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重映:沉浮喧囂下,“魔法”是遺失的美好

「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隻魔法掃帚,它可以帶你衝破重重困難,飛向自由的天空。」

“這一次我站在故事的開頭望向他們必死的結局。”

近日,《哈利·波特》全系列電影首次在中國內地重映,霍格沃茨的大門再次全部敞開,全國各地的校友再度聚首。

(《哈利·波特》電影截圖)

對於一部分人而言,許多電影的“重映”都逃不過“炒冷飯”之嫌。《哈利·波特》作爲魔法特效大片,曾憑藉奇幻的世界觀與視覺的衝擊帶來新奇的體驗。但數年以後,隨着電影特效技術逐漸精良、電影劇本構建日益多樣,《哈利·波特》是否依舊特別,仍是未知數。

然而,所謂“冷飯”並沒有冷。截至目前,本次重映系列電影前三部放映首日票房穩居前三,未來五部電影預售票房穩居前二。

即使劇情故事早已爛熟於心,特效場景已經不再驚豔,儘管歲月已逝,童年不再,但仍有人熱淚盈眶,憧憬嚮往霍格沃茨,奔赴一場魔法之約。

商業符號與非凡熱度的底色下是不朽的情懷與常青的嚮往,時過境遷,成年人依然需要霍格沃茨。

01

童年的厄里斯魔鏡: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兒時看《哈利·波特》,着迷於哈利的奇幻歷險,沉醉於栩栩如生的魔法世界。從琳琅滿目的對角巷,到穿牆而至的九又四分之三車站,再到古樸神秘的霍格沃茨,以及陰森恐怖的禁林等,奇特的場景滿足了人們對魔法的想象。

(《哈利·波特》電影截圖)

當電影塑造的角色與營造的時空融爲一體,在與幼時的想象進行共鳴時,通過整體呈現的畫面和氛圍以及其中充滿奇幻色彩的寶物,獨具魔法特色的記憶符號應運而生。在提高電影沉浸感的同時,也爲人們搭建起了具象化的魔法世界。

兒童時期的天真會讓魔法世界顯得更加真實,哈利的善良、赫敏的機智、羅恩的忠誠以及他們的勇氣都是閃光的存在。在兒童視角下,作爲電影重點刻畫的“大難不死的男孩”,哈利常常是幼時代入電影的第一視角。小時候的我們會手持筷子與哈利一起揮舞魔杖、騎在掃帚上陪他一起參加魁地奇比賽,陪他冒險,伴他成長,最終與他一起拯救世界。

(《哈利·波特》電影截圖)

孩子們用童真的眼光看待這個魔法世界,對其中直接表面的認識反映出內心的純淨與天真,不會過多思考其背後複雜深刻的含意,相信所見即所得。那時的我們認爲這是一個正義戰勝邪惡的英雄故事,單純地相信這個世界非黑即白。

不可否認,情懷也是一種商業價值,但其背後承載着的彌足珍貴的回憶與情感是超越金錢利益、跨越時間效益的存在。

對於90後以及00後來說,《哈利·波特》滿足了絢麗的魔法幻想,構建了美好的童年回憶,創造了專屬於那一代人的集體記憶。他們願意爲情懷買單,情願爲自己的童年補上一張電影票。

而再看《哈利·波特》,在與哈利再見的同時也是在與童年的自己握手,那是一次初心與遼野的碰撞,致真我,敬勇氣。

02

成長的時間轉換器:閱盡千帆,不忘初心

曾經稚嫩的自己看山是山,將一切美麗的結局歸因於魔法的神力,直到成長的殘酷剝離了“魔法”的喻體,才發現所謂“神力”另有本體。

二十三年後,我們終於成爲了小時候夢寐以求的大人。經過時間的流逝,當以成年人的身份再次走進電影院,曾經的記憶符號再現激發起童年的回憶,引起情感的共鳴,記憶中昏暗的畫面彷彿鮮明起來,印象中的童話故事似乎有些不同。

閱歷的豐富、認知的提高與情感的經歷讓大人們不再如稚童般天真,成長給予我們經驗,我們在經驗中成長。我們似乎認清了生活的本質,平凡普通才是我們的真實寫照。我們沒有閃電傷疤,我們也不是救世主。當以更加平實的眼光去看待那個魔幻的世界,我們會發現《哈利·波特》好像並沒有那麼“神奇”,這個童話故事下的悲劇色彩如電影色調一般陰暗潮溼。

(《哈利·波特》電影截圖)

在成長道路上,人們一次次用稚嫩的身軀去碰撞遼闊的世界,在挫折與失敗中,逐漸形成自我保護機制,基於過去的經驗教訓,成年人會做出理性的評估。

我們不再輕易地因劇本情節的起伏而引起強烈的情感衝動。成年人視角下,哈利三人探險時的勇敢,現在似乎顯得有幾分莽撞;他們學生時期的張揚,現在似乎顯得也有幾分無禮……

隨着年齡的增長,成年人承擔的社會角色與社會壓力增多,自我認知的提高與身份視角的轉換使我們逐漸擺脫單一的“哈利”視角,也學會從鄧布利多校長、麥格教授等成年人視角考量,添一份成熟的目光審視這羣頑童的歷險。在鐵三角爲了救助同伴而將校園弄得一團糟時,我們不再一味地感到理所當然,而會反思誰來將混亂恢復秩序,如何將失序變爲有序。

