其教學品質不佳受到很大的譏諷,但此次政府急功近利的程度更是令人歎爲觀止,讓人大大懷疑其真正的效能。

在政府積極推動下,全臺多所大學競相成立半導體創新學院,喊出了「創新」、「智能」、「永續」等口號,但無具體的細部聚焦。在政府獨尊半導體的思維下,除了造成人才排擠效應外,政府及大學能夠對產業發展提供多少實質助力也未可知。雖然在全面智能化元宇宙時代的當下,發展系統產品是因應全球產業碎片化、切片化、分佈化等趨勢的關鍵策略,但政府官員缺乏技術知識、學界沒有產業經驗,業界均爲精準製程代工或成熟產品製造,並不具備系統設計與整合能力,缺乏綜效的雜牌混成軍,難以成就半導體產業轉型大任,政策手段的「老哪」更非web3.0環境中產業振興之道!。

當年的矽島計劃即爲現今創新學院政策的殷鑑。20餘年前扁政府時代的「兩兆雙星」中的矽島計劃,當時也是由交大承辦,目標是由「製程代工」轉型發展系統晶片「產品」 (SOC, Systems-on-a-chip),先後成立了奈米技術研究中心、矽智財賣場(SIP Mall) 等機構,預算近百億、聘用新進入員近百,如今安在?當時政府及大學也大聲疾呼加強培育半導體研發人才,但人才培育變成學術論文發表,至今無法達標。

在全面智能化web3.0的影響下,半導體產業鏈及周邊產業的專業化、客製化將成爲常態,而更重要的是分佈式產品導向的經濟發展。上游設備業、下游封裝測試、特殊設備的優化操作等項目都是高精密手工藝品 (craftsmanship) 的運用,這些都是學院派「教不來」的領域!業者多靠在工作中學習來達成人才培養的目標。大學專注於尖端領域的科技開發,但缺乏產業經營的實務經驗,再加上研發規模及資金皆不足的狀況下,難以真正滿足產業所需。

大學教育是個紮根的工作,就像應用物理研究所必須在大學修習基礎物理一樣,半導體技術也必須掌握基礎資訊科技的基礎知識,未來才能在應用面找到發展的機會。故最好的辦法就是大學提供業界基礎理論及多元化相關知識的教育與師資養成,包括多元化基礎理論與知識、智能網路應用與管理、先進材料、製程設備、封裝測試、周邊耗材等領域。

在全面智能化web3.0在全面智能化時代,半導體產業由代工轉型成爲市場導向的產品經營必須依託在系統設計整合及市場需求上,前者要有產業應用的行業專業知識,後者要有廣擴縱深的市場,不但是傳統半導體大廠遵循的定律,也是分佈式智能web3.0產業中的遊戲規則。

產業轉型的策略選項,不是「人多好辦事」的狀況。大學畢竟是爲學子紮根而設,應用端的事就看這些學子的天分了,產品系統整合與市場經營,學校、教授、政府是搞不來的!發展自成格局的差異化及專業化更能與時俱進累積「護國神山」長遠的能量,而多元化人才培育正是產業轉型的關鍵,也是大學應有的任務與角色。半導體人才儲備是產業轉型真正的「王道」,政府內卷大內宣的半導體產業創新學院之政策是否也應該重新再思考了?(作者爲大學兼任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