(《生生不息》電影截圖)

此外,情感的經歷使我們意識到人性的複雜:刻薄的教授也有一片赤誠的愛意,自私傲慢的斯萊特林也曾在光明與黑暗中掙扎……好得不純粹,壞得不徹底,世界並不是涇渭分明的非黑即白,更多的是命運弄人與無可奈何。成年人更能共情哈利對親情的渴望、理解赫敏在愛情中的彆扭、體會最終戰中死亡的含意……

然而,兒童有兒童的樂趣,大人有大人的純真。儘管成年人成熟冷靜、理性周全,但我們偶爾也需要從哈利的冒險裡捕捉一點純粹的勇氣,享受青春的瘋狂。

正如小天狼星所說“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光明和黑暗,重要的是我們選擇展現哪一面,那纔是真正的我們。”看清電影本質後的嚴肅與享受電影本身所帶來的快樂並不衝突,有趣的大人即在歷經千帆後仍擁有一顆赤子之心。我們從電影中回憶起兒時的莽撞,更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勇氣;我們從童話中領悟人生的哲理,更成熟地洞悉現實的真相。歲月變遷,精神永恆。

(《哈利·波特》演員採訪截圖)

03

我的接骨木魔杖: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無論是兒童還是成年人,在各自生命運行的軌跡中,魔法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時至今日,人們仍寧願相信自己是個麻瓜,也不願相信這世界沒有魔法。在《哈利·波特》的世界裡,魔法可以解決一切難題,奇蹟隨時發生。

而麻瓜的現實生活中,社會壓力重重:工作的績效考覈、情感的矛盾衝突、家人的期許目光……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未來的迷茫與生活的挑戰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懸於頭頂。在豐滿的理想與殘酷的現實差距下,人們對青春流逝的惋惜與生活繼續的壓力似乎更爲明顯。人們需要釋放社會的重壓,排遣內心的苦悶,渴望一個神聖的烏托邦來進行自我療愈。

而作爲構建起當代青年人集體記憶之一的《哈利·波特》正是這樣的聖地。人們將最美好的童年與最赤誠的童心貯存進了這一系列具有歷史魅力的影片中。沉浸經典電影中,人們可以暫時地從當前快節奏的現實壓力中解放出來,獲得片刻的寧靜與休憩,作爲一種精神上的避難所爲人們當下的情緒提供遮蔽。

(《哈利·波特》採訪截圖)

人們憧憬魔法世界,烏托邦里人人平等,海納百川,包容標新立異者,善待與衆不同者,“霍格沃茨沒有差生,人人皆有優點。”在那裡,人們可以不被規訓應該成爲怎樣的人,肆意張揚自己的青春,自由之風拂過霍格沃茨的每一寸土地。

忠誠的友誼、純潔的愛情、無私的奉獻……《哈利·波特》中所蘊含的珍貴价值品質給予現代人們精神寄託,在枯燥乏味的生活中喚起人們的情感共鳴,彷彿自己也可以成爲屠龍少年,乘風破浪,披荊斬棘,面對生活中的苦難高喊“除你武器”。

然而,“烏托邦”不僅是爲了逃避現實,也是在爲迴歸現實蓄力。在儀式性的逃離中懸置自己,重新審視虛擬與真實。

(紀錄片《赫爾曼·黑塞的漫長夏日》)

“人不能活在夢裡,不要依賴夢想而忘記生活。”麻瓜世界沒有“恢復如初”的魔法可以彌補破損,沒有“清理一新”的咒語可以洗滌污垢,沒有“呼神護衛”的奇蹟可以保護自己……然而“巫師”與“麻瓜”之間並沒有二元對立的天塹。

麻瓜手中沒有魔杖,但麻瓜是自己的救世主。不爲尋找魔杖的賦予,而是把自己作爲主體。

我們在理想中堅守信仰的崇高,在現實中領悟人生的真理,智慧是克服困難的法寶,毅力是通往成功的秘訣,勇氣是戰勝恐懼的武器……在平凡的日子裡,我們對生活的熱愛,是一種比所有魔法都強的力量。魔法無處不在,只要你用眼睛去尋找,只要你能看見自己。

(《哈利·波特》電影截圖)

《哈利·波特》是童年的美夢,是成年後的烏托邦。面對現實,心中保有一份魔法的純真與希望,也許奇蹟就在我們手中創造。

不是爲了看電影,而是相信這個世界仍有“魔法”。

不是爲了找到魔杖,而是爲了找到自己。

(圖片來源自網絡